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越“卷”越高,考研不能被試題“套路”
分數越“卷”越高,考研不能被試題“套路”
2022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達457萬(wan) 人,連續7年保持高增長趨勢。激烈競爭(zheng) 之下,考研的“產(chan) 業(ye) 鏈條”愈發完備。據《半月談》報道,考研培訓在滿足部分學生學習(xi) 需求的同時,也讓部分學生陷入低效競爭(zheng) ,甚至給高校招生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一位高校教師認為(wei) ,研究生考試應試化現象越來越嚴(yan) 重。“在培訓機構的全方位‘武裝’下,考生筆試分數越來越高,但招進來後發現,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並沒有什麽(me) 提升。”
考研高考化、應試化,就會(hui) 出現圍繞應試考研的培訓熱,這和圍繞高考出現的學科類培訓熱是同一邏輯。治理考研培訓熱,除了加強對考研培訓機構的監管,治理“保過”等虛假宣傳(chuan) 、違規使用師資等亂(luan) 象外,還必須推進研究生招生製度改革,提高研究生初試命題質量、完善麵試,並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
有分析報告指出,中國考研培訓市場規模已超110億(yi) 元,年增長達30%以上。多家市場機構預測,2024年考研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或將超過200億(yi) 元。不少原來進行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的機構也轉型入場,希望能分考研培訓的一杯羹。考研培訓雖然培訓需求更細,包括公共科目培訓、學校命題科目培訓、麵試培訓,但本質與(yu) 高考培訓一樣,就是如何提高考試分數。
考研培訓需求有其合理的一麵,但考研培訓熱,無疑會(hui) 進一步加劇考研應試化與(yu) 考研內(nei) 卷,增加考研學生的培訓開支。另外,從(cong) 考研培訓機構的具體(ti) 運營看,也存在諸多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諸如,有的機構推出虛假宣傳(chuan) 的“保過班”;有的機構違規聘用高校教師進行自命題科目與(yu) 麵試培訓;還有機構宣稱有內(nei) 部關(guan) 係,可以搞定考研麵試。
對於(yu) 考研培訓存在的這些亂(luan) 象,當然需要加強監管。要對考研培訓機構的師資使用、廣告營銷、收費等從(cong) 嚴(yan) 監管,以此維護考生權益,防止考研培訓中產(chan) 生利益輸送影響考試招生的公平公正。而更重要的是,進行命題改革以及招生改革,讓考研培訓機構難以以應試思路對學生進行培訓,從(cong) 根本上遏製考研的應試化。
考研培訓大多有“套路”,這是因為(wei) 考研命題有其“套路”,考研培訓機構組織專(zhuan) 門人員研究命題“套路”。因此,要讓機構不能通過應試培訓方式提高考研分數,就需要進行命題改革,要出綜合性、創新性題目,考查考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性思維能力。麵試尤其要重視考察學生的學術潛能、綜合素質,麵試題要重視開放性、交互性,不能有所謂標準答案。
命題改革並不能全部解決(jue) 應試化問題,再怎麽(me) 進行命題改革,都會(hui) 有培訓機構去“破解”。要扭轉考研應試化,必須推進招生改革。由於(yu) 考研是根據初試成績劃定國家線和學校複試線,因此,我國不少本科院校都存在圍繞考研科目組織教學。將非考研科目邊緣化的問題,這嚴(yan) 重影響本科教學質量,也影響到研究生生源質量。要引導學校和學生重視完整的本科教育、培養(yang) 綜合素質,就必須加大推免改革的力度,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申請審核製度。
研究生推免製度是符合研究生招生改革方向的,可以充分考查學生本科求學期間的學業(ye) 成績與(yu) 綜合素質、學術潛能。但卻有部分考生質疑推免製度讓普通院校學生考研更難,也和推免製度主要麵向少數重點院校有關(guan) 。從(cong) 長遠看,我國可以推進研究生招生申請審核製度,可麵向所有學生進行統一的學科專(zhuan) 業(ye) 水平考試,再由學生自主申請多所高校、專(zhuan) 業(ye) ,由招生院校結合統一學科考試成績、本科學業(ye) 成績、綜合素質、學校麵試成績進行綜合評價(jia) 錄取。這既可以擴大學生的選擇權,也可以擴大學校的招生自主權,推動考研和考研培訓擺脫應試化、功利化。
熊丙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