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效明顯

發布時間:2022-06-16 11:03: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效明顯

  國有企業(ye)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深入推進,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加速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經濟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控製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務院國有企業(ye) 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日前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決(jue) 定性進展,整體(ti) 進入全麵收官的關(guan) 鍵階段。接下來,要錨定“三個(ge) 明顯成效”的目標,奮力奪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麵勝利。

  改革發展高效聯動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2020年至2022年落實國有企業(ye) 改革“1+N”政策體(ti) 係和頂層設計的具體(ti) 施工圖,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有關(guan) 部門、地區和廣大國有企業(ye) 以空前力度推進國企改革,在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不斷取得突破,改革發展高效聯動態勢良好。

  在浙江,國資國企緊抓杭州區域綜改試驗契機深化改革,以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截至2021年年底,三年行動56項任務完成率達94%。浙江通過實施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2256計劃”,形成混改、上市、上市高質量發展係統化、體(ti) 係化改革路徑。2021年,浙江省國企新增7家上市公司,打造了50多家重點培育上市企業(ye) 梯隊。

  在安徽,國資國企以實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清單為(wei) 切入點,努力建設科技創新高地。出台一批高含金量的創新支持政策,推動企業(ye) 創新。2021年安徽省屬企業(ye) 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31.5%,今年連續3個(ge) 月增速在20%以上。

  在甘肅,國資國企實施專(zhuan) 項行動推動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選擇新材料、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等6個(ge) 產(chan) 業(ye) 重點發力。預計到2025年,新增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項目投資2180億(yi) 元,實現利潤100億(yi) 元以上。

  截至目前,山東(dong) 省各省屬企業(ye) 和各市三年行動整體(ti) 任務平均完成進度超過90%。山東(dong) 省國資委主任張斌表示,山東(dong) 建立工作閉環,壓實改革任務,逐項任務均明確工作措施、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層層立下“軍(jun) 令狀”。同時,實施全過程督促、穿透式核查。

  經營業(ye) 績是衡量企業(ye) 改革發展成果的試金石。2021年,全國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資產(chan) 總計259.3萬(wan) 億(yi) 元,營業(ye) 總收入為(wei) 71.7萬(wan) 億(yi) 元,利潤總額4.5萬(wan) 億(yi) 元,淨利潤3.3萬(wan) 億(yi) 元,相較於(yu) 2012年,增幅分別達到158.8%、65.2%、73.1%、73.7%。

  完善治理提升效能

  麵對市場下行壓力,廣汽集團實現了開門紅,今年一季度營業(ye) 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2%、37%。作為(wei) 國內(nei) 首家A+H股整體(ti) 上市的大型國有控股汽車集團,廣汽集團以深化“雙百行動”改革為(wei) 契機,在完善公司治理機製上持續發力,厘清各治理主體(ti) 權責,建強建優(you) 董事會(hui) ,深入推進職業(ye) 經理人改革,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you) 勢。

  突出製度建設主線是三年行動的鮮明特點。隨著《關(guan) 於(yu) 中央企業(ye)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dang) 的領導的意見》的貫徹落實,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建設日益深入。從(cong) 全國情況看,國有企業(ye) 黨(dang) 委(黨(dang) 組)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全麵完成並落地見效,董事會(hui) 實現應建盡建、落實董事會(hui) 職權邁出實質性步伐,外部董事占多數製度普遍推行,經理層行權履職機製不斷完善。

  數據顯示,有96家中央企業(ye) 集團公司、733家地方一級企業(ye) 製定了董事會(hui) 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製度,占比分別為(wei) 98.0%、99.6%。 99.5%的中央企業(ye) 子企業(ye) 和97.5%的地方各級子企業(ye) 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1521家中央企業(ye) 重要子企業(ye) 推進落實董事會(hui) 職權,其中92.5%的企業(ye) 已製定有關(guan) 實施方案並落實。

  “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dang) 的領導,關(guan) 鍵在於(yu) 正確處理黨(dang) 委(黨(dang) 組)和董事會(hui) 、經理層等治理主體(ti) 的關(guan) 係。”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黨(dang) 組書(shu) 記孟振平表示。

  按照南方電網構建的《治理主體(ti) 權責清單》,南方電網黨(dang) 組直接決(jue) 定35項黨(dang) 的建設等方麵重大事項、前置研究討論55項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確保黨(dang) 組既把好方向又不包辦代替;堅持“法定事項不授權”“授權的一般不前置”兩(liang) 個(ge) 原則優(you) 化決(jue) 策流程;董事會(hui) 授權董事長、總經理非法定事項53項,在保證決(jue) 策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決(jue) 策效率,更好適應市場變化。

  優(you) 化布局調整結構

  2021年5月,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重組為(wei) 中國中化。“成立元年,公司改革發展各方麵取得優(you) 異成績,營業(ye) 收入和利潤總額較重組前增幅超過30%,在打造世界一流企業(ye) 的新征程上邁出堅實一步。”中國中化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兩(liang) 化重組“1+1>2”的協同效應持續發揮。

  三年行動實施以來,中央企業(ye) 戰略性重組動作頻出,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好戲連台,企業(ye) 國家隊加速做強做優(you) 做大。比如,2022年一季度,中國稀土集團礦山和冶煉分離產(chan) 量提升15%以上,實現營業(ye) 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41%和65.7%;中國物流集團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提高34.8%;中國電氣裝備集團2021年研製成功127項新產(chan) 品,其中54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按照《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的部署要求,國資國企聚焦戰略安全、產(chan) 業(ye) 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存量結構、優(you) 化增量投向,有效提升國有資本整體(ti) 運行質量和效率,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更加凸顯。

  突出主責主業(ye) ,國資有序進退。大刀闊斧清理“兩(liang) 非”“兩(liang) 資”(非主業(ye) 、非優(you) 勢,低效無效資產(chan) )。目前,中央企業(ye) “兩(liang) 非”剝離完成率達92.1%,地方國有企業(ye) “兩(liang) 非”“兩(liang) 資”剝離清退完成率達93.3%。

  增強活力提高效率

  活力不足、效率不高是一些國有企業(ye) “老大難”問題,也是三年行動靶向攻堅的重點之一。通過狠抓三項製度改革,以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國有企業(ye) 反應靈敏、運行高效、充滿活力的市場化經營機製正加快形成。

  比如,山東(dong) 重工創新領導幹部競爭(zheng) 機製,采用“公開競聘+挑戰現任”相結合的方式發布崗位,突出業(ye) 績導向和國際化要求;柳工集團為(wei) 更好激勵優(you) 秀人才,在部分下屬上市公司靈活實施限製性股票激勵、員工持股、國有科技型企業(ye) 股權激勵等多種激勵,共有約25%的技術人才獲得股權激勵,企業(ye) 創新發展後勁十足;中國建材製定中長期激勵約束指導意見和7項配套指引,累計已有52家企業(ye) 製定或實施中長期激勵方案,覆蓋人員超過6000人,科技創新骨幹、經營管理骨幹與(yu) 企業(ye) 的中長期發展實現更加緊密的綁定。

  推動國有企業(ye) 經理層成員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截至今年3月底,全部中央企業(ye) 集團和97.3%的地方一級企業(ye) 已建立對子企業(ye) 經理層成員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的製度。98.5%的中央企業(ye) 子企業(ye) 、97.1%的地方各級子企業(ye) 已與(yu) 經理層簽訂有關(guan) 合同或契約(含職業(ye) 經理人)。

  全麵推進用工市場化。2022年以來,中央企業(ye) 集團公司及各級子企業(ye) 公開招聘人員占新進員工總數的99.5%;地方一級企業(ye) 及各級子企業(ye) 公開招聘人員占新進員工總數的99.6%。實行全員績效考核的中央企業(ye) 和地方國有企業(ye) 占比分別為(wei) 99.6%、99.3%。

  中長期激勵“政策包”和“工具箱”更加豐(feng) 富。中央企業(ye) 和地方已開展中長期激勵的子企業(ye) 分別為(wei) 4487家和2659家,占具備開展中長期激勵條件的各級子企業(ye) 的比例分別為(wei) 87.4%和81.6%,激勵人數分別為(wei) 29.71萬(wan) 人和14.37萬(wan) 人。

  事實表明,各項激勵手段的實施充分激發了廣大幹部職工的內(nei) 生動力,企業(ye) 投入產(chan) 出效率明顯提高,2021年中央企業(ye) 年化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達67.9萬(wan) 元/人,同比增長20.7%。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