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證”擊碎人才夢 專家:亟待建立人才標準體係
“韭菜證”擊碎人才夢
編者按:
就業(ye) ,一頭連著萬(wan) 家燈火,一頭連著宏觀經濟。今年受國內(nei) 外多重因素影響,就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明顯增多。求職者一方麵,要提高自身的就業(ye) 競爭(zheng) 力,另一方麵,也得警惕各種“韭菜證”(即“山寨證書(shu) ”)。一些年輕人急切的求職心態被某些機構利用,讓他們(men) 成為(wei) 被收割的“韭菜”,不但錢財受損,浪費了時間,還透支了社會(hui) 信用。
——————————
當第一次在網上看到“碳排放管理師”的廣告時,24歲的長沙女孩陳晨(化名)就被吸引了。
今年1月,在電話谘詢時,機構的老師向她保證,拿到“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後,兼職“掛靠”一年的收入不低於(yu) 5萬(wan) 元。如果有兩(liang) 本證書(shu) ,一年保底收入是8萬(wan) 元。
這對從(cong) 事財務工作的陳晨充滿了吸引力,這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證書(shu) ”,隨後她和丈夫花了1.2萬(wan) 元報考了“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考試。
很快,陳晨發現,此前合約承諾的內(nei) 容與(yu) 實際服務項目不同,她隨後陷入了與(yu) 培訓機構的退費拉鋸戰。
讓她沒想到的是,最終,培訓機構工作人員私自使用了陳晨和丈夫的身份證號碼等個(ge) 人信息,代替兩(liang) 人參加了1月底的“碳排放管理師”考試,並在今年3月發放了兩(liang) 本證書(shu) 。至此,培訓機構以完成服務為(wei) 由,拒絕退費。對此,陳晨提出質疑:“替考來的證書(shu) 能有什麽(me) 含金量?”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浩解釋,機構通過考試作弊的方法取得證書(shu) ,實際是為(wei) 了不退還所收取的費用,存在欺詐行為(wei) ,取得的證書(shu) 也是無效的。
究其原因,陳晨坦白是被培訓機構忽悠了。“這證書(shu) 真的坑,就是‘韭菜證’!”她拿著兩(liang) 張“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氣憤地說道。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至今已有400餘(yu) 人和陳晨的遭遇一樣,投訴他們(men) 報考“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的培訓機構。受害者們(men) 還加入了一個(ge) 名叫“證書(shu) 兼職商討群”的微信群。群裏的137名成員都曾被機構蒙騙報名考證,他們(men) 來自全國各地,從(cong) 事不同的職業(ye) ,年齡也各異。
日前,針對“韭菜證”背後的亂(luan) 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展開了調查。
一下就火了
公開信息顯示,該單位的“碳排放管理師”項目由某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下簡稱“交流開發中心”)等主辦,北京某人才測評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A公司”)承辦,再由被授權機構具體(ti) 負責項目開展。A公司是一家成立於(yu) 2021年的民營公司。
李紅(化名)是A公司授權開展“碳排放管理師職業(ye) 培訓”項目的一家教培機構業(ye) 務員。
據李紅介紹,交流開發中心蓋章的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對外收費是官方統一的,機構必須定價(jia) 6800元。“A公司”會(hui) 根據被授權機構的招生人數以及證書(shu) 等級(初級、中級、高級),階梯式計算並收取費用。
他們(men) 的項目招生從(cong) 2021年9月開始,第二個(ge) 月就達到高峰期,“一下就火了”。
李紅分析,在“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後,原本以中小學生教育輔導為(wei) 主要業(ye) 務的機構麵臨(lin) 著項目調整、人員裁減的問題。因此,一些機構也跟著趨勢做培訓項目“賺快錢”。
作為(wei) 培訓機構的業(ye) 務員,李紅一天的谘詢量能達到五六十人,“電話接到手都打哆嗦,說到吐”。她說。
不過,李紅能明顯感覺到的是,到了12月,整個(ge) 業(ye) 務谘詢量瞬間就下來了。到了今年1月,她突然發現在“A公司”官網上已經查詢不到授權進行“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培訓的單位名單了。她推測:“從(cong) 那時開始,他們(men) 估計就想撤了。”
直到今年1月17日,李紅看到交流開發中心發布的《嚴(yan) 正聲明》,李紅猜測“碳排放管理師”項目畫上了句號。
該聲明寫(xie) 道:因招生市場混亂(luan) 問題,交流開發中心2021年11月就已責成A公司停止招生,不允許再有任何新的招生工作。
讓人不解的是,2021年11月2日,A公司發布通知稱暫停招生是因“學習(xi) 係統維護升級”。12月28日,該公司再次發布《關(guan) 於(yu) 恢複碳排放領域培訓工作的通知》,並順利在今年4月16-17日舉(ju) 辦第三期考試。
6月29日,A公司工作人員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目前“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培訓項目已暫停,但對方並未正麵回應公告通知前後矛盾的問題。
一字之差背後
前不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以學員身份谘詢“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時,一家來自石家莊的機構業(ye) 務員表示:國家為(wei) 了“快速培訓”這個(ge) 碳排放人才,這次考試可以跨過初級和中級,直接報考高級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當記者表示沒有報考高級證書(shu) 所需的相關(guan) 行業(ye) 從(cong) 業(ye) 經驗時,業(ye) 務員回應:“我們(men) 有內(nei) 部渠道,都可以操作的。”
根據受害者提供的信息,某人事人才培訓網也曾進行“碳排放管理師”培訓項目。這是一家掛靠在某政府部門下的人事人才網站。
今年3月16日,人社部發布通知,將開展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shu) ”專(zhuan) 項治理工作,嚴(yan) 厲打擊假冒鑒定機構、人社部門備案評價(jia) 機構的評價(jia) 發證活動。
該通知下發的第二天,某人事人才培訓網官網上發布公告:自3月17日起,旗下B公司與(yu) 合作機構簽訂的“碳排放管理師”培訓項目的合作協議一律終止。
日前,該網站客服人員表示,“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隻是培訓合格證書(shu) ,主要目的是自我提升、自我學習(xi) ,不能作為(wei) 從(cong) 業(ye) 資格證書(shu) 使用。
從(cong) 字麵上看,“碳排放管理師”和人社部在2021年3月公布的18種新職業(ye) 之一的“碳排放管理員”隻差一個(ge) 字。
公開信息顯示,“碳排放管理員”是指從(cong) 事企事業(ye) 單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ti) 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谘詢等工作的人員,目前已被列入國家職業(ye) 序列。
前述交流開發中心曾於(yu) 2022年1月17日和3月9日發布聲明:他們(men) 未授權任何機構宣稱“建築領域及建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培訓認證項目”考試發放證書(shu) 為(wei) “排放管理師”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發放證書(shu) 性質僅(jin) 係培訓證書(shu) 。
今年5月,人社部印發通知,對麵向社會(hui) 開展的與(yu) 技能人員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相關(guan) 的技術技能類培訓評價(jia) 發證活動進行專(zhuan) 項治理。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對麵向社會(hui) 開展的技術技能類培訓評價(jia) 發證活動進行全麵核查。對違規使用有關(guan) 字樣和標識、虛假或誇大宣傳(chuan) 、違規培訓收費、故意混淆概念誤導社會(hui) 進行炒作、涉嫌欺騙欺詐等違規違法情況,進行專(zhuan) 項治理,堅決(jue) 糾正查處。
通知還表示,人社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對媒體(ti) 報道和群眾(zhong) 投訴舉(ju) 報集中的典型問題進行調查核實處理,建立“黑名單”製度,將違紀違規培訓機構和評價(jia) 機構納入“黑名單”,對技術技能類培訓評價(jia) 發證活動實行常態化管理。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ye) 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認為(wei) ,機構在開展業(ye) 務時,模糊了培訓證書(shu) 和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的區別,使勞動者誤以為(wei) 有了培訓證書(shu) 就能找到工作,這也是此類培訓之所以火爆的原因之一。
“韭菜證”背後亟待建立人才標準體(ti) 係
1996年出生的李澤亮是一位“考證大師”,他手上“珍藏”著40多本證書(shu) 。
他給記者發送了其中14本證書(shu) 的圖片照片,包含裝配式高級工程師、BIM高級工程師等;還有健康類證書(shu) ,如公共營養(yang) 師(高級)、健康管理師(高級)等;此外還有消防類的智慧消防工程師(高級)證書(shu) 、財務類的薪稅師(高級)證書(shu) 等。
據李澤亮介紹,機構曾說證書(shu) 掛靠前需要先把信息錄入“職信網”,並保證入庫後45天內(nei) 就能兼職成功。如若未能成功兼職,則每本證書(shu) 賠付5000元。為(wei) 了能夠順利掛靠證書(shu) ,李澤亮又繳納了9本證書(shu) 的入庫費,每本3000元。
周浩表示,無論是機構口中的“兼職掛靠”,還是各式各樣的“暗箱操作”,都是違規行為(wei) 。
華東(dong) 某高校研究生王傑也交費獲得了裝配式高級工程師、BIM高級工程師兩(liang) 本證書(shu) ,拿到證書(shu) 不久,他就後悔了。他反思自己缺乏社會(hui) 經驗,急於(yu) 求成,“剛工作,太想向父母證明自己的能力了。”
還有受害者是一家餐飲店老板,因疫情原因,餐飲店入不敷出,聽說掛靠可以賺錢,他為(wei) 得到穩定的收入急紅了眼。知道被騙後,他也想明白了,即使不是“碳排放管理師”,他也會(hui) 因為(wei) 其他“師”、其他證受騙。
武漢職業(ye) 技術學院社會(hui) 職業(ye) 與(yu) 職業(ye) 教育研究院的彭振宇教授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說,“韭菜證”就是“山寨證書(shu) ”,主要是指那些存在違規使用有關(guan) 字樣和標識、虛假或誇大宣傳(chuan) 、違規培訓收費、故意混淆概念誤導社會(hui) 進行炒作、涉嫌欺騙欺詐等違規違法情況的證書(shu) 。
一般而言,那些具有高市場價(jia) 值的職業(ye) 領域,往往是“山寨證書(shu) ”的高發地,而那些虛假宣傳(chuan) 誇大證書(shu) 效用的新職業(ye) 領域也是“山寨證書(shu) ”的高發地。一些非法機構主要利用了公眾(zhong) 對有關(guan) 證書(shu) 信息不了解的信息差,進行虛假宣傳(chuan) 。
“碳排放管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全媒體(ti) 運營師”……新職業(ye) 大師名頭不斷湧現,而評價(jia) 人才的標準體(ti) 係卻尚未建立、健全。
自201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以來,人社部已發布4批、56個(ge) 新職業(ye) 名稱。但除了要求較為(wei) 嚴(yan) 格的準入類職業(ye) 資格,大部分新興(xing) 職業(ye) 在短期內(nei) 將很難新增正式的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
“山寨證書(shu) 中有一部分是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有一部分是技能等級證書(shu) 。國家職業(ye) 資格目錄製度的發展方向是隻保留必要的準入類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所有水平評價(jia) 類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都將退出職業(ye) 資格行列,改稱技能等級證書(shu) 。”彭振宇提到,根據國家管辦評改革要求,我國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製度改革正在由政府直接參與(yu) 主導授權背書(shu) 的國家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製度,逐漸向市場主導的社會(hui) 第三方評價(jia) 機構承擔職業(ye) 技能鑒定職能的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轉變。
彭振宇認為(wei) ,職業(ye) 證書(shu) 製度的整體(ti) 改革方向: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市場監管是政府的職責;二是具備資質的培訓教育機構依法有序開展職業(ye) 技能相關(guan) 培養(yang) 培訓;三是經政府考評合格並授權的社會(hui) 第三方評價(jia) 組織進行有關(guan) 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的考評發放。
他認為(wei) ,三者之間理論上應該是既相互聯係又相對獨立的,邊界比較清晰。但在實際運作中,三者又不可避免地相互聯係和影響。在職業(ye) 資格“管、辦、評”改革逐步完善的過程中,要堅持質量為(wei) 王、依法治理、市場化等原則。
中國新就業(ye) 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建議,各個(ge) 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應當承擔起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的工作,“龍頭企業(ye) 相對來說能代表本行業(ye) 的最高水平,所以他們(men) 評價(jia) 的職業(ye) 技能會(hui) 比較有含金量,大家也會(hui) 認可它的權威性”。
實習(xi) 生 秦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7月06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