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經典作品要比生活再濃縮一步
創作經典作品要比生活再濃縮一步【文藝精品創作與(yu) 傳(chuan) 播分論壇】
昨天上午,北京文化論壇“文藝精品創作與(yu) 傳(chuan) 播分論壇”火熱進行,本次分論壇以“創作文藝精品 引領美好時代”為(wei) 主題,與(yu) 會(hui) 嘉賓共同探討新時代如何創作生產(chan) 更多優(you) 秀文藝作品。在本場分論壇的嘉賓發言環節,作家王蒙表示,“經典性包含著創造性、想象力、觀察力,突出生活細節的能力,還要通過想象力和創造力,既去寫(xie) 生活中看到的,又要有我們(men) 所希望的、期待的東(dong) 西。要通過想象,要比生活還要再往前走一步,要更深一步,要比生活還要濃縮一步,去增加一種精神的力量。”
在致辭中,張藝謀回顧了自己擔任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總導演的相關(guan) 經曆。“從(cong) 2008年的夏奧會(hui) 到2022年的冬奧會(hui) ,北京成為(wei) 世界首個(ge) 雙奧之城,我也有幸成為(wei) ‘雙奧導演’,兩(liang) 次奧運會(hui) 見證了國家的繁榮發展。”張藝謀說,本次冬奧會(hui) 開幕式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自信開放的形象,充分體(ti) 現了人民性,比如選擇了火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廣場舞,還邀請了來自各行各業(ye) 的人,有勞模,也有快遞小哥等等。其次,開幕式也體(ti) 現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本次分論壇還設置了兩(liang) 場圓桌對話。第一場圓桌對話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王一川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主席濮存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北京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孫鬱,中國東(dong) 方演藝集團藝術總監沈晨就“如何創作生產(chan) 文藝精品”展開對話。
關(guan) 於(yu) 對文藝精品的認識,範迪安表示,文藝精品是一個(ge) 時代藝術創作高峰的標誌,而新時代的文藝精品,就是要做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這三個(ge) 維度適用於(yu) 不同的文藝創作,指出了新時代中國文藝發展所需要達到的目標、高度和水平。從(cong) 美術創作來看,美術有自己的形式語言,以及感受世界、表現生活、塑造形象的方式,美術精品要能充分定格時代精神、塑造典型形象、創新視覺圖式、體(ti) 現精彩筆墨。
濮存昕則從(cong) 戲劇的角度分享了如何追求戲劇精品。他打了個(ge) 比喻,要站在縱向和橫向交叉點上,看自己站在哪個(ge) 位置上。“縱向就是由老師、前輩、曆史上的先賢所創造的水平,對照這些標準,你在哪裏;在橫向上,要看同行,看別的門派、劇團,同時還得放眼世界,去看世界的同行,做橫向比較,看看自己的水平在哪裏。通過橫向和縱向比較,在這個(ge) 網格上找到明確的自我判斷,這樣才能有前瞻性、不斷發展自己,尋求藝術價(jia) 值。”
孫鬱認為(wei) ,除了體(ti) 現母語的活力,文藝精品就是能夠發現生活的獨特性,發現生活的盲區,帶來獨特的文藝體(ti) 會(hui) 。“好的文學作品,聚焦點一定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但又沒有被思考的盲區。從(cong) 魯迅到汪曾祺,他們(men) 都在北京生活多年,也給我們(men) 留下了很大的啟發,他們(men) 會(hui) 發現很多被我們(men) 遺忘的東(dong) 西,而這些恰恰是很重要的,甚至紮根在我們(men) 生活的土壤中。”就像巴金先生所倡導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誠和愛,要有大的悲憫。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