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數說中國丨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實施 前4個月財政收入增幅回落

發布時間:2022-05-18 14:51: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實施 前4個(ge) 月財政收入增幅回落

  新華社記者申铖

  財政部1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ge) 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293億(yi) 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增長5%,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4.8%。財政收入和留抵退稅有什麽(me) 關(guan) 係?增速如何解讀?記者就此采訪了專(zhuan) 家學者。

  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wan) 億(yi) 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wan) 億(yi) 元。4月,正是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的第一個(ge) 月。

  “退稅減稅政策,一方麵有力支持企業(ye) 減負紓困,另一方麵也會(hui) 造成財政收入減少。”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英華說。

  據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當日在“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4月全國增值稅留抵退稅約8000億(yi) 元,相當於(yu) 去年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的37.5%,政策效應集中釋放。

  “這裏需要結合口徑是否可比的因素判斷,因為(wei) 去年同期並沒有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石英華說,為(wei) 合理看待當前財政收入增長情況,需要結合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的收入增速判斷。

  從(cong) 單月數據來看,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4月全國財政收入下降5.9%,增幅比一季度有所回落。“這既是經濟短期內(nei) 麵臨(lin) 較大困難的反映,也是財政政策主動作為(wei) 的體(ti) 現。”石英華說。

  “需要客觀理性看待當前數據,財政收入增速回落,除疫情因素外,主要是受到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影響。”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說,在當前時點,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有利於(yu) 增加企業(ye) 現金流,提高抗風險能力,幫助企業(ye) 紓困解難。

  分中央和地方來看,前4個(ge) 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571億(yi) 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增長4.5%,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5.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9722億(yi) 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增長5.4%,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3.9%;在31個(ge) 省(區、市)中,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23個(ge) 實現收入正增長,8個(ge) 為(wei) 收入下降。

  “可以看到,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前4個(ge) 月,大部分地區財政收入實現正增長。”羅誌恒說,東(dong) 部沿海地區製造業(ye) 發達、產(chan) 值占比較高,導致留抵退稅政策帶來的減收更為(wei) 明顯。

  在財政支出方麵,數據顯示,前4個(ge) 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933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9636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297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

  “從(cong) 主要支出科目來看,科學技術、農(nong) 林水、衛生健康、城鄉(xiang) 社區、交通運輸等支出增速較去年同期增長明顯,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石英華說。

  專(zhuan) 家們(men) 普遍認為(wei)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對衝(chong) 風險、穩定經濟、改善預期方麵發揮積極作用。“從(cong) 前4個(ge) 月財政收支數據看,今年財政政策在力度、進度、效度方麵進一步加強提升,著力穩住經濟大盤。”石英華說。

  在許宏才看來,4月份財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各級財稅部門加大力度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減稅退稅政策的體(ti) 現,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主動作為(wei) ,通過財政收入的“減法”,換來企業(ye) 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效的顯現,財政收入也將會(hui) 穩步回升。”許宏才說,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退稅減稅決(jue) 策部署,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出力,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