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關移交219件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 將收藏至北京自然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傅子強 徐婧)北京海關(guan) 7日依法向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移交219件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接收保管。本次移交是北京海關(guan) 與(yu) 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常態移交機製以來,移交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數量最多的一次。
據介紹,這批化石及古生物製品均為(wei) 近年來北京海關(guan) 查獲。除210件板狀魚化石外,還包括劍齒虎牙齒3枚、塊狀孔雀石1件、現生昆蟲標本2件、火蝠標本1件和鴕鳥蛋蛋雕2件。這些物品將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收藏,用於(yu) 展覽展示和科研科普工作,有利於(yu) 進一步提高公眾(zhong) 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意識,防止化石流失。
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劉林德介紹,這批魚化石產(chan) 自黎巴嫩晚白堊世的森諾曼階晚期桑寧海相石灰岩層化石坑中,時代距今已有9500萬(wan) 年。海關(guan) 移交的這批原始板狀魚化石保存完好,品種繁多,保存精美,個(ge) 個(ge) 姿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科研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
按照《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09號)和海關(guan) 有關(guan) 規定,海關(guan) 依法沒收的古生物化石,應當移交給同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接受移交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接收的古生物化石交由符合條件的收藏單位收藏。
“北京海關(guan) 與(yu) 北京自然博物館已建立長期的聯係配合工作機製,固化經常性移交機製,使移交工作常態化。北京自然博物館對海關(guan) 罰沒物品在專(zhuan) 業(ye) 鑒定和專(zhuan) 業(ye) 認定方麵給予了技術支持。”北京海關(guan) 財務處副處長程琳介紹,未來,該關(guan) 還將進一步加強化石及古生物製品保護和科普宣傳(chuan) 工作。
據悉,北京海關(guan) 近年來在嚴(yan) 厲打擊瀕危野生動植及其製品、化石及古生物製品、文物等物品走私的同時,高度關(guan) 注後續移交處置工作,先後與(yu)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北京市文物局等多家主管部門建立長期工作機製,將罰沒的涉案物品進行分類移交。(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