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借助政策東風 讓文化產業加速數字化升級

發布時間:2022-07-27 11:14:00來源: 新京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意見》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包括打造中華文化數據庫,形成國家文化專(zhuan) 網,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ti) 驗,在文化數據采集、加工、交易、分發、呈現等領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業(ye) 等重要舉(ju) 措。這一重大政策利好的出爐,對於(yu) 加速推動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與(yu) 數字化技術融合、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yi) 。

  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化步伐加快

  文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戰略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大板塊,一是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轉型之路,隨著抖音等短視頻平台興(xing) 起,越來越多的傳(chuan) 統文化元素借助更加多樣化的表達形式“出圈”,可謂是經典再造。比如不少短視頻創作者專(zhuan) 注於(yu) 中國經典詩詞歌賦的講解,收獲了大量對傳(chuan) 統文化感興(xing) 趣的粉絲(si) 。而短視頻平台也在加大對傳(chuan) 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如抖音與(yu) 南開文學院、中華書(shu) 局推出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詮釋經典,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增強民眾(zhong)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認同感與(yu) 歸屬感。

  可以預期的是,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短視頻等數字化平台,與(yu) 傳(chuan) 統文化作品親(qin) 密接觸,不僅(jin) 能讓更多傳(chuan) 統文化作品從(cong) 小眾(zhong) 走向大眾(zhong) ,更能以此為(wei) 契機,持續衍生文創品類,從(cong) 而加快傳(chuan) 統文化的產(chan) 業(ye) 化。

  二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帶來新文化的流行與(yu) 快速發展。正如當年磁帶、膠片對於(yu) 音樂(le) 產(chan) 業(ye) 的流行趨勢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疫情時期數字科技在文化藝術、文化消費方麵的應用,使人們(men) 看到了數字科技可以多大程度上賦能文化產(chan) 業(ye) ,催生出新的文化消費業(ye) 態,比如雲(yun) 上博物館、在線演唱會(hui) 等。與(yu) 傳(chuan) 統文化消費的單向性不同,人們(men) 在文化消費過程中越來越注重話題分享和即時交流,而數字化平台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了更豐(feng) 富的交互場景體(ti) 驗。展望未來,隨著人工智能、增強現實等技術應用的發展,數字化文化產(chan) 業(ye) 將帶給公眾(zhong) 更加沉浸式的文化消費乃至生活方式,這也是元宇宙所指向具備新型社會(hui) 體(ti) 係的數字生活空間,由此產(chan) 生的藍海市場規模以萬(wan) 億(yi) 計,將為(wei) 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提供更強的增長動力。

  中國文化跨國傳(chuan) 播新機遇

  我國地區差異往往被描述為(wei) 經濟差異,但文化資源普及的差異,同樣會(hui) 造成不同地區青少年成長和發展機遇的不對等。數字化打破了時間、空間等限製,讓邊遠地區的孩子可以共享一線城市的優(you) 質文化資源,而各類文化產(chan) 業(ye) 也得以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覆蓋新的地區和用戶,為(wei) 未來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與(yu) 此同時,借助各種傳(chuan) 播平台,讓文化產(chan) 業(ye) 走出國門,不僅(jin) 帶來高額的經濟收益,也帶來國家影響力的增強,這一路徑在國際上早有成功經驗,美國借助好萊塢進行全球文化輸出,東(dong) 亞(ya) 近鄰韓國則製定“文化立國”的發展新戰略,重點培育影視、音樂(le) 、綜藝等戰略新興(xing) 文化產(chan) 業(ye) ,使得“韓流”持續掀起熱潮。

  而中國則可以利用數字化帶來的“彎道超車”機遇,激活數字化平台文化內(nei) 容與(yu) 作品的創造力和傳(chuan) 播力,為(wei)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開辟新的路徑。近年來快手、BIGO LIVE等數字化傳(chuan) 播平台在海外市場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中國文化作品被其他國家的民眾(zhong) 所喜愛,都證明了數字化技術與(yu) 文化產(chan) 業(ye) 的融合,為(wei) 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的跨國傳(chuan) 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連接可能性。

  數字時代的科技創新應用,能夠為(wei) 中國文化賦予新的產(chan) 業(ye) 形態、為(wei) 文化在更大範圍內(nei) 的交流和發展提供更高效的平台支持、為(wei) 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弘揚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讓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也是《關(guan) 於(yu) 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所隱含的戰略規劃深意所在。文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國家軟實力競爭(zheng) 的重要載體(ti) 之一,借助這一政策東(dong) 風,也將實現新的飛躍。

  □財經評論人 畢舸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