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房企融資環境改善 業界預計下半年信用債融資規模有望提升

發布時間:2022-07-06 15:3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記者 吳曉璐

  今年以來,房地產(chan) 行業(ye) 發債(zhai) 融資環境不斷改善。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年初以來,截至7月4日,房企在上交所發行債(zhai) 券融資總額已達1240億(yi) 元,其中公司債(zhai) 發行575億(yi) 元、ABS發行665億(yi) 元。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整體(ti) 來看,隨著紓困政策不斷出台,“增信心、防風險、穩增長”的合力已形成,個(ge) 別城市房市開始回暖,房企流動性困難已逐漸緩解,融資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預計下半年房地產(chan) 市場將繼續逐步回穩,信用債(zhai) 融資規模有望提升。

  支持房企合理融資

  房地產(chan) 行業(ye) 流動性改善

  今年以來,房企融資環境不斷改善。以上交所為(wei) 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年初以來,截至7月4日,上交所已審核通過16單房企公司債(zhai) ,核準規模753.1億(yi) 元;房企累計融資總額已達1240億(yi) 元。特別是3月份以來,滬市房地產(chan) 行業(ye) 公司債(zhai) 及ABS淨融資額均保持為(wei) 正,合計淨融資額超過百億(yi) 元,為(wei) 房企提供了穩定暢通的融資渠道。

  事實上,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已成為(wei) 房企發行人融資重要渠道之一。Wind資訊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上交所共有25個(ge) 房企ABS項目發行,融資金額達291.3億(yi) 元,其中上海金茂於(yu) 4月25日發行87.08億(yi) 元的碳中和CMBS,創下全國碳中和CMBS項目發行規模最大的紀錄,整體(ti) 認購倍數達2.5倍。

  “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以資產(chan) 信用替代主體(ti) 信用,有利於(yu) 民營房企發行人有效盤活優(you) 質資產(chan) ,拓寬融資渠道與(yu) 方式;對投資者而言,此類產(chan) 品也可形成有效隔離、緩釋風險的良好效果。”有長期關(guan) 注地產(chan) 行業(ye) 的研究人士告訴記者。

  交易所債(zhai) 市助力行業(ye) 信用恢複

  民營房企融資“破冰”

  民營房企是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需重建房地產(chan) 行業(ye) 信心,暢通民營房企融資渠道則是其中重要環節。

  5月份以來,民營房企重慶龍湖、美的置業(ye) 、旭輝控股集團先後在上交所發行5億(yi) 元、10億(yi) 元、5億(yi) 元公司債(zhai)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則已通過民企債(zhai) 券融資支持計劃,分別與(yu) 主承銷商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以聯合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的方式,助力三期債(zhai) 券順利發行。

  “信用保護工具對發行人及投資者均有積極作用,其創設有助於(yu) 幫助發行人降低發債(zhai) 融資成本、提升發行效率,並為(wei) 投資者引入創設機構信用背書(shu) ,降低違約風險衝(chong) 擊、抵禦估值波動風險。”華泰證券相關(guan) 研究人員表示。

  5月份,上交所牽頭組織召開民營房企與(yu) 投資者的對接交流活動,龍湖、美的置業(ye) 、旭輝控股集團、新城控股、碧桂園5家民營房企發行人、多家承銷機構和債(zhai) 券機構投資者參與(yu) 交流。“此次交流活動的主要思路是鼓勵相關(guan) 企業(ye) 加強主動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對稱,推進投融互信互利。”上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參會(hui) 機構表示,“投融互信是推動滿足房地產(chan) 行業(ye) 發行人合理融資需求的基礎,通過坦誠交流,有助於(yu) 進一步了解和客觀分析發行人實際情況,從(cong) 而做出相應投資決(jue) 策。”

  與(yu) 此同時,房企發行人的發債(zhai) 信心也在逐步重建,某房企表示,“正在積極籌備新的融資計劃。”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預測,今年下半年房地產(chan) 行業(ye) 有望繼續企穩,長效機製逐漸建立,行業(ye) 逐漸趨向健康穩定和良性循環。

  上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作為(wei) 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上交所在證監會(hui) 的指導下,持續優(you) 化房地產(chan) 融資監管政策,積極支持相關(guan) 企業(ye) 的合理需求,全力維護房地產(chan) 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