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山西五台:盤活紅色文化 賦能鄉村振興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革命老區山西五台:盤活紅色文化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新網忻州6月10日電 題:革命老區山西五台:盤活紅色文化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者 楊佩佩
10日,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dong) 冶鎮永安村中,徐向前故居頗受遊客歡迎。“現已開展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工作,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為(wei) 當地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新動能。”徐向前元帥故居服務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劉國香說。
五台縣位於(yu) 山西省東(dong) 北部,與(yu) 京津冀毗鄰,是晉察冀、晉綏兩(liang) 大根據地的中心腹地,是山西全省的紅色地標。近年來,該縣不斷盤活紅色文化資源,通過“紅色+”模式,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以旅助農(nong)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徐向前元帥戰功赫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也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北方人。1990年,徐向前元帥逝世後,當地政府按照原貌對其故居進行修繕,1992年正式對外開放,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國香介紹,徐向前故居始建於(yu) 清朝約嘉慶、道光年間,是一幢典型的晉北四合院建築。開放後,前來參觀和學習(xi) 的單位、遊客絡繹不絕。徐向前故居先後被授予全國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等。
走進徐向前故居,前院正中塑有2.1米高的徐向前元帥半身銅像,其後建有影壁,上麵雕刻著“功勳垂青史,楷模昭後人”。後院是一座典型的晉北四合院,建築風格古樸大方,由正房和東(dong) 西廂房組成。
故居共有七個(ge) 陳列室,陳列有徐向前元帥生平事跡展和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李先念、陳雲(yun) 等為(wei) 徐向前元帥的題詞。陳列室分戰爭(zheng) 篇、生活篇、國事篇三部分,展出徐向前元帥生前戰鬥、生活及工作的一些珍貴照片和實物。
為(wei) 盤活紅色文化資源,2011年,永安村西北側(ce) 占地約5.8萬(wan) 平方米的徐向前元帥紀念館正式開館。紀念館由廣場、瞻仰台、主展館三部分組成。館內(nei) 陳展了大量的曆史照片、文物、情景畫、雕塑等,打造成具有本土地域特點和現代新高技術亮點相結合的紅色景點。
展品中有一件毛背心格外引人注目,它是抗戰時期徐向前親(qin) 手編織的,穿了整整30年。劉國香表示,身居高位的徐帥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的優(you) 良作風,始終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上保持一致。
“徐向前元帥故居和紀念館作為(wei) 紅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會(hui) 迎接數十萬(wan) 前來參觀學習(xi) 的遊客。”劉國香說,2021年,中心組織開展了重溫入黨(dang) 誓詞等活動2000餘(yu) 次,接待黨(dang) 員群眾(zhong) 30萬(wan) 餘(yu) 人次,其中散客20萬(wan) 餘(yu) 人次,帶動村裏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
劉國香介紹,此後將推出“一日遊”“兩(liang) 日遊”,整合永安村的多元文化資源,打造“一心、雙環、三區”精品旅遊區。項目達成後,資源變資產(chan) 、資金變股金、農(nong) 民變股東(dong) ,可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增收800萬(wan) 元。
此外,五台縣依托徐向前元帥故居和紀念館,不斷挖掘徐向前元帥題詞紀念園、徐氏宗祠、總理衙門大臣徐繼佘陵墓、春秋戰國古長城遺址、農(nong) 耕文化民俗館等曆史文化資源,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此觀光,帶動當地的產(chan) 業(ye)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