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背著國徽上漁排”到“VR雲上開庭”

發布時間:2022-07-14 11:22:00來源: 法治日報

  從(cong) “背著國徽上漁排”到“VR雲(yun) 上開庭”

  寧德蕉城法院推出5G+海上巡回法庭

  □ 本報記者  王 瑩

  □ 本報通訊員 林秋萍 陳舒寧

  “5G+海上巡回法庭,著實給我們(men) 需要訴訟的群眾(zhong) 提供了不少便利。”6月30日,是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法院5G+三都海上巡回法庭“營業(ye) ”的第一天。當日,法庭便通過5G移動雲(yun) 平台成功調解一起涉漁排網箱拆遷補償(chang) 款案件。

  三都海上巡回法庭成立於(yu) 2001年5月,是全國第一個(ge) 海上田園式流動法庭,管轄三都海域、陸域內(nei) 的各類案件,年均審理、調解民商事案件120餘(yu) 件。

  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蕉城法院全力提升訴訟服務水平、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多渠道推進訴源治理,深入海上巡回法庭功能再造,於(yu) 今年6月推出全國首個(ge) 5G+海上巡回法庭,實現海島群眾(zhong) 在線參與(yu) 全業(ye) 務訴訟服務,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

  5G賦能

  司法服務新速度

  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利用5G與(yu) 互聯網技術,依托5G高速率、低延時等特征,向科學技術要生產(chan) 力。

  在中國移動助力下,5G+三都海上巡回法庭整合完善各類平台應用,研發上線了5G移動雲(yun) 平台,以5G通信“延時低、帶寬大、效率高”的技術特性,在線進行證據提交、調解、庭前會(hui) 議等多用途、高效能、全流程的訴訟服務。

  此舉(ju) 大大改善了當事人庭審體(ti) 驗,切實實現從(cong) 立案到審理、從(cong) 舉(ju) 證到質證、從(cong) 開庭到調解全流程在線辦理,真正打造訴訟全業(ye) 務“島上”+“線上”辦理新模式,為(wei) 當事人減少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切實做到當事人“一次不用跑”。

  走進法庭,隻見其中設置專(zhuan) 門庭審工作台,為(wei) 法官、當事人提供可同步直播、錄播的5G遠程庭審終端,采用5G+4K技術傳(chuan) 輸,保證畫麵清晰、流暢。據法庭負責人介紹,為(wei) 避免互相幹擾,法庭還為(wei) 法官、書(shu) 記員、當事人配備了藍牙耳機。

  遠程庭審終端操作簡單便捷,支持多方多終端在線,當事人和法官可根據需要,選擇在巡回法庭端、法院本部端,甚至在家利用手機終端進入庭審。

  庭審過程中,通過實時語音轉錄功能立即生成庭審筆錄,提高庭審效率,法官還可根據案件審理需要隨時查閱筆錄及電子卷宗,並進行在線舉(ju) 證質證。

  線上智庫係統可以為(wei) 法官、當事人提供在線法律法規查詢。庭審結束後,當事人在線對庭審筆錄進行簽字確認,在線庭審係統操作性、便捷性強,保障庭審全程高效、有序進行,給訴訟參與(yu) 各方帶來更優(you) 體(ti) 驗。

  VR加持

  “雲(yun) 端”庭審新體(ti) 驗

  5G+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創新運用VR技術,借助5G通信技術,讓公眾(zhong) 通過VR眼鏡設備,將線上庭審直播從(cong) 傳(chuan) 統單一的平麵視頻提升為(wei) “360度想怎麽(me) 看就怎麽(me) 看”的真實場景,為(wei) 遠在海島上的群眾(zhong) 提供一個(ge) 真實的“庭審世界”,沉浸式體(ti) 驗訴訟服務。

  “通過在法庭內(nei) 部署高清VR攝像機,在開庭過程中對法庭全景進行圖像采集,庭審現場視頻圖像采集最高可達到8K超高清分辨率。”法庭負責人說,借助5G大帶寬、低延時、廣連接的特性,讓庭審現場全景畫麵實時傳(chuan) 輸,解決(jue) 傳(chuan) 統庭審直播音視頻信號卡頓、多畫麵合成圖像不清晰等問題,從(cong) 而實現庭審現場360度全方位立體(ti) 化展示。

  當事人佩戴VR眼鏡進入直播係統後,可通過轉動頭部或身體(ti) ,360度無死角地觀看庭審直播,身臨(lin) 其境感受庭審全過程,感受智慧法庭的魅力。沒有VR眼鏡的群眾(zhong) ,也可通過智能手機掃碼,隨時隨地用手機360度觀看案件庭審直播、點播,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製。

  科技護航

  綜合治理新格局

  三都海上巡回法庭設立之初,法官們(men) 隻能背著國徽、坐著快艇,到漁排上審理、調解案件。1張方桌4把方凳,是當時的真實寫(xie) 照。

  2018年開展海上養(yang) 殖綜合整治以來,三都海上巡回法庭依托三都島、海上110、海上漁排等3個(ge) 巡回審判點,積極打造訴源治理新模式,實現矛盾糾紛就地排查、就地化解。

  如今,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引入5G技術,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VR等技術,推動實現遠程庭審無時延、外出辦案實時指揮、移動辦公辦案等,全麵推動訴訟服務提效增速。

  5G智慧法庭的落成,使三都海上巡回法庭“服務延伸、窗口前移”的工作模式得以不斷延伸,增強了司法的信息化、智慧化和權威性,打通了“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為(wei) 有效化解基層社會(hui) 矛盾糾紛、進一步推進訴源治理、構築海島生態防線插上科技翅膀,努力實現一次巡回、多重效益,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的“三都經驗”。

  2011年起,漁民林某利用李某閑置在三都澳白稱潭的34筐網箱養(yang) 殖黃瓜魚,在2018年海上養(yang) 殖綜合整治中,該批網箱被拆除、轉產(chan) ,林某收到補償(chang) 款74800元,但僅(jin) 將其中20400元返還李某,二人關(guan) 於(yu) 補償(chang) 款歸屬問題爭(zheng) 執多年。

  接手案件後,法官多次聯係雙方進行協商解決(jue) ,但由於(yu) 雙方養(yang) 殖工作繁忙,未能前往法院進行調解,又因海上信號不穩定也無法通過線上調解,乃至該起糾紛始終未能化解。

  5G+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啟用後,法官隨即聯係正在漁排上勞作的雙方當事人,引導其前往位於(yu) 漁排附近的法庭,通過5G移動雲(yun) 平台,仔細向當事人雙方說明海上養(yang) 殖綜合整治補償(chang) 政策的具體(ti) 標準,做通雙方工作。經過耐心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林某返還李某1萬(wan) 元並握手言和。

  接下來,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將不斷優(you) 化5G移動雲(yun) 平台,打通內(nei) 外網數據壁壘,拓展5G+審判服務功能,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打造常態化三都海上在線庭審新模式,為(wei) 海島群眾(zhong) 提供“高效率”“低成本”“零距離”的訴訟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