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壘聯賽觀察:江蘇女壘為何這麽強?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據中國壘球協會(hui) 消息,2022年“中國海南芳園國際藝術村”杯中國壘球聯賽在浙江紹興(xing) 激戰正酣,江蘇隊前四場比賽連克上海、天津、四川、廣東(dong) ,取得開賽後四連勝。談及對陣浙江隊的比賽,江蘇隊主教練黃維剛表示很是期待,雖然對麵都是國家隊隊員,但隊員們(men) 都摩拳擦掌,想與(yu) 國家隊的較量一下,頗顯全運會(hui) “三冠王”的氣勢。
江蘇女壘為(wei) 何這麽(me) 強?
自2002年正式建隊以來,江蘇隊可謂一路劈波斬浪,從(cong) 各省隊中脫穎而出。2005年,第十屆江蘇全運會(hui) 上,江蘇隊取得第六,2009年第十一屆山東(dong) 全運會(hui) 站上領獎台,奪得銅牌,而後便是一路高歌,蟬聯2013年第十二屆遼寧全運會(hui) 、2017年第十三屆天津全運會(hui) 、2021年陝西全運會(hui) 三屆冠軍(jun) ,再加上蟬聯12屆全國壘球錦標賽的冠軍(jun) ,江蘇女壘在全國壘壇的地位無可撼動,是毋庸置疑的全國最強省隊,以至於(yu) 在2021年陝西全運會(hui) 前,其他省隊的目標都明確為(wei) “衝(chong) 擊江蘇隊”。
相比於(yu) 其他省份,江蘇隊成立的時間並不早。中國壘球協會(hui) 教委會(hui) 主任、江蘇隊前主教練宋秋元說:“第一次參加全運會(hui) 時,一共有9支隊伍,每支隊伍都是前輩。”
成立晚,為(wei) 何能彎道超車?一躍成為(wei) 各省隊想要超越的對象呢?宋秋元說:“江蘇壘球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而是一步一個(ge) 腳印,逐步走向了輝煌。”
2001年第九屆廣東(dong) 全運會(hui) 結束後,江蘇便開始謀劃成立一支自己的壘球隊伍,欲借全運會(hui) 的契機發展壘球項目。於(yu) 是,2002年初,江蘇開始招兵買(mai) 馬,在全國尋覓壘球人才。
萬(wan) 事開頭難,從(cong) 零到一的過程往往充滿艱辛。麵對壘球人才匱乏、起步較晚的困境,江蘇女壘隻能從(cong) 江蘇無錫西山業(ye) 餘(yu) 體(ti) 校剛剛開始訓練的壘球學員和江蘇業(ye) 餘(yu) 體(ti) 校籃球隊、排球少年隊等項目上選拔運動員。
在各方努力下,江蘇壘球隊在白紙一樣的基礎上成立了。成立後,江蘇采用省隊校辦的方法,隊伍常駐南京工業(ye) 大學,走上了體(ti) 教融合發展之路。
物有甘苦,嚐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新成立的江蘇隊就在無場地、無器材、無技術這樣的“三無”條件下踏上了漫漫征途。2003年,江蘇女壘首次報名參加了在成都舉(ju) 行的一次全國性壘球比賽,結果不出所料,成績墊底。
暫時的失利並沒能蒙住江蘇女壘憧憬未來的雙目。江蘇女壘製定了“631”目標計劃,即在三屆全國運動會(hui) 上取得第六名、第三名、第一名的成績。剛成立就提出這樣的目標,不可謂不大膽,以結果看,江蘇女壘稱得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宋秋元介紹:“江蘇省隊第一屆隊伍的目標是為(wei) 生存而戰。”雖然當時江蘇體(ti) 育局並沒有給剛剛成立的隊伍提出目標,但成績太差的話,隊伍是否能夠保留將存疑。“隊伍上下當時在備戰中都有一種危機感。”宋秋元說。
得益於(yu) 南京工業(ye) 大學良好的教育環境及宋秋元對在隊伍管理上的重視,江蘇女壘進步神速。宋秋元在隊伍在訓練任務不緊張的時候,組織全隊隊員聽南京工業(ye) 大學老師講課。
聽課之外,宋秋元帶領大家平整場地、打掃宿舍。宋秋元表示:“這麽(me) 做就是要加強團隊凝聚力,運動隊的氛圍非常重要,從(cong) 某種層麵講,我認為(wei) 隊伍管理比訓練還重要,隻有好的管理才能讓運動員接受,才能帶來較強的團隊凝聚力。”
2005年,為(wei) 進一步加強了隊伍的思想建設,江蘇女壘成立黨(dang) 支部——南京工業(ye) 大學體(ti) 育部第三黨(dang) 支部(2020年更名為(wei) 南京工業(ye) 大學女壘支部)。2019年,南京工業(ye) 大學體(ti) 育部第三黨(dang) 支部被教育部辦公廳列入第二批“全國黨(dang) 建工作示範高校”培育創建單位的名單。
對此黃維剛有同樣的認知:“江蘇女壘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嚴(yan) 抓隊伍管理,注重隊伍建設。”黃維剛認為(wei) ,隻有嚴(yan) 抓隊伍管理,才能調動他們(men) 在生活中、賽場上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驅動的動力。
黃維剛還講起了一個(ge) 小故事。“有一個(ge) 剛進隊的隊員在場邊為(wei) 隊友加油時,因為(wei) 隊友聲音過大下意識捂住了耳朵,她隻是一個(ge) 本能的反應,但這個(ge) 時候隊裏的老隊員就上前給她講,幫助她快速融入球隊,這就是凝聚力。”
所以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有了積極、熱情隊內(nei) 氛圍做保障,訓練時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黃維剛對隊員講,我們(men) 真正需要辛苦的時候是訓練中,在比賽時享受其中。“這幾天的比賽,我們(men) 最累的不是身體(ti) ,而是嗓子,‘金嗓子’吃了很多,哈哈。”黃維剛笑道。
與(yu) 此同時,江蘇女壘在2004年開啟交流之路,先後赴中國台灣、韓國和日本參加比賽,以提升隊伍在比賽中的實戰經驗。宋秋元介紹:“我們(men) 和日本豐(feng) 田壘球俱樂(le) 部建立了長期的合作交流關(guan) 係,通過參加‘豐(feng) 田杯’比賽,運動員成長很快,受益匪淺。”這樣的交流一直持續到2019年,直至疫情發生才停止。
就這樣,在多方支持下,江蘇壘球隊上下一心、全軍(jun) 用命,在第十屆江蘇全運會(hui) 上取得了第六名,實現了第一步的目標。
隨後的2009年山東(dong) 全運會(hui) 上,江蘇女壘提出“為(wei) 了發展而戰”,並交出銅牌答卷,再後來的2013年遼寧全運會(hui) ,又確定了“為(wei) 榮譽而戰”的目標。
“冤家路窄,遼寧全運會(hui) 上,我們(men) 在決(jue) 賽中麵對的東(dong) 道主遼寧隊,但我們(men) 還是頂住壓力,取得了冠軍(jun) 。”宋秋元回憶。
而後便是2021年陝西全運會(hui) 上的“為(wei) 輝煌而戰”,成就了全運會(hui) 三連冠的霸業(ye) ,如此戰績必將在中國壘球項目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此宋秋元表示:“拿到三連冠其實難度很大,麵對各省隊的衝(chong) 擊和近年來中國壘球發展環境的日趨向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啊’,我們(men) 要不斷培養(yang) 新的核心球員,老隊員到體(ti) 育局到基層做主教練,同樣撐起一片天,也為(wei) 江蘇壘球項目的長久發展打下了基礎。”如宋秋元所言,這次中國女壘聯賽中,賽場上出現了不少年少的新麵孔。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在隊伍鼎盛時期大膽培養(yang) 新球員,需要莫大的勇氣和魄力,但江蘇壘球常年高居省隊實力之首,也正是因此受益。
一路披荊斬棘,一路書(shu) 寫(xie) 輝煌。處在巔峰的江蘇女壘在前行中始終不忘初心,隊伍管理的工作在傳(chuan) 承中保持著與(yu) 時俱進,這也是宋秋元和黃維剛經常思考的問題。黃維剛表示:“宋指導(宋秋元)留給隊伍的財富,我們(men) 要做好傳(chuan) 承,同時思考在哪些方麵需要繼續改進。”
從(cong) 場上到場下,從(cong) 教練員到運動員,你都能感受到這支隊伍身上的一股勁,一種忘我、熱愛的精氣神。“這是江蘇女壘精神的一種體(ti) 現吧,江蘇女壘精神已成為(wei) 南京工業(ye) 大學精神譜係中三大精神之一,包含奉獻、拚搏、堅韌、協同四個(ge) 層麵。”黃維剛說。
從(cong) 當初項目落地到南京工業(ye) 大學,並因良好的育人氛圍受益,到現在江蘇女壘精神成為(wei) 學校精神內(nei) 涵之一,反哺南京工業(ye) 大學精神文化建設,這在江蘇體(ti) 育界已成為(wei) 一段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佳話。
隨著江蘇壘球隊的崛起,壘球項目後備人才的培養(yang) 也開始起步,首先受益的是南京工業(ye) 大學——中國壘球學院在掛牌,壘球校隊成立,校級壘球聯賽、棒壘球文化節比賽不斷,壘球作為(wei) 選修課受到學生搶修,期期爆滿。校外,青少年訓練營熱鬧非常,南京、常州、無錫、揚州四座城市連點成片,訓練營更是一季接著一季。黃維剛介紹:“我們(men) 從(cong) 去年開始還探索了不同位置的運動員集中訓練,提升訓練營的針對性。”
“U係列賽的戰績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men) 打比賽都是前三名,在去年的全國U15係列賽中,體(ti) 校組冠軍(jun) 是無錫隊,普校隊冠軍(jun) 是南京隊。”黃維剛自豪地說,他同時透露,如今蘇州、連雲(yun) 港也已邁開了壘球後備人才培養(yang) 的腳步。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江寧高級中學、常州高級中學、無錫西山體(ti) 校、揚州儀(yi) 征青年隊(江蘇省)的主教練都曾是當初宋秋元帶出來的專(zhuan) 業(ye) 運動員,這與(yu) 中國壘球協會(hui) 近兩(liang) 年對基層教練員培養(yang) 的加強相吻合。
近二十年的堅持與(yu) 探索,成就了今日的輝煌——曾經由業(ye) 餘(yu) 體(ti) 校轉項到壘球項目的運動員,成為(wei) 江蘇全運會(hui) “三冠王”的主力隊員;江蘇女壘更是為(wei) 國家隊輸送了一批優(you) 秀的壘球運動員;現在國家隊的王牌投手王蘭(lan) ,就是當時宋秋元從(cong) 甘肅選拔來的。江蘇真正成為(wei) 了中國壘球項目發展的“黑土地”。
宋秋元表示:“回看江蘇隊的崛起和江蘇壘球的發展,從(cong) 起步艱難、困難重重到全運會(hui) 三連冠、錦標賽十二連冠,離不開中國壘球協會(hui) 及省、市、校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希望江蘇女壘能為(wei) 中國壘球的發展貢獻更多江蘇力量。
黃維綱也表示:“這次中國壘球聯賽的舉(ju) 辦為(wei) 我們(men) 發展壘球項目增強了信心,對隊伍來說來說更是一個(ge) 寶貴的機會(hui) ,能讓我們(men) 的隊員在經驗、技術、意識等多個(ge) 方麵提升,我們(men) 希望未來能從(cong) 江蘇走出更多優(you) 秀的壘球運動員,為(wei) 中國壘球的發展助力。”
提起壘球在江蘇的發展,中國壘球協會(hui) 主席楊旭豎起了大拇指,他表示:“一個(ge) 江蘇隊還不夠,我希望各省隊能以本次聯賽為(wei) 契機,培育更多像江蘇一樣肥沃的壘球土壤!”(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