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台風“連擊”珠江流域 探秘流域迎戰洪水四大“秘籍”
中新網廣州7月14日電 (記者 王堅)“1915年6月,珠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廣州城水淹7天7夜,死傷(shang) 10萬(wan) 餘(yu) 人;2022年6月,珠江流域北江再次發生特大洪水,人員無一傷(shang) 亡,確保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安然無恙。”珠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hui) (下稱“珠江委”)主任王寶恩1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5月至6月,珠江流域共出現11次強降雨,230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西江和北江發生6次編號洪水。
王寶恩告訴記者,麵對珠江流域異常嚴(yan) 峻複雜的防汛形勢,在國家防總和水利部領導下,流域各方共同努力,通過流域統一指揮、強化“四預”措施(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加強水庫群聯合調度、各地協同作戰“四大”舉(ju) 措,實現了人員不傷(shang) 亡、水庫不垮壩、北江西江幹堤不決(jue) 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不受淹的“四不”目標,全麵打贏這場硬仗。
“麵對特大曆史洪水,我們(men) 防住了!”王寶恩堅定地說。
6月19日,珠江流域西江發生今年第4號洪水,北江發生今年第2號洪水。6月21日22時,鑒於(yu) 北江第2號洪水發展成特大洪水,珠江防總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
在特大洪水防禦關(guan) 鍵時刻,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多次連線珠江委和廣東(dong) 省,專(zhuan) 題會(hui) 商研究部署珠江流域洪水防禦工作,赴珠江流域西江、北江現場指揮調度防汛工作。水利部副部長劉偉(wei) 平多次主持會(hui) 商,安排部署流域防汛工作。同時,珠江防總總指揮藍天立也多次聽取珠江委防汛工作匯報,深入一線指導防汛工作。
按照水利部的部署要求,珠江委抓細抓實降雨—產(chan) 流—匯流—演進、總量—洪峰—過程—調度、流域—幹流—支流—斷麵、技術—料物—隊伍—組織等“四個(ge) 鏈條”,精準管控洪水防禦的全過程、各環節。
“針對每一場強降雨過程,珠江委逐流域、逐區域、逐河段分析研判防汛形勢和風險隱患,精準識別防禦對象和防禦目標,有針對性製定防禦措施。”王寶恩一再強調。
麵對嚴(yan) 峻防汛形勢,珠江委密切跟蹤流域雨水情變化,逐日會(hui) 商研判,充分運用防汛“四預”平台,科學分析防汛形勢和防禦風險,滾動更新洪水預報,發布洪水預警33次、預警短信2萬(wan) 餘(yu) 條,為(wei) 指揮調度決(jue) 策、洪水防禦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開展水庫群防洪統一調度也是珠江防汛工作的有力舉(ju) 措。珠江委堅持“防住為(wei) 王”,統籌考慮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滾動分析演算,精準掌握洪水演進過程和西江、北江下遊乃至珠江三角洲安全承受能力,提前調度流域骨幹水庫,聯調聯控攔洪削峰錯峰。
麵對西江洪水過程,珠江委會(hui) 同廣西水利廳調度西江幹支流24座水庫,攔蓄洪水38億(yi) 立方米。龍灘、百色等上遊大型水庫群全力攔洪;紅水河岩灘、柳江落久、鬱江西津、桂江青獅潭等支流水庫群適時錯峰;在建大藤峽工程發揮控製性關(guan) 鍵作用,精準削峰,經過水庫群聯合調度,成功削減梧州站洪峰6000立方米每秒,降低水位1.8米,並將洪水出峰時間推後一天,成功避免西江、北江洪水惡劣遭遇,為(wei) 北江洪水安全宣泄創造有力條件。
而麵對北江特大洪水的水情、工情、災情,珠江委及時向廣東(dong) 省水利廳提出北江蓄洪、滯洪、分洪調度方案,指導飛來峽水庫、潖江蓄滯洪區運用。通過北江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聯合調度,將北江石角站洪峰流量削減為(wei) 18500立方米每秒,成功控製洪水量級為(wei) 安全泄量,降低珠江三角洲北幹流河段水位0.3米,確保北江大堤與(yu)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防洪安全。
王寶恩表示,防汛抗洪是一項複雜的係統性工作,涉及各部門各領域,必須統籌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堅持流域一盤棋。
王寶恩指出,隨著今年第一個(ge) 登陸中國的台風“暹芭”7月2日在廣東(dong) 茂名電白沿海登陸,珠江流域台風活躍期的序幕已拉開。珠江委將繼續繃緊防汛這根弦,紮實做好暴雨洪水防範應對工作,牢牢守住防洪安全底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