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發揮交通先行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2-06-16 11:0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與(yu) 祖國同奮進】

  講述人:蘭(lan) 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 朱昌鋒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運輸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已從(cong) 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各種運輸方式從(cong) 各自發展逐步轉向互聯互通、融合發展,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實現了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從(cong) “瓶頸製約”到“總體(ti) 緩解”再到“基本適應”的轉變,為(wei) 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新動能。

  其間,中國高鐵發展也迎來了黃金十年。截至2021年底,中國高鐵營業(ye) 裏程超過4萬(wan) 公裏,較2012年底增加3萬(wan) 公裏以上。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縱橫飛馳的複興(xing) 號,成為(wei) 中國發展的“新名片”。

  有了高鐵,困擾中國多年的春運壓力得到極大緩解,鄉(xiang) 愁不再遙遠,回家之路更加順暢;有了高鐵,古老絲(si) 路換新顏,蜀道如今不再難;有了高鐵,人們(men) 旅行時間普遍比過去壓縮一半以上,“坐著高鐵看中國”已成為(wei) 廣大旅客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實寫(xie) 照。目前,高鐵已經承擔了中國鐵路65%以上的旅客發送量,成為(wei) 絕對的主力。

  高鐵也加快了我國東(dong) 、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的交流,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版圖,促進了區域間的融合發展,縮小了地區之間的差距,有利於(yu) 實現共同富裕。高鐵極大拉近了時空距離,密切了高鐵沿線城市的往來,帶來了“同城效應”,加快了區域一體(ti) 化、城鎮化和協同發展。

  同時,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以更快的速度賦能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產(chan) 要素,人們(men) 的聯係更加緊密了,整個(ge) 社會(hui) 的運行效率更高了,產(chan) 生了高鐵“乘數效應”。依據運量和單位時間勞動力成本測算,高鐵每年可節約的社會(hui) 時間成本換算價(jia) 值高達數百億(yi) 元以上。

  展望未來,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要以推進交通運輸智慧化、綠色化、一體(ti) 化、人本化、共享化、全球化為(wei) 重要路徑,以深化改革、創新驅動、開放合作為(wei) 動力。隨著《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的實施,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將加快構建,交通運輸發展也將迎來新機遇。到2025年,我國綜合交通運輸基本實現一體(ti) 化融合發展,展望2035年,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基本建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形成,實現“人享其行、物優(you) 其流”,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當好先行者。

    (光明日報記者訾謙采訪整理)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