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涉疫重點區域實行居家辦公,生活必需品供應如何?
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供應穩定。
目前,北京部分涉疫重點區域實行居家辦公,涉及朝陽、海澱、豐(feng) 台、房山、順義(yi) 等多區。5月23日,記者從(cong) 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供應穩定。各封管控小區內(nei) 超市門店、生鮮電商前置倉(cang) 正常營業(ye) ,能夠保障市民生活必需品供應需求。
連夜分裝,蔬菜包及時送到居民手中
據海澱區消息,自5月21日12時至5月28日12時(暫定),海澱區全域實行提級管控措施。
5月21日晚7點,物美集團接到緊急通知,海澱區需要一批新鮮蔬菜送往封(管)控小區,物美孫河果蔬加工廠連夜調集物資製作蔬菜包,5月22日早上8點40分,第一批蔬菜包就順利到達了萬(wan) 壽路街道。蔬菜包內(nei) 含黃瓜、圓白菜、圓茄子、西葫蘆、土豆、胡蘿卜、蘋果,每包重約15斤,從(cong) 果蔬加工廠直接發車送往各街道和社區。
當日,海澱區聯合物美為(wei) 北下關(guan) 、馬連窪、萬(wan) 壽路等7個(ge) 街道送去了61000份免費蔬菜包。其中,萬(wan) 壽路街道是發放數量最大的街道,共發放蔬菜包24000份。萬(wan) 壽路街道市民活動中心主任姚偉(wei) 介紹,此次發放的蔬菜包能滿足居民3-5天的食用需求。
5月22日淩晨,位於(yu) 海澱區的超市發常溫配送中心、果菜配送中心燈火通明,從(cong) 直采基地緊急調運的230噸蔬菜到京。由於(yu) 疫情原因,超市發大量員工被封控在家,或因健康寶彈窗難以到崗,公司缺編率達15%,配送部在人手嚴(yan) 重不足的情況下連夜卸貨。
早上6點30分,由超市發總部各部門員工以及海澱區商務局協調支援的人員、車輛組成的保供突擊隊集結完畢,前往兩(liang) 個(ge) 配送中心進行支援。
為(wei) 提高效率,突擊隊和配送部員工成立了分裝、打包、裝車、送貨4個(ge) 臨(lin) 時小組,7點開始組裝物資,9點完成了3000份蔬菜包的分裝。9點半,第一輛保供車出發,中午12點,10000份蔬菜包送至海澱居民手中。
批發端貨足價(jia) 穩,零售端供應不斷
北京市商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針對近期北京市疫情防控和供應保障實際,市商務局在批發端加強組織供給,指導協調新發地、大洋路、順鑫石門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及時與(yu) 貨源主產(chan) 地對接,調集貨源進京。繼續執行北京市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減免進場交易費政策,進一步降低經營商戶和運輸司機的進場交易成本,確保貨足價(jia) 穩。
5月23日,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為(wei) 1.94萬(wan) 噸,蔬菜加權平均價(jia) 為(wei) 3.26元/公斤,是開春以來的最低水平。整體(ti) 來看,大部分菜價(jia) 保持不變。當日,新發地市場豬肉上市量為(wei) 1340頭,平均批發價(jia) 為(wei) 20.75元/公斤。總體(ti) 呈現供應充足、價(jia) 格穩定的狀態。
“近期,新發地蔬菜日上市量都維持在1.9萬(wan) 噸以上,加權平均價(jia) 在3.3元每公斤左右徘徊,價(jia) 格處於(yu) 開春以來的低位。”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新發地市場目前已經組織商戶建立AB團隊保供機製,做好風險防範。同時,通過菜籃子直通車做好“最後100米”社區化服務。
作為(wei) 北京西部地區最大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批發市場,錦繡大地批發市場全麵加強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市場已暫停兩(liang) 棟樓宇的經營業(ye) 務,僅(jin) 保留露天廣場的夜間批發業(ye) 務。所有人進入市場需佩戴N95口罩,持24小時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京貨車司乘人員抗原檢測陰性後才能下車。
目前,廣場上有200多家商戶為(wei) 周邊生鮮店、機關(guan) 單位食堂等供應蔬菜水果。5月22日起,市場還將肉類區域從(cong) 室內(nei) 移至室外,恢複交易。
零售端方麵,京客隆、超市發、物美等重點連鎖超市和京東(dong) 、美團等生鮮電商企業(ye) 提高蔬菜自采量,按照3-5倍供應量備貨,加強購物高峰時期的備貨、補貨,保證不斷檔、不斷貨。
物美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許麗(li) 娜介紹,近期物美集團平均備貨量達到平日3-5倍左右,通過持續補貨,確保門店物資充足。同時,門店通過數字化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實現每日多次補貨,全力滿足市民需求。
電商平台全速運轉,爭(zheng) 取當日訂單當日送達
近期,市民線上采買(mai) 生活物資的訂單增多。對每日優(you) 鮮學院南路店店長王興(xing) 偉(wei) 來說,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保障訂單貨物能在當天送到客戶手中。自從(cong) 海澱區出現確診病例之後,訂單量明顯上漲,購買(mai) 米、麵、油、礦泉水等生活必需品的偏多,單個(ge) 訂單重量也增加明顯,有的訂單重達五六十公斤。
為(wei) 了盡快把訂單送出去,門店全員停休,並抽調其他門店人員支援。“配送會(hui) 出現延遲,但基本能保證當天送達。”王興(xing) 偉(wei) 說,針對訂單量較集中的小區,他們(men) 也會(hui) 更換配送方式,如將兩(liang) 輪電瓶車換成三輪車等。
此外,門店嚴(yan) 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王興(xing) 偉(wei) 每天到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防疫措施和消殺流程。員工上午做抗原測試,中午做核酸檢測,上班必須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針對封控小區,他們(men) 會(hui) 將商品統一放在無接觸貨架上,由封控區人員進行消殺後再分發到居民手中。
美團買(mai) 菜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美團買(mai) 菜第一時間加大了相關(guan) 商品庫存,站點均按日常銷量的3倍進行備貨。同時,一線分揀人員、配送人員以及大倉(cang) 工作人員持續增加,目前大部分站點處於(yu) 全速運轉狀態。
叮咚買(mai) 菜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針對重點管控區域,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至少按照平時銷售量的2-3倍進行備貨,同時協助社區增設無接觸貨架。據介紹,無接觸配送方式也提高了配送員的工作效率,以知春路站為(wei) 例,他們(men) 近期每天的平均處理單量增長近30%。
按照《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外賣配送人員防控指引》,北京目前已建立“白名單”製度,將服務封控區、管控區的外賣、快遞等符合防疫健康條件的工作人員納入“白名單”管理。“白名單”人員每日做好體(ti) 溫監測和抗原、核酸檢測,佩戴N95口罩。
同時,根據《新冠疫情期間為(wei) 封控管控區提供民生物資保障的商超及前置倉(cang) 工作指引》,位於(yu) 封控管控區周邊的商超和前置倉(cang) ,加大物資供應儲(chu) 備,按正常情況的3倍加大備貨,需求量大的重點區域提升至5倍;保障末端配送能力,動態調配補充分揀人員和配送人員,優(you) 先安排“白名單”人員配送。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