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進一步放鬆落戶限製,讓城市更包容更美好

發布時間:2022-07-14 11:25:00來源: 工人日報

  然玉

  7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其中提出深化戶籍製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ge) 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製,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製度;全麵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wan) 以下的城市落戶限製;全麵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wan) 至500萬(wan) 的I型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wan) 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製……

  一貫“小步快跑”的戶籍改革,近年來漸有加速發力之勢。其中既有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推動,又有地方發揮能動性“先行先試”的探路。上述方案的出爐意味著,放開落戶將是常態,限製落戶則變成例外,即便是仍作為(wei) 例外的“個(ge) 別超大城市”,政策口徑也調整為(wei) “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製”。這傳(chuan) 遞出城市落戶進一步寬鬆的信號。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曾提出,“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wan) 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製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wan) -300萬(wan) 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麵取消落戶限製”;2021年發布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行動方案》則宣布,“除超大、特大城市外,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製度,有序引導人口落戶”;時至今日,上述方案又明確“鼓勵超大特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製”……可見近年來的戶籍改革是一個(ge) 分類部署、次第開放,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過程。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的不斷發展,加快推進戶籍製度改革,可謂箭在弦上、勢在必行。一方麵,人口紅利消退、城市化減速,吸納新市民的重要意義(yi) 越發凸顯。另一方麵,城市群的極核效應深度顯現,產(chan) 業(ye) 集聚客觀上加大了對產(chan) 業(ye) 人口的需求。這些都敦促著城市落戶製度逐漸寬鬆,從(cong) 而引導勞動力等生產(chan) 要素流動到“對的地方”。換個(ge) 角度說,提升城市的人口容納力,也是在為(wei) 城市留住購買(mai) 力、消費力和活力——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新市民讓城市更美好。

  隻有保障人口自由流動遷徙,才能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上述方案中諸如“確保外地與(yu) 本地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完善全國公開統一的戶籍管理政務服務平台,提高戶籍登記和遷移便利度”等規定,都旨在打破地域和製度壁壘,遵循居民真實的地區流動意願,從(cong) 而提升相關(guan) 資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以深水區的戶籍改革撬動人口和城市的雙向選擇、雙向奔赴,對於(yu) 解決(jue) 某些具體(ti) 問題也大有裨益,比如“收縮型城市”問題、農(nong) 地確權流轉問題等。期待不斷完善的戶籍管理製度,不僅(jin) 成為(wei) 人口流動的調節器,更成為(wei) 優(you) 化要素配置的效率倍增器。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