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能股份大股東股份遭拍賣 寶能係無奈被動“大撤退”?
本報記者 李昱丞
韶能股份正在“去寶能化”。7月26日,韶能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監事邊峰因個(ge) 人原因辭去公司監事職務,其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從(cong) 韶能股份披露的年報可以看出,邊峰的另一個(ge) 身份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總經理助理兼寶能物流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因此,他也被市場視為(wei) 寶能係在韶能股份的利益代言人之一。
而在邊峰辭職背後,處於(yu) 流動性危機下的寶能係所持韶能股份的股權正處於(yu) 司法拍賣流程中。從(cong) 各方麵因素來看,寶能係在韶能股份的被動“大撤退”或已無可避免。
遭司法強製拍賣
寶能係敗走韶能股份
寶能係對韶能股份的布局要追溯到2015年。公開資料顯示,彼時寶能係旗下前海人壽通過不斷增持舉(ju) 牌,取代韶關(guan) 工業(ye) 成為(wei) 韶能股份第一大股東(dong) 。2020年3月2日,前海人壽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2.16億(yi) 股股份轉讓給深圳華利通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利通”),後者由寶能係旗下核心公司钜盛華100%持股。
在寶能係入局之後,韶能股份由國資控股變更為(wei) 無實控人。財報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韶能股份前三大股東(dong) 華利通、韶關(guan) 工業(ye) 、深圳日昇持股比例分別為(wei) 19.95%、14.43%和7.07%。不過,這樣的股權結構很快將被打破。
7月22日,韶能股份發布公告稱,根據深圳中院裁定,公司第一大股東(dong) 華利通、第三大股東(dong) 深圳日昇所持公司部分股份將被司法拍賣。其中,華利通旗下約1.42億(yi) 股股份將於(yu) 8月24日10時至8月25日10時被強製重新拍賣,占韶能股份總股本的13.11%,占華利通所持股份比例65.69%,參考起拍價(jia) 約7.20億(yi) 元,對應約5.08元/股,司法拍賣完成將導致韶能股份第一大股東(dong) 發生變更;深圳日昇所持全部7637.93萬(wan) 股也將被拍賣。
這不是華利通所持韶能股份的股權第一次被拍賣。此前在6月16日至6月17日,深圳中院拍賣華利通持有的韶能股份約1.42億(yi) 股,深圳方富實業(ye)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富實業(ye) ”)以13.05億(yi) 元競得,對應約9.22元/股,不過方富實業(ye) 未交納剩餘(yu) 拍賣價(jia) 款,拍賣未能成交。為(wei) 此,方富實業(ye) 也付出了6000萬(wan) 元保證金被沒收的代價(jia) 。
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方富實業(ye) 為(wei) 寶能係找來的“自己人”,通過以金錢換時間的方式,阻礙韶能股份第一大股東(dong) 的變更進程,而寶能係所持韶能股份再次被強製拍賣是公司監事邊峰辭職的直接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邊峰辭職之後,韶能股份的寶能係高管還包括公司監事會(hui) 主席羅小勇、董事田源源、董事餘(yu) 曉帆等。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夥(huo) 人律師陳元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旦此次韶能股份的股權完成司法拍賣,華利通持股將隻占6%左右,後續要關(guan) 注韶能股份的新上任高管是否與(yu) 寶能係有關(guan) 。若新上任高管與(yu) 寶能係無關(guan) ,那麽(me) 寶能係會(hui) 一定程度上失去對韶能股份的控製。新監事上任前,前高管依舊需要履行其職責。”
股權變更之下
韶能股份何去何從(cong) ?
寶能係敗走韶能股份背後,是其麵臨(lin) 的若幹債(zhai) 權糾紛。根據韶能股份公告,截至3月24日,華利通作為(wei) 債(zhai) 權擔保人,以其持有的1.41億(yi) 股韶能股份股票作為(wei) 抵押品,對信達金融租賃與(yu) 觀致汽車、寶能投資集團之間的債(zhai) 務承擔連帶責任。目前質押給信達金融租賃的1.41億(yi) 股股份已被凍結。此外,華利通向深圳前海東(dong) 方創業(ye) 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借款5億(yi) 元未清償(chang) ,借款到期日為(wei) 2022年12月31日,欠付息4300萬(wan) 元,因逾期利息,機構宣布提前到期。
事實上,華利通的遭遇隻是寶能係流動性危機的一個(ge) 縮影。南玻A近日公告稱,收到重慶鈊渝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的告知函,寶能係旗下公司中山潤田持有南玻A的6765萬(wan) 股已被法院裁定變價(jia) 處置。另外,根據中炬高新公告,因債(zhai) 務糾紛,中山潤田被動減持所持中炬高新股份,股權比例一路從(cong) 2020年末的24.92%一路下降至2022年7月18日的17.84%。至此,寶能係旗下3家核心上市公司股權均麵臨(lin) 窘境。
對於(yu) 韶能股份而言,在分散且不確定性較強的股權結構下,公司發展或麵臨(lin) 一係列障礙。事實上,近年來韶能股份缺乏一錘定音的話事人,發展較為(wei) 不順利。
以去年為(wei) 例,財報顯示,公司2021年營收下滑20.03%至39.66億(yi) 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kui) 損1083.95萬(wan) 元,自2008年以來首次虧(kui) 損,而2020年同期盈利2.01億(yi) 元。韶能股份的幾大業(ye) 務,包括電力、精密(智能)製造、生態植物纖維製品以及貿易,在去年無一例外均遭遇毛利率同比下滑,其中生態植物纖維製品業(ye) 務虧(kui) 損。
在資本結構上,韶能股份也麵臨(lin) 不小的資金壓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韶能股份貨幣資金為(wei) 5.21億(yi) 元,而短期借款達9.32億(yi) 元,一年內(nei) 到期的非流動負債(zhai) 7.58億(yi) 元,長期負債(zhai) 更是高達50.97億(yi) 元,高於(yu) 一季度末淨資產(chan) 。2019年末至2021年末,韶能股份現金到期債(zhai) 務比從(cong) 45.88%降至16.91%。(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