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文物局簽署聯合協定 共同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中新網北京7月5日電 (徐婧)5日,京津冀長城協同保護利用聯合協定簽約儀(yi) 式在線上舉(ju) 行。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共同簽署《全麵加強京津冀長城協同保護利用的聯合協定》。三地將共同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帶動長城保護工作全麵、統籌、協調發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特殊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記者從(cong) 北京市文物局獲悉,京津冀交界地帶的長城總長約110公裏,是三地共有的寶貴文化遺產(chan)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下,探索區域長城保護與(yu) 利用的好路、新路,是三地的共同責任和義(yi) 務,對於(yu) 中國長城文化遺產(chan) 保護具有標誌意義(yi) 。
為(wei) 做好長城保護利用工作,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京津冀三地文物部門共同簽署聯合協定,紮實推動長城保護、管理、展示、利用工作,助推長城保護事業(ye) 邁上新台階。
一是著力破解“邊界”難題。京津冀將共同製定三地共管轄區內(nei) 長城保護與(yu) 利用的整體(ti) 保護計劃,加強邊界長城本體(ti) 聯合保護,開展聯合巡查,建立京津冀毗鄰省份協調機製,解決(jue) 好在長城保護過程中遇到的“邊界”難題。
二是全麵深化協同發展。三地將整合高水平專(zhuan) 業(ye) 機構和高等院校優(you) 勢資源,加強交流合作,實現長城資源優(you) 勢互補,共同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帶動三地長城保護工作全麵、統籌、協調發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三是創新實踐信息共享。建立京津冀長城保護利用信息共享機製,實現長城資源及保護管理信息的共建共享,強化一體(ti) 化宣傳(chuan) ,為(wei) 挖掘闡釋、展示傳(chuan) 承長城價(jia) 值、長城文化和長城精神提供數據保障,共同促進長城文化遺產(chan) 的整體(ti) 保護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京津冀三地長城保護利用已進入更緊密的新合作階段。此次聯合協定的簽署,是健全京津冀長城協同保護利用合作機製的關(guan) 鍵一步,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主動作為(wei) ,標誌著三地長城保護事業(ye) 邁向新征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