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焦點訪談:溫暖相助 團結守“滬”

發布時間:2022-05-16 14:16: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近日召開會(hui) 議指出:“我們(men) 打贏了武漢保衛戰,也一定能夠打贏大上海保衛戰。”目前,上海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上海人口多、老齡化程度深。而此次疫情規模大,加上奧密克戎傳(chuan) 播快、隱匿性強,防控工作極其艱巨複雜。為(wei) 了打贏這場硬仗,許許多多的人都在努力付出,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行動,相互幫助、傳(chuan) 遞溫暖,他們(men) 身體(ti) 力行、眾(zhong) 誌成城,以一隅配合全局,共同守護上海。

  上海普陀區的光新大樓小區,從(cong) 三月底開始進入封閉管理狀態,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一個(ge) 多月。整個(ge) 小區共有居民4000人左右,每天的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很大,其中300多人有日常用藥的需求,他們(men) 中90%都是老人。如何確保他們(men) 及時拿到需要的藥品,是社區一直在操心的事。

  為(wei) 了解決(jue) 居民用藥問題,社區緊急招募誌願者,成立了配藥小隊,專(zhuan) 門為(wei) 這些居民服務。

  誌願者們(men) 每天都在醫院和社區各樓層之間奔忙,非常辛苦。在操作中他們(men) 發現,每天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耗費了大量時間。如果能夠更加高效地整合信息,就能夠節省時間,讓居民及時地拿到藥品。

  29歲的鄭健瑋是一家互聯網企業(ye) 的產(chan) 品設計師,也是小區內(nei) 的老住戶,小區封閉後,他一直活躍在各個(ge) 微信群和誌願團隊中。看到配藥團隊遇到的問題,他就開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讓這個(ge) 工作更加高效。經過不斷嚐試,他用石墨文檔設計製作了一份在線表格,讓住戶們(men) 把所有用藥信息在線填寫(xie) ,然後利用文檔的後台功能將信息自動分類。

  光新大樓小區居民鄭健瑋說:“收集完之後,它可以生成一張多餘(yu) 表格,這個(ge) 表格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數據維度去進行分類,哪棟樓的,其次是用藥的緊急程度,還有就是我們(men) 要去哪些醫院配,再根據醫院不同,去劃分這個(ge) 數據維度。”

  由於(yu) 有用藥需求的居民以老人為(wei) 主,考慮到他們(men) 對於(yu) 網絡工具可能出現的操作障礙,誌願者們(men) 還想到了很多貼心的方法。

  鄭健瑋說:“如果本人完成不了,可以要求他們(men) 的子女或親(qin) 屬來代為(wei) 填寫(xie) ,剩下的我們(men) 可能需要用一些錄屏的方式去指導他們(men) ,再不行就是上門指導,由每棟樓的誌願者上門服務。”

  有了這個(ge) 智能化表格,收集和整理信息的速度明顯加快。居民們(men) 提交信息後,將自己的病例和醫保卡掛在門外,由每棟樓的誌願者上門來取,再由配送小隊去醫院取藥,進行配送。

  通過這樣一套流程,光新大樓小區從(cong) 最初每天隻能滿足十幾戶居民的用藥需求,提高到現在每天為(wei) 80戶居民配藥。

  鄭健瑋現在經常會(hui) 忙碌到深夜,他笑稱感覺自己比上班時更忙了,但是能為(wei) 大家解決(jue) 非常重要的用藥問題,他覺得很值得。這段時間大家的互幫互助,也讓鄰裏關(guan) 係前所未有的溫暖。

  鄭健瑋說:“通過這次事情,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個(ge) 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無數個(ge) 個(ge) 人的力量,就可以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生活物資的保障,不僅(jin) 社區和誌願者們(men) 在努力,很多企業(ye) 也一直在行動。由於(yu) 上海超市和電商企業(ye) 的一些員工暫時也在居家隔離,從(cong) 倉(cang) 儲(chu) 、店麵,到配送環節,都出現了人手短缺的情況。

  曹冉是一家電商企業(ye) 四川分公司的員工。4月13日,他和未婚妻徐清秋第一次來到了上海。

  因為(wei) 本地員工人手短缺,在四月初,曹冉供職的這家生鮮電商企業(ye) 在上海的七十多家門店中,有相當一部分無法正常運轉。為(wei) 了保障市民的物資供應,在政府的協調安排下,公司向全國範圍的門店發起了支援上海的號召。原本計劃在近期舉(ju) 辦婚禮的曹冉,有些忐忑地找到了未婚妻商量。

  聽到小兩(liang) 口想要去抗疫一線支援的想法,家人們(men) 在第一時間還是比較擔心的,不過在二人的堅持之下,家人最終還是轉為(wei) 支持他們(men) 的決(jue) 定。

  就這樣,4月13日,在他們(men) 原本計劃拍婚紗照的那天,小兩(liang) 口登上了飛往上海的飛機。抵達上海的第二天,他們(men) 就投入到工作當中,整理庫存、補充貨物,為(wei) 恢複營業(ye) 做準備。

  像曹冉和徐清秋一樣,這家公司共有來自全國各地20個(ge) 城市的500名員工支援到上海。他們(men) 將在閉環管理之下,整理公司在上海店麵和倉(cang) 儲(chu) 的貨物,幫助門店盡快恢複運轉。在他們(men) 的努力下,目前已經有六十餘(yu) 家門店恢複了線上營業(ye) ,曹冉和徐清秋所在的門店也是其中之一,他們(men) 的工作也從(cong) 整理貨物變成了為(wei) 線上訂單揀貨和打包。二人約好,疫情之後再來上海度蜜月。

  除了店麵和倉(cang) 儲(chu) ,配送的力量也亟待補充,尤其是在4月初。當時,曹冉兩(liang) 口子所在的這家公司號召全體(ti) 員工,包括行政和管理人員,都下沉到一線做配送工作。許多員工還用自己的私家車組成了配送隊,為(wei) 市民運送生活物資。

  何豔君和丈夫趙晨,都在這家生鮮電商企業(ye) 的行政管理崗位工作,聽說公司的配送出現了問題,他們(men) 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加入了私家車配送隊。

  私家車要比通常送貨的電動車多裝5到7倍的貨物,何豔君夫妻倆(lia) 通常每天一早給自家的SUV裝上幾十單貨物,二人輪流開車,坐副駕駛的負責規劃路線和溝通訂單。

  為(wei) 了節省時間,他們(men) 盡量少喝水,口幹了就用漱口水漱一漱口,午飯則換成能量棒。為(wei) 了能夠每天多送幾單,何豔君給剛滿周歲的女兒(er) 斷了奶。給孩子斷掉母乳的同時,何豔君給很多個(ge) 家庭送去了救急奶粉,身為(wei) 人母的她,尤其能體(ti) 會(hui) 到其他媽媽的焦慮。

  給別人送去安慰的同時,何豔君也感受著善意,收獲著感動。送第一單貨物時,當她把貨物交給小區保安後,給顧客打電話告知,對方聽說他們(men) 不是專(zhuan) 職的配送員時,表示想要看看她的樣子,於(yu) 是就有了二人隔空揮手的一幕。

  何豔君說:“一個(ge) 人跟你素未謀麵,你就是按照那個(ge) 訂單給她配送,給她打電話,她接起來的那一刻覺得你是她的恩人,其實我什麽(me) 都沒有做,我隻是去給她送了一個(ge) 菜,然後她說我想看看你,那一刻真的破防了。”

  從(cong) 3月23日加入義(yi) 務配送隊以來,何豔君夫妻倆(lia) 已經為(wei) 數百戶封控小區的居民送去急需物資,配送訂單總數超過500單。如今隨著運力的逐步恢複,夫妻倆(lia) 並不需要每天出門送貨了,但是遇上急單的時候還是會(hui) 去支援。

  在上海,像何豔君夫妻倆(lia)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men) 披星戴月、不辭辛勞,守護著這座城市,也守望著那抹希望的光。

  何豔君說:“我們(men) 有一天晚上最晚一單是從(cong) 淮海路開過去,淮海路那邊所有的燈光都是亮著的,你可以感受到,就是告訴這座城市的人,這座城市依然充滿希望,它馬上就會(hui) 好的。”

  疫情之下,每個(ge) 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每個(ge) 人也不能隻是獨善其身。在非常態的生活中,為(wei) 社會(hui) 作貢獻,為(wei) 他人送溫暖,為(wei) 家人謀幸福。很多人都在自己並不熟悉的崗位上,用自己此前沒有嚐試過的方式,用個(ge) 人點滴的努力,匯聚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今天的節目,大部分的畫麵就是由非專(zhuan) 業(ye) 人士拍攝的。這樣的記錄,傳(chuan) 遞著上海溫度。堅持就是勝利。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我們(men) 的家園,我們(men) 的生活就會(hui) 更快地重回正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