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高溫下的“冷職業”:我在夏天穿棉服
【解說】七月以來,西安開啟“燒烤”模式,氣溫連破40℃。似火驕陽,使得當地民眾(zhong) 盡可能減少在室外停留的時間。而當人們(men) 苦苦尋找有何清涼之處時,有一個(ge) 地方卻讓記者不得不在大夏天穿著厚厚的棉服,喝著熱水,抵禦嚴(yan) 寒侵襲。
來到位於(yu) 西安市未央區的一個(ge) 冷鏈倉(cang) 庫內(nei) ,穿過厚厚的倉(cang) 門,便能明顯感覺到一步從(cong) 盛夏跨進了秋冬。該倉(cang) 庫總麵積為(wei) 4739㎡,擁有倉(cang) 儲(chu) 配送員工50餘(yu) 人。工作人員稱,倉(cang) 庫內(nei) 最低氣溫為(wei) 零下20℃。
【同期】某品牌冷鏈西安倉(cang) 負責人 董連第
我們(men) 這個(ge) 轉運中心其中涉及的業(ye) 務可以中轉西北五省,所有收集的貨全部從(cong) 西北冷鏈轉中心中轉到全國各地。目前我們(men) 在的位置是穿堂區域,然後裏頭有冷凍、冷藏兩(liang) 個(ge) 溫層的庫。然後儲(chu) 存的貨物大概就是凍貨和冷藏以及水果類的食品都可以在我們(men) 庫來儲(chu) 存。
【解說】在低溫下工作,人員需穿上內(nei) 層保暖、外層防風的防凍服。隨著冷凍倉(cang) 門開啟,陣陣寒風夾雜著雪花呼嘯而出,瞬間便能帶走熱量。記者跟隨工作人員進倉(cang) 體(ti) 驗,僅(jin) 幾分鍾時間,雙手、耳朵便被凍得發麻。
對於(yu) 倉(cang) 管員魏晨輝而言,有不少朋友都羨慕自己在冷庫工作,可以享受清涼、躲避酷暑,但現實卻並未如人們(men) 想象得那麽(me) 舒適。
【同期】某品牌冷鏈西安倉(cang) 倉(cang) 管員 魏晨輝
因為(wei) 夏天的話,可能有的朋友他覺得咱這裏麵在冷庫比較涼快,自然的空調怎麽(me) 怎麽(me) 樣的。其實不然,我們(men) 這裏麵的話可能持續工作一兩(liang) 個(ge) 小時,有的時候超過兩(liang) 個(ge) 小時的話,人要出去要緩一緩。尤其是像現在夏天,咱外麵的話,已經三十七八(攝氏)度,三十八九(攝氏)度了,而咱冷庫裏麵的話可能是零下十八九(攝氏)度,零下二十(攝氏)度,所以說溫差的話是比較大的。
【解說】有醫生表示,溫差的迅速變化,會(hui) 使體(ti) 內(nei) 熱量無法順利揮發、蒸發,對人體(ti) 產(chan) 生不良影響。對此,負責人董連第表示,公司對員工在冷庫的工作安全有著嚴(yan) 格要求。
【同期】某品牌冷鏈西安倉(cang) 負責人 董連第
我們(men) 一般要求在裏頭,最多能待兩(liang) 個(ge) 小時左右就可以出庫,然後進行一個(ge) 溫度的緩衝(chong) ,確保(避免)員工在冷庫待的時間太長,影響到身體(ti) 。公司在員工福利的話,也是有一定的補貼,對於(yu) 我們(men) 冷庫員工的一個(ge) 工作,每個(ge) 月有一個(ge) 防凍補貼,確保我們(men) 員工在這塊享受到一個(ge) 這塊的福利。
【解說】走出冷庫,熱浪撲麵而來。每當有卡車停放在倉(cang) 庫前,無論是穿著棉衣或者短袖的工作人員都會(hui) 迅速忙碌起來。通過倉(cang) 儲(chu) 、物流人的傳(chuan) 遞,讓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生鮮、水果、冷飲,最終都能順利地走進千家萬(wan) 戶,來到消費者的麵前。
記者 黨(dang) 田野 張一辰 西安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