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中的快遞員】一支9人突擊隊的戰“疫”
【抗擊疫情中的快遞員】一支9人突擊隊的戰“疫”
“沒能見父親(qin) 最後一麵,我很遺憾。” 近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市分公司內(nei) 一片繁忙,趙騫騫紅著眼圈,手中活計卻一刻未停。
3月11日,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北國春城按下暫停鍵。城市雖靜默,防疫物資還要運輸,市民蔬菜不能斷……長春郵政火速組建了“商圈突擊隊”。兩(liang) 個(ge) 多月來,趙騫騫和同事們(men) 全力奮戰在保供一線。
一呼百應,關(guan) 鍵時刻衝(chong) 出來
“我能去,算我一個(ge) ”“我是黨(dang) 員,我可以”“我家沒事,負擔少”…… 3月14日,長春郵政決(jue) 定成立“商圈突擊隊”的消息剛一發布,微信群裏的員工回應就鋪天蓋地。
“沒想到主動請纓的人這麽(me) 多、速度這麽(me) 快,真是一呼百應!” 公司寄遞事業(ye) 部快遞包裹部經理曾慶金感慨。
經過挑選,一支由9人組成的“突擊隊”擔負起為(wei) 疫情嚴(yan) 峻的寬城區保供重任。
受疫情影響無法出門的曾慶金,將領隊之責交給了龍翔攬投部經理孔德平、大宗郵件集中收寄處經理趙騫騫。
趙騫騫加入突擊隊的第二天,父親(qin) 便因胃癌晚期入院。單位負責人讓他回去盡孝。他考慮到醫院隻允許一名陪護,保供任務又異常艱巨,於(yu) 是叮囑母親(qin) 照顧父親(qin) ,把惦記和愧疚埋在心底,繼續戰鬥在一線。
盡管做好了準備,形勢還是超乎了預期。隨著糧油、果蔬等批發市場出現疫情,寬城區陽性病例迅速攀升,這些突擊隊員接觸最多的就是各個(ge) 封控小區、方艙醫院。
有一天,趙騫騫早上7時就開始運送蔬菜包,送到最後一個(ge) 小區已是晚上9時多。綠色的郵政車剛開到小區門口,誌願者便興(xing) 奮地在小區微信群裏喊開了:“郵政給大家送蔬菜包了,一共360份,每家都有!”
“頓時,小區裏無數扇窗戶打開了,看到趴著窗戶的居民,聽著耳邊齊刷刷的感謝聲,我的眼淚當時就掉了下來。”趙騫騫說,那一刻,他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一往無前,危急時刻頂上去
一次,孔德平運送蔬菜包到某小區,正逢大客車來接陽性與(yu) 密接者。他心想“速戰速決(jue) ,趕緊走人”,可聯係網格長組織人員卸車時,他大吃一驚——網格長已被送到方艙醫院,怎麽(me) 辦?
“自己卸車,豁出去了!” 因蔬菜包裏的西紅柿怕壓,孔德平小心翼翼用雙手捧著,先把蔬菜包倒騰到車門口,再跳下車捧到地麵。就這樣,他獨自卸了400個(ge) 蔬菜包。回到單位,胳膊腿兒(er) 都抬不起來了。
按照規定,突擊隊隻需出車,裝卸任務由誌願者負責。可沒多久,因感染者激增,誌願者出現大量短缺。突擊隊員在擔任司機的同時,紛紛當起了義(yi) 務“裝卸工”。
有天下午,長春商務局從(cong) 四平市緊急調運過來近10噸黃瓜,大貨車上堆得滿滿當當,準備在高速北口交接。為(wei) 確保新鮮,每桶黃瓜都配有冰袋,一桶重20公斤,突擊隊員李春霖、劉洋兩(liang) 人又卸又裝,累得腿直打晃。進入市區後,孔德平與(yu) 趙騫騫前來增援,4個(ge) 人一直忙到次日淩晨3時左右。突擊隊員睡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戰鬥。
一鼓作氣,艱難時刻挺得住
疫情期間,為(wei) 了不讓家人和同事擔心,大家都報喜不報憂。前往九台支援的劉昊,連著吃了10多天方便麵,每次問他有啥困難,回答都是“挺好的”。
對前線同事的惦記,讓曾慶金心急如焚。4月18日,一拿到通行證,他直奔單位,為(wei) 大夥(huo) 改善住宿條件,改善夥(huo) 食待遇……
40多天的時間裏,這支9人組成的突擊隊克服任務重、人手少等重重困難,一鼓作氣,運送防疫物資121.3萬(wan) 件、蔬菜包26300餘(yu) 份、被褥枕頭折疊床1020套、牛奶4200箱、雞蛋6萬(wan) 枚、米麵油62噸、其他生活物資300噸……
9名突擊隊員中,6名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每天,孔德平6歲的女兒(er) 都會(hui) 問“爸爸啥時回來呀”,得到都是同樣答案“等疫情結束”。 4月28日,長春開始逐步解封。5月4日,他才第一次回到家裏。
從(cong) 保供保暢保通到助力複工複產(chan) ,長春郵政人迎難而上,為(wei) 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產(chan) 業(ye) 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國企擔當”。
彭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