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民眾安全感連年攀升 創曆史最好水平
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 陳杭)刑事警情近5年連創新低,街頭、社區發案10年最低......五年來,北京市政法係統一手抓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一手抓推改革、促發展、強服務,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北京建設,努力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首都群眾(zhong) 的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
法治服務保障全麵提升
北京市政法係統緊緊圍繞中央、全市中心任務,出台一係列法治保障意見方案措施,深度參與(yu) 保障“兩(liang) 區”建設、中軸線申遺、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緊盯“五子”聯動,積極與(yu) 相關(guan) 部門對接,在重大項目風險評估、矛盾排查化解、優(you) 化執法辦案、法律服務等方麵持續發力。
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麵,北京市政法係統推動出台《北京市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ye) 健康發展的工作措施》,實施“9+N”係列措施、優(you) 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zheng) 執法司法,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不斷提升。
提高審判質量效率
為(wei) 積極回應互聯網時代的司法新需求,深化司法體(ti) 製綜合配套改革,推動網絡空間綜合治理,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應運而生。為(wei) 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北京金融法院於(yu) 2021年3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
在首都北京,部分超大型社區新的社會(hui) 階層因職住分離常常麵臨(lin) 著訴訟難問題。北京法院著眼服務新階層人群個(ge) 性化司法需求,推出一項常態化便民訴訟機製——“夜間法庭”。2020年3月,北京高院下發《北京法院夜間法庭試點工作的通知》,在房山、通州、昌平、大興(xing) 4家法院相關(guan) 人民法庭開展夜間法庭試點工作。2020年8月,出台了《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北京法院夜間法庭試點工作開展的意見》,明確了夜間法庭的功能定位、適用範圍和相關(guan) 配套機製。
北京高院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夜間法庭”主要是針對案情簡單、爭(zheng) 議不大、數額小、爭(zheng) 議內(nei) 容與(yu) 居住地生產(chan) 生活相關(guan) 的簡單民事案件,利用下班後時間開展訴訟服務和活動。適用範圍可歸納為(wei) “四個(ge) 特定”,即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特定案件、特定管轄。
自開展試點以來至2021年12月,北京法院夜間法庭處理相鄰關(guan) 係、婚姻家庭、房屋租賃糾紛等各類案件2000餘(yu) 件,得到轄區群眾(zhong) 和各級政府組織的充分認可。
全麵履職公益訴訟
2015年7月,北京市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起步。北京市檢察機關(guan) 聚焦服務首都戰略定位,全麵充分履職,積極穩妥探索公益訴訟範圍,整體(ti) 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2022年3月,共立案辦理民事、行政公益案件3556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1497件,提起公益訴訟69件;共挽回被損毀的耕地、林地、濕地574.9畝(mu) ,保護被汙染土壤121.02畝(mu) ;推動拆除違法建築約8.7萬(wan) 平米,平整恢複土地230畝(mu) ;推動清理汙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0餘(yu) 公裏。
同時,督促關(guan) 停和整治企業(ye) 73家;督促治理恢複被汙染的飲用水水源地5.3畝(mu) ;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和固體(ti) 廢物27.3萬(wan) 餘(yu) 噸、15萬(wan) 立方米;督促保護、收回國家所有資產(chan) 和權益價(jia) 值13200.313餘(yu) 萬(wan) 元;收回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被非法占用的城鎮國有土地69畝(mu) ,沒收地上建築物麵積近萬(wan) 平方米。
努力建設平安北京
五年來,北京公安機關(guan) 以係列“平安行動”為(wei) 牽動,突出合成作戰、打大攻堅,推動平安建設提檔升級。在持續嚴(yan) 打各類刑事犯罪方麵,牢固樹立主責主業(ye) 意識,依托“兩(liang) 級管理、三級打擊”大刑偵(zhen) 體(ti) 係建設,瞄準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和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假等突出違法犯罪,攻大案、破小案、清積案並重,掏窩點、打團夥(huo) 、鏟鏈條並舉(ju) ,刑事警情近5年連創新低,街頭、社區發案10年最低,群眾(zhong) 安全感五年來連年攀升。
其中,北京公安機關(guan) 將“反詐”作為(wei) 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逐步建立四級反詐中心,創新建立“研判、打擊、預警、反製、整治、宣傳(chuan) ”六大治理體(ti) 係,強化警銀、警通、警企、警民聯動,構建“全警反詐,全社會(hui) 反詐”新格局,破獲案件、抓獲嫌疑人數量大幅提升,避免群眾(zhong) 損失逾150億(yi) 元,累計返還涉案資金近6億(yi) 元,有力守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錢袋子”。
法律援助維護特殊群體(ti) 權益
公共法律服務是司法行政係統重要服務職能,法律援助也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內(nei) 容之一。目前,北京市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的法律援助服務格局。全市配備17家法律援助中心,500多家法律援助工作站,7000多個(ge) 法律援助聯係點,8家市級法律援助民辦非企業(ye) 單位。
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各級各類法律援助機構共計辦理案件143724件,其中刑事案件39671件、民事案件103674件、行政案件379件。接待法律谘詢4285094人次。實現“應援盡援”“應援優(you) 援”目標,有效維護了困難群眾(zhong) 和特殊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服務保障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