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酒店取消險”能減少損失嗎

發布時間:2022-07-26 16:10:00來源: 武漢晚報

  “酒店取消險”能減少損失嗎【疫情變化、氣候異常……遇到這些事兒(er) 若取消旅行】

  喜歡旅遊的人或許有這樣的經曆:通過網絡平台預訂機票、酒店或者民宿的消費體(ti) 驗,平台經常還會(hui) 一起銷售“酒店取消險”,平台商家多會(hui) 稱,購買(mai) 這一保險,如果消費者後期需要取消預訂時,可以彌補損失。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7月以來,多地相繼發布有新增新冠陽性病例通報。不少早早訂好了出行計劃的消費者,不得不取消或選擇延期。在相關(guan) 機票、酒店等訂單退訂的過程中,不少消費者吐槽,提前買(mai) 了酒店“取消險”,花費不菲但卻“白買(mai) ”,因為(wei) 有的地方因疫情酒店免費取消,有的卻因不符合合同條款未獲賠償(chang) 。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提醒,疫情變化風險較大,但對於(yu) “酒店取消險”,消費者應看清保險條款,根據自身實際需要決(jue) 定是否購買(mai) ,避免“被坑”。

  酒店同意免費取消訂單

  險企不退“取消險”

  7月18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消息,當日17時起成都市錦江區、武侯區目前已暫停了跨省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ye) 務。成都全麵加強社會(hui) 麵疫情防控,全市酒吧、電影院、健身房等各類密閉空間、文化場所暫停營業(ye) 。攜程、同程、去哪兒(er) 等在線旅遊平台相繼出台相關(guan) 的退改措施,多個(ge) 平台明確:與(yu) 成都相關(guan) 的酒店訂單,若因疫情原因無法出行,未入住可取消訂單。

  看到這個(ge) 新聞後,家住北京海澱的王女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不開心的是,好不容易訂好的酒店和機票要退了;慶幸的是,由於(yu) 平台宣布可自助取消,免去了口舌麻煩”。她自6月末開始謀劃準備遊學線路,幾經選擇後最後決(jue) 定去成都遊玩,和孩子一塊擬定出行路線後,便預訂酒店和機票。在某APP第三方平台預訂酒店時,因考慮到可能會(hui) 因疫情無法出行,酒店費用1100多元/天,便特意花了100多元買(mai) 了房價(jia) 4%的“國內(nei) 酒店取消險”。

  接到因疫情無法去成都旅遊的消息後,王女士開始打客服電話,聯係退機票和退酒店。機票順利全款退票。酒店也因成都全麵加強社會(hui) 麵疫情防控通報後,當地酒店同意免費全額退款,但提前買(mai) 的“酒店取消險”理賠卻沒要回來。“與(yu) 保險公司客服聯係,對方說因為(wei) 酒店全額退款,消費者未產(chan) 生損失,取消險不重複賠償(chang) 。對於(yu) 已出保單的取消險,保險公司也是不同意退的。”王女士吐槽說,“真沒想到,成都之行無法成行,最大的一筆損失竟然是買(mai) 酒店取消險花的100多元。”

  取消酒店預訂

  遭遇理賠“踢皮球”

  而同樣早就做好了旅行準備的網友孫女士,則沒有王女士那麽(me) 幸運。由於(yu) 當地政府沒發布要求酒店、航空公司無條件退款的通知,她需要自行與(yu) 酒店或平台交涉,在退酒店和“酒店取消險”理賠時都遭遇了“踢皮球”。

  在某APP預訂酒店付全款855元後,深圳和珠海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孫女士一家商量後覺得還是響應國家防疫政策,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取消行程。該預訂平台APP客服告知,酒店針對此類情況不予全額退款,如要退款需要按合同約定扣房費的30%手續費。酒店前台則說,該預訂平台APP後台收到款項並未轉入酒店,退房需與(yu) 平台協商。孫女士想起來當時在APP上同步購買(mai) 國內(nei) 酒店“取消險”,但聯係其客服,接線人員卻表示,“目前,針對疫情原因需要取消訂單,可先電話報險,再由保險理賠員對接,顧客需提供相關(guan) 證明材料,能夠獲得理賠還要看是否符合保險條款的規定。這款取消險理賠金額最高不超過實際支付房費的90%,且理賠額不超過5000元。”

  取消險訂單“可隨意取消”?

  保險人士:並不是

  消費者往往容易忽略“合同條款”,把“取消險”理解為(wei) 可以“隨意取消預訂”,不想出行即可全額退款。資深保險業(ye) 內(nei) 人士提醒消費者,買(mai) 了取消險,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取消訂單。他介紹說,取消入住酒店意味著違約,可能損失預付款或定金,在臨(lin) 近入住酒店的時間可能還需承擔全部房費。“酒店取消險”可以彌補消費者在取消預訂時所產(chan) 生的大部分損失。我國的酒店取消險是國內(nei) 一些第三方酒店預訂平台聯合保險公司共同合作推出,專(zhuan) 門為(wei) 客人在預訂海外酒店時提供的取消險增值服務,後來推廣到國內(nei) 酒店。通常花費訂單費用4%的保險費,可以獲得如拒簽、航班延誤、傳(chuan) 染病暴發等原因不能入住賠付訂單實際損失費用90%-100%的損失。

  同時,這些取消險不會(hui) 單獨銷售,而是在酒店預訂頁麵搭售。消費者往往容易忽略“合同條款”,把“取消險”理解為(wei) 可以“隨意取消預訂”,不想出行即可全額退款,並不是。

  就此,記者撥打某平台客服電話谘詢。客服也告訴記者,即使購買(mai) 了酒店取消險,取消訂單一般也不能全額退款。“保險應該不是全賠的,是(賠付)70%至90%。保險生效(保險費)就不退。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您沒有辦法出行,首先可以跟我們(men) 這邊協商,我們(men) 可以幫您跟酒店協商免費取消,如果實在不行的情況下,可以走保險。”

  記者看到,某平台上國內(nei) 酒店“取消險”隻有一行灰色小字“可承擔取消訂單90%的房費損失”。但是如果打開購買(mai) 鏈接則會(hui) 出現長達8頁的合同條款,僅(jin) 免責條款就有12條之多。例如“被保險人在投保前已意識到或應意識到任何將可能導致酒店客房預訂取消的情況或條件,包括但不限於(yu) 指定入住人身體(ti) 狀況不合適出行,或當時酒店入住地已經發生恐怖襲擊……流行疫病、任何惡劣天氣或自然災害”等均不賠償(chang) 。

  這位保險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購買(mai) 保險前一定要點擊“投保須知”“保險條款”“免責說明”等鏈接,由於(yu) 各家平台搭售的“酒店取消險”理賠條款各不相同,需看清哪種情況可獲賠,哪種情況不屬於(yu) 理賠範圍。比如有些指定入住人身故、嚴(yan) 重受傷(shang) 或罹患突發性疾病,經當地醫院醫生診斷須住院治療或不宜繼續原定行程的;被劫持、綁架的,或者是身份證丟(diu) 失無法搭乘交通工具的;而且,還要向保險公司提交書(shu) 麵證據。醫療方麵,需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醫生診斷證明、醫藥費單據複印件,發生交通事故需要警方證明文件等。

  如何買(mai) “酒店取消險”?

  專(zhuan) 家:看清兩(liang) 項事項

  有保險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類似“酒店取消險”這種意外風險類險種,產(chan) 品設計還有待完善,重要的是市場還不成熟,不僅(jin) 僅(jin) 指保險公司在這方麵不成熟,客戶方麵也不成熟。

  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張長丹律師提醒擬購買(mai) 酒店取消保險產(chan) 品的消費者,在購買(mai) 和使用這類保險產(chan) 品時要關(guan) 注相關(guan) 產(chan) 品合同細節、及時和客服溝通,保存證據。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王國軍(jun) 教授也表示:“需要消費者看清合同,什麽(me) 樣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是賠的;什麽(me) 樣的情況是不賠的,什麽(me) 樣的情況下是可以把保險取消掉的。當然,在保險法當中,投保人可以隨時取消保單,但是取消保單可能會(hui) 付出一些費用。這個(ge) 在合同裏有沒有?保險公司沒有這一條,如果沒說,保險公司就要退。”

  張長丹律師建議,消費者投保“酒店取消險”前,建議至少特別留意兩(liang) 方麵內(nei) 容。“一是了解清楚您計劃預訂的酒店是否支持無理由取消訂單或退訂並全額退款,如果酒店本身就支持,可能就沒有太大的投保必要。消費者在預訂酒店付款前仔細檢查訂單內(nei) 容,避免‘被默認’投保;二是仔細閱讀保單、投保須知等保險合同內(nei) 容,特別是投保、理賠和退費條件。有些‘酒店取消險’宣傳(chuan) 為(wei) ‘無理由取消’,但在保險合同中可能約定一係列理賠限製條件和除外責任,比如投保人主觀原因或酒店方原因導致退房是否被排除在承保範圍外等。也有消費者可能因遭遇台風、地震、疫情等客觀情況導致無法出行,消費者從(cong) 酒店收到全額退款同時也希望能拿回保險費,就需要在投保前看清保險合同中的退費條件和程序,在出現約定的退費情形時及時聯係保險人溝通。”

  綜合北京青年報、央廣新聞、經濟日報報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