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印發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診療指南(試行)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不明原因兒(er) 童嚴(yan) 重急性肝炎診療指南(試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指出,2022年3月以來,全球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報告了不明原因兒(er) 童嚴(yan) 重急性肝炎(acute severe hepatitis of unknown aetiology in children,ASHep-UA),且重症病例占比較高,引起廣泛關(guan) 注。目前該病病因不明,我國暫無相關(guan) 病例報告。為(wei) 提前做好醫療救治準備,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製定了《不明原因兒(er) 童嚴(yan) 重急性肝炎診療指南(試行)》。
具體(ti) 如下:
不明原因兒(er) 童嚴(yan) 重急性肝炎診療指南
(試行)
2022年3月31日,英國蘇格蘭(lan) 地區首次報道不明原因兒(er) 童嚴(yan) 重急性肝炎(acute severe hepatitis of unknown aetiology in children,ASHep-UA),此後全球多個(ge) 國家或地區出現此類病例,且重症病例占比較高,引起廣泛關(guan) 注。2022年4月12日以來,歐洲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多次公布此病相關(guan) 信息。2022年4月23日,WHO發布了診斷建議,但因病因不明,對治療方案尚無推薦意見。我國尚無相關(guan) 病例報告。為(wei) 切實強化該病的早期識別和規範診療,全力提升救治效果,我委根據相關(guan) 報道和文獻,結合肝炎診療實踐,形成《不明原因兒(er) 童嚴(yan) 重急性肝炎診療指南(試行)》。
一、流行概況
2022年3月31日,英國蘇格蘭(lan) 地區報道5名兒(er) 童在3周內(nei) 發生不明原因嚴(yan) 重肝炎,患兒(er) 年齡為(wei) 3~5歲。2022年4月5日,英國向WHO報告10歲以下健康兒(er) 童中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病例有所增加,患兒(er) 多有嘔吐、黃疸,伴轉氨酶升高等表現。截至2022年5月20日,歐洲監測係統數據顯示,該病可見於(yu) 各年齡段兒(er) 童,5歲以下多見;住院患兒(er) 中14.1%需住重症監護病房。2022年5月27日,WHO公布,33個(ge) 國家報告650例疑似病例,至少38例需肝移植,死亡9例。
現有證據未發現各病例之間存在明顯的流行病學關(guan) 聯,尚不支持其為(wei) 傳(chuan) 染性疾病。
二、病因和發病機製
不明原因兒(er) 童嚴(yan) 重急性肝炎的病因和發病機製尚在研究中。目前WHO認為(wei) ,盡管將腺病毒感染作為(wei) 病因的假說有一定合理性,但腺病毒通常引起低齡兒(er) 童輕度、自限性的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不能完全解釋該病一些較嚴(yan) 重的臨(lin) 床表現,故該病與(yu) 腺病毒的關(guan) 聯需進一步明確。大部分患兒(er) 未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不支持該病與(yu) 新冠病毒疫苗副作用有關(guan) 的假說。其他致病因素尚在探索中,例如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腺病毒流行水平較低致兒(er) 童易感性增加;出現新型腺病毒;腺病毒合並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並發症導致超級抗原介導的免疫細胞活化,從(cong) 而引起兒(er) 童多係統炎症綜合征等。對其他病原體(ti) 的探索也在進行中,非感染性因素也需進一步排除。
三、臨(lin) 床表現
急性起病,多表現為(wei) 乏力和納差、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隨之出現尿色黃赤,皮膚、鞏膜黃染,部分患兒(er) 可有大便顏色變白、肝髒腫大、發熱和呼吸道症狀,個(ge) 別可有脾髒腫大。少數病例可在短時間內(nei) 進展為(wei) 急性肝衰竭,出現黃疸進行性加重、肝性腦病等表現。
四、病例定義(yi)
(一)疑似病例:自2021年10月1日起,患有急性肝炎(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且血清轉氨酶>500IU/L(ALT或AST),年齡在16歲及以下。
(二)流行病學關(guan) 聯病例:自2021年10月1日起,與(yu) 疑似病例密切接觸的任何年齡的急性肝炎(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患者。
(三)目前暫無確診病例診斷標準。
疑似病例和流行病學關(guan) 聯病例須注意排除藥物、常見非肝炎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chuan) 代謝病等所致肝炎。
五、急性肝衰竭的診斷
疑似病例或流行病學關(guan) 聯病例同時符合以下3條標準:
1.急性發作的肝髒疾病,沒有慢性肝病的證據;
2.有嚴(yan) 重肝損傷(shang) 的生化證據;
3.維生素K不能糾正的凝血異常,且滿足以下2條之一:(1)凝血酶原時間(PT)≥15s或國際標準比值(INR)≥1.5,伴肝性腦病;(2)PT≥20s或INR≥2,伴或不伴肝性腦病。
六、實驗室檢查
根據病情需要進行以下實驗室檢查,以輔助明確病因和判斷病情等。
(一)常規檢查。血常規和網織紅細胞、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及尿、便常規等指標。
(二)血生化檢查。
1.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白蛋白、堿性磷酸酶、γ-穀氨酰轉移酶、膽汁酸等。
2.其他:血電解質、血糖、乳酸、血氨、腎功能、心肌酶譜等。
(三)凝血功能檢查。PT、凝血酶原活動度、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
(四)病原學檢查。
在除外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留取多種樣本以便進行病因學調查,包括血液(全血和血漿)、呼吸道(鼻咽或口咽拭子、鼻咽吸取物等)、糞便和尿樣本等。若臨(lin) 床需要穿刺檢查,可保存組織樣本。建議優(you) 先進行下列病原學檢查。無條件檢測時,應積極收集標本並妥善保存備檢。
1.核酸檢測:合適標本為(wei) 血液、呼吸道或組織樣本,有條件者盡量完成新冠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人皰疹病毒6型、人腸道病毒(腸道病毒通用型)、單純皰疹病毒、腺病毒(注意試劑可檢測的腺病毒型別,應盡量包括腺病毒40/41型)、細小病毒B19型等病毒核酸檢測;有吐瀉等胃腸道症狀者,可用大便標本進行人腺病毒、輪狀病毒及諾如病毒等核酸檢測。
2.抗原檢測:有吐瀉等胃腸道症狀者,可在大便標本中進行腺病毒、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抗原檢測。
3.血清特異性抗體(ti) 檢測:有條件者盡量完成新冠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細小病毒B19型和單純皰疹病毒等病毒特異性IgM和IgG檢測。
4.上述病原學檢查陰性,臨(lin) 床高度疑似的感染者,可對血、肝穿刺組織等樣本進行宏基因組二代測序。
(五)其他檢查。根據臨(lin) 床診治需要可進行毒物篩查、藥物檢測、免疫功能檢查、自身免疫性抗體(ti) 檢查及遺傳(chuan) 代謝病篩查等。
(六)肝穿刺活檢。根據病情診治需要確定是否進行肝穿刺活檢,活檢組織可進行病理和病原學等檢查。
七、影像學表現
(一)腹部超聲。建議首選。超聲檢查可用於(yu) 評估肝髒大小、輪廓、硬度、肝實質回聲、膽囊膽道及腹水等情況,還可作為(wei) 肝移植前的評估手段。
(二)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可根據患兒(er) 情況酌情選擇。
八、治療措施
應采取對症和支持治療為(wei) 主的綜合救治措施,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評估精神狀態,監測實驗室指標,預防並發症。肝衰竭患者應及時轉診至有救治能力的醫院。
(一)肝炎期治療。
1.一般治療及護理:
(1)休息:減少體(ti) 力消耗,避免劇烈運動;出現黃疸、嘔吐、乏力、納差時,應適當臥床休息。
(2)營養(yang) 支持:保證熱量攝入,對能進食的患兒(er) 給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優(you) 質蛋白飲食,並補充多種維生素。進食不足者需靜脈補充。
(3)監測病情變化,積極糾正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luan) ,警惕肝衰竭等並發症。
2.對症治療:酌情選用護肝藥物,有膽汁淤積者可使用熊去氧膽酸等;注意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可使用乳果糖,以減少毒物吸收。
(二)肝衰竭治療。
可轉入重症監護病房,在嚴(yan) 密監護下給予生命支持治療。多學科團隊的密切協作有助於(yu) 提高患者存活率。
1.液體(ti) 治療:應限製靜脈輸液總量,避免使用含乳酸的液體(ti) ,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葡萄糖輸注速率,維持電解質平衡,注意糾正低白蛋白血症。如出現循環不穩定,應予液體(ti) 複蘇。
2.肝性腦病和顱內(nei) 高壓:保持環境安靜;減少不必要的刺激;謹慎使用鎮靜藥物;及時發現並治療可能使病情加重的因素,包括感染、休克、消化道出血、急性腎損傷(shang) 和水電解質紊亂(luan) 等;有腦水腫、顱內(nei) 高壓者,可予甘露醇、高滲鹽水和利尿劑等。
3.高氨血症:血氨明顯升高或伴有肝性腦病時,應將蛋白攝入量降至1g/kg/d;給予乳果糖等口服或高位灌腸促進排便,減少腸道內(nei) 氨的吸收;靜脈輸注精氨酸、門冬氨酸-鳥氨酸等促進氨的排泄;酌情使用支鏈氨基酸。若仍無效或血氨嚴(yan) 重增高,應考慮血液淨化治療。
4.凝血功能障礙:靜脈補充維生素K1;有活動性出血或侵入性操作時補充新鮮冰凍血漿和/或血小板,纖維蛋白原降低(<1g/L)可予冷沉澱物等;若無活動性出血或侵入性操作,不建議常規給予血液製品糾正凝血異常,以避免液體(ti) 超載等輸血相關(guan) 不良反應。
5.呼吸衰竭:出現缺氧時予鼻導管吸氧,仍不緩解或加重者,酌情予無創或有創通氣。
6.心血管功能障礙:維持有效循環血容量;出現血壓降低、心功能障礙者可予升壓和強心藥物維持適當血壓,改善心肌收縮力。
7.急性腎損傷(shang) :減少或停用利尿劑,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維持有效血容量。伴低血壓者可選用特利加壓素或去甲腎上腺素聯合白蛋白輸注。藥物治療後仍有嚴(yan) 重少尿或無尿、液量超載、血清肌酐進行性升高、嚴(yan) 重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luan) 者可予腎替代治療。
8.控製繼發感染:疑有繼發感染時應在留取相關(guan) 病原學標本後開始抗菌藥物治療,病原明確後根據培養(yang) 和藥敏結果及時調整,感染控製後盡早停用。
9.體(ti) 外肝髒支持治療:主要用於(yu) 常規治療不能緩解的嚴(yan) 重凝血異常、肝性腦病等,或作為(wei) 肝移植前的過渡治療。可酌情選用血漿置換、血液灌流及血漿吸附等。
10.肝移植:對內(nei) 科治療無效的嚴(yan) 重肝衰竭患者,應盡早組織多學科團隊評估,決(jue) 定是否行肝移植。
九、防控措施
(一)加強手衛生,注意佩戴口罩和飲食衛生等。
(二)在臨(lin) 床工作中,醫務人員需采取標準預防措施,一旦發現疑似病例,應按照要求及時上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