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服連著戰鬥力——揭秘21迷彩作訓服
眼下, 21迷彩作訓服正在陸續配發全軍(jun) 和武警部隊。新一代迷彩作訓服因迷彩圖案更加細小複雜且宛若星空而被網友親(qin) 切地稱為(wei) “星空迷彩”。按照迷彩花色劃分,該款作訓服可分為(wei) “叢(cong) 林、荒漠、林地、沙漠、城市”五種,其中叢(cong) 林和荒漠圖案因為(wei) 可以滿足全國絕大部分地域環境而全軍(jun) 配發。武警部隊也參照相同款式搭配斑塊迷彩,配發了武警21迷彩作訓服。
作為(wei) 這套新式服裝研發工作的參與(yu) 者之一,在軍(jun) 委後勤保障部相關(guan) 業(ye) 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指導下,我們(men) 提交了新式服裝的款式設計方案。隨後,在機關(guan) 組織指導設計團隊反複修改以及部隊小規模試穿的基礎上定型,最終呈現在戰友們(men) 麵前。
一
接到上級重新設計迷彩服的任務是在2020年5月。當時我軍(jun) 現役的07迷彩作訓服已列裝全軍(jun) 及武警部隊13年之久。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亮相了一款采用星空迷彩圖案的新式作訓服,但這款尚具試驗性質的服裝並沒有配發全軍(jun) ,隻保留了“星空迷彩”圖案。
在參與(yu) 這項任務之前,我已經從(cong) 事被裝研究多年,也結合自己研究的課題方向收集整理了大量外軍(jun) 現役服裝,並撰寫(xie) 發表了相關(guan) 論文。但真正讓我對迷彩作訓服有深切感受的,還是我在聯合國工作期間的親(qin) 身經曆。
2017年至2018年,我被派往聯合國南蘇丹任務區參加維和行動,擔任北戰區(本提烏(wu) )後勤處副處長,負責英國、蒙古、印度、加納和柬埔寨共5個(ge) 步兵和工兵營2000多人的後勤工作。當時在整個(ge) 營區,隻有我一名中國軍(jun) 人。由於(yu) 職責要求,我每天都要開車出入各國軍(jun) 營進行檢查,而我們(men) 身上帶有聯合國標誌的迷彩服常常成為(wei) 彼此溝通的“起點”。
在交流中我逐漸發現,盡管自己穿的07叢(cong) 林迷彩作訓服做工不錯,款式中規中矩,但是在作戰功能尤其是戰場實用性方麵,與(yu) 身邊那些剛從(cong) 伊拉克、阿富汗戰場上下來的外軍(jun) 官兵穿著的迷彩服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維和期間一次死裏逃生的經曆,讓我對迷彩服結構設計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有一次,我奉命單獨駕車前往營區外5公裏的機場檢查給養(yang) 物資。在路過停火線的時候,我駕駛的車輛突然遭到槍擊並滑到路旁雷區發生側(ce) 翻。當時,我想用隨身攜帶的折刀割斷安全帶爬出來,但是身子蜷縮在翻倒的車內(nei) 無法動彈,口袋又因為(wei) 角度問題手伸不進去,幸虧(kui) 後來化險為(wei) 夷,否則這幾秒鍾就足以要了一個(ge) 人的命。
從(cong) 那時起,我就更加關(guan) 注服裝結構與(yu) 實戰性之間的關(guan) 係。因此在設計21迷彩作訓服款式時,我們(men) 的主要思路就是針對07迷彩作訓服在結構設計方麵存在的問題,圍繞當前戰場對迷彩作戰服的需求重新規劃,重點放在了服裝的實戰性方麵,而著眼點就從(cong) 口袋的功能劃分和設計入手。
二
在穿著防彈服和戰鬥攜行具的情況下,單兵上衣正麵的部位都會(hui) 被遮擋。因此在設計新式服裝的時候,我們(men) 將服裝進行模塊化整塑和區域劃分。其中上衣正麵被定義(yi) 為(wei) 用來滿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生活區域”,而兩(liang) 側(ce) 的臂袋、腿袋、腿兜等其他部位,則被定義(yi) 為(wei) 用於(yu) 戰鬥的“戰鬥區域”。
在前胸口袋的設計方麵,結合我軍(jun) 當前的勤務需求和戰場實際情況,我們(men) 提交了兩(liang) 款結構設計方案:第一款方案是加大口袋設計,並利用人機功效學原理,調整角度以便掏取物品;第二款方案則比較大膽,主要是借鑒了飛行員夾克以及中國古人“懷中取物”的設計理念,在左右兩(liang) 側(ce) 設計兩(liang) 個(ge) 垂直口袋,這樣不僅(jin) 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口袋的容積,也可以很方便地交叉拿取物品。
此外,為(wei) 了便於(yu) 大家放置軍(jun) 官證、門禁卡等,我們(men) 還在口袋內(nei) 部增加了兩(liang) 個(ge) 小口袋。兩(liang) 款結構方案交上去後很快就得到了回應,經過對比,上級機關(guan) 最終確定了“懷中取物”的設計思路,並在後續的修改過程中把下沿提升了將近2厘米,以避免口袋中的物品直接從(cong) 裏麵滑落,這也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21迷彩作訓服的最終款型。
當前很多外軍(jun) 都取消了作戰服下擺處的大口袋,他們(men) 認為(wei) 平時可以背背包,戰時一旦穿上防彈服,下擺口袋和上衣口袋都會(hui) 失去功能。但是,結合我軍(jun) 目前實際情況以及勤務需求來看,我在設計時沒有取消這兩(liang) 個(ge) 口袋,並將07迷彩服的內(nei) 挖口袋變成能夠裝更多東(dong) 西的外貼袋。
這樣的設計思路主要有兩(liang) 條:首先,“作(戰)訓(練)服”本身就有兼顧作戰和平時生活訓練之義(yi) 。試想如果嚴(yan) 格分開,作訓服發一套、作戰服再發一套,然後按照冬夏兩(liang) 款,並考慮到換洗的話,每名戰士的衣櫃裏麵僅(jin) 迷彩服就會(hui) 有8套。這不僅(jin) 嚴(yan) 重降低被裝的使用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增加了勤務工作負擔。
其次,作為(wei) 一支學習(xi) 型軍(jun) 隊,我軍(jun) 基層部隊每周都會(hui) 舉(ju) 行包括政治教育在內(nei) 的各種理論學習(xi) ,如果能把本子放在口袋裏,那麽(me) 就會(hui) 更好地解放雙手,便於(yu) 隊列行進或攜帶其他裝備。即便在戰場上,我軍(jun) 官兵也不可能24小時都穿著防彈服,一件能裝東(dong) 西的外衣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在設計下擺口袋時,我們(men) 希望能夠裝下官兵日常使用的筆記本,而且能蓋上兜蓋。後來定型的時候,上級組織專(zhuan) 家又對服裝進行了修改,口袋也進行了縮減。雖然容量可能會(hui) 比試驗版型要小一些,但是功能卻完全可以滿足需要。
三
在維和戰場執行任務時,上衣前胸和下擺處口袋會(hui) 被防彈服或戰鬥攜行具遮擋住。因此,為(wei) 了滿足“作戰、生存以及救治”這三方麵的需求,我們(men) 按照“從(cong) 上到下”的順序,分別在兩(liang) 臂(作戰)、大腿兩(liang) 側(ce) (生存)和小腿兩(liang) 側(ce) (救治)各設計了一對側(ce) 袋予以應對。像手電筒、地圖、繪圖筆、指北針、繩索、火柴等在偵(zhen) 察、作戰中起到輔助作用的物品可以放在臂袋中,而像單兵戰鬥口糧等食品則放在大腿兩(liang) 側(ce) ,小腿兩(liang) 側(ce) 則放置止血急救包。
在作戰時,無論立姿還是臥姿射擊,在穿著防彈服或戰鬥攜行具的情況下,從(cong) 手臂的口袋裏抓取物品都是最便捷的方案。因此在兩(liang) 臂口袋的設計上,首先是將其放大,可以容納地圖、指北針、手電筒、打火機以及用來捕捉戰俘的繩索、手銬等物品。為(wei) 了便於(yu) 抓取物品,在經過反複測算後,我們(men) 將口袋的角度進行了一定的傾(qing) 斜,以方便拿取物品。在最初提交的方案裏,兩(liang) 臂口袋大小、樣式相同,傾(qing) 斜角度比目前實際定型的要大。在最後定型時,左臂袋設計成開合更方便的“掀蓋”式,而右臂則使用了拉鏈,尺寸也小了一些。
在聯合國任務區,我發現來自歐洲國家甚至印度、蒙古國等國的軍(jun) 人所穿著的迷彩服上都有專(zhuan) 門放置筆的位置。而在實際戰場和日常生活中,筆的作用還無法替代。但如果像往常那樣將筆放在前胸口袋的話,在遇到猛烈撞擊或者遇到危險需要臥倒的時候,很容易因為(wei) 劇烈晃動而對自身造成傷(shang) 害。
所以,我們(men) 一開始在臂袋處專(zhuan) 門設計一個(ge) 放置筆的“筆袋”,在兜蓋的地方開了個(ge) 小孔,以便不用翻兜蓋就可以放置筆、手電、激光指示器等棍狀物品。後來下發部隊小規模試穿的時候,有官兵反映夏迷彩作訓服的左臂筆袋插筆後無法打開。為(wei) 此,機關(guan) 專(zhuan) 門組織團隊進行優(you) 化,直到大家滿意後才最終定型。
07迷彩作訓服褲子兩(liang) 側(ce) 設計有垂直的側(ce) 袋,這也是該款迷彩服與(yu) 87迷彩服相比在結構上的一個(ge) 創新。平時官兵可以放置手機、錢包等物品,在維和任務區時我也經常把手台放在裏麵。但是07迷彩作訓服兩(liang) 側(ce) 貼袋的垂直設計雖然觀感很好,卻隻便於(yu) 立姿時使用,當穿著者下蹲或處於(yu) 雙腿彎曲的狀態時,很難單手從(cong) 口袋中掏取物品。而在當前戰場上,無論是搜索前進還是乘坐裝甲車輛遠程奔襲,戰鬥人員的雙腿全部是處於(yu) 半彎曲狀態。因此,我們(men) 在專(zhuan) 業(ye) 人員測算和論證的基礎上對口袋的角度進行了調整,使其無論是在下蹲還是保持半彎曲的狀態下,都便於(yu) 掏取物品。同時,我們(men) 還加大了口袋的容積,使其可以放置一袋一日份的單兵戰鬥口糧以及袋裝飲用水。
根據統計,戰場上相當一部分傷(shang) 員的死亡來自戰傷(shang) 失血。因此,傷(shang) 病員快速止血自救是提高戰場生存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提交的樣品初稿中,我們(men) 參考外軍(jun) 設計理念和我軍(jun) 急救止血繃帶的尺寸,在新式作訓服小腿肚的位置設計了一對用來放置急救物品的口袋。
之所以放置在這個(ge) 位置是考慮到當我們(men) 身體(ti) 尤其是用來止血的手臂受傷(shang) 後,可能已經無法抬手去取臂袋中的急救品,但是此時隻需要稍微下蹲就可以垂直觸碰到小腿肚的位置。
後來這個(ge) 設計根據試穿單位官兵的反饋,最終取消了。不過我們(men) 也考慮到了補救措施,那就是一旦需要,隻要發給大家兩(liang) 個(ge) 預製好的迷彩“腿兜”,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nei) 全部縫好。
四
除了緊密結合戰場之外,在設計服裝結構的過程中,我們(men) 時常在思考這樣一個(ge) 問題:我國有世界上最好的服裝加工廠、訓練有素的產(chan) 業(ye) 工人、經驗豐(feng) 富的技術人員以及組織最嚴(yan) 密高效的生產(chan) 組織體(ti) 係,世界主要軍(jun) 事強國的被裝也都曾經在我們(men) 的工廠裏生產(chan) ,那麽(me) 我們(men) 和外軍(jun) 在迷彩服上的差距到底在哪裏?
隨著設計工作的推進我逐步發現,其實二者之間的差距主要是設計理念,尤其是瞄準當前戰爭(zheng) 和戰場實際情況的實戰化設計理念。所以在版型設計過程中,我除了得到維和戰友和專(zhuan) 業(ye) 設計人員的指導幫助外,還借鑒了在聯合國後勤體(ti) 係工作時形成的工作習(xi) 慣,將製定標準、靈活配置等融入到被裝設計中。
在設計服裝結構的過程中,我發現,如果說迷彩作訓服的口袋決(jue) 定了服裝的款式,那麽(me) 口袋的容積則決(jue) 定了迷彩服的功能。但是在製作樣品的時候,廠家往往是按照設計圖紙上標注的尺寸進行製作。可是尺寸大並不代表容積大,況且這種較為(wei) 模糊的方法與(yu) 當前國際社會(hui) 通行的做法大相徑庭。因此我在設計時運用了管理學中的標準化管理概念,先以硬盒香煙作為(wei) 標準容積單位,再以容積作為(wei) 衡量口袋功能的標準,以實用性作為(wei) 尺度。在前胸口袋製作時,要求以放進4-5包硬盒香煙為(wei) 標準,而左臂口袋也要留出3-4包香煙的空間。
外軍(jun) 的迷彩服口袋功能很少會(hui) 對放置的物品進行嚴(yan) 格規定,個(ge) 別國家也隻是給予建議。在南蘇丹任務區核查點驗外軍(jun) 被裝時,我看到外軍(jun) 官兵從(cong) 身上拿出的東(dong) 西都不一樣。而在設計21迷彩作訓服的過程中,也經常有專(zhuan) 家詢問我們(men) 各個(ge) 口袋的功能和用途。我們(men) 會(hui) 製訂相應的規範,比如把服裝兩(liang) 側(ce) 的口袋自上而下定義(yi) 為(wei) “作戰、生存、救治”的功能區分。但是我們(men) 也提出了“靈活組合”的被裝使用理念,希望在預留充足“空間”的前提下,倡導大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畢竟在不同時間、地點以及執行不同任務時,官兵們(men) 所需要攜帶的東(dong) 西也不盡相同,如果限製過嚴(yan) 反而適得其反。所以,我們(men) 提倡在設計的時候留足合理的空間,具體(ti) 放置物品的問題,則交給穿著者自己來選擇。
五
在戰場上臥姿射擊時,由於(yu) 防彈服和攜行具無形中增加了官兵們(men) 的彈著麵積,所以不論怎樣從(cong) 身下抽取彈匣,人的身體(ti) 都會(hui) 不自覺地向上抬起從(cong) 而增大被擊中的概率。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在設計新軍(jun) 服的時候,我們(men) 專(zhuan) 門在臀部位置按照95/81式自動步槍彈匣的寬度和智能手機PLUS的深度增加了兩(liang) 個(ge) 後袋,使廣大官兵在戰時可以放置兩(liang) 個(ge) 彈匣,而平時也可以放智能手機。
為(wei) 了便於(yu) 掏槍,在最初提交的方案中增加了一個(ge) 專(zhuan) 門用來放手槍的暗袋,後因垂直拉鏈設計方案被選中而停止。
與(yu) 07迷彩作訓服相比,21迷彩作訓服在肘關(guan) 節、膝蓋和臀部進行了抗磨損加固設計。尤其是在臀部位置,采用了與(yu) 過去我軍(jun) 重機槍手墊肩相同的縫製工藝,用細密的針線進行縫製,不僅(jin) 耐磨而且隔熱防硌,能夠有效地幫助官兵緩解疲勞。
除了上述改進的地方,我們(men) 還在21夏季作訓服的腋下增加了4個(ge) 排汗的透氣孔、在服裝的腰間改進了抽繩等設計。機關(guan) 在後期改進過程中,也在左肩胛和左袖口處增加了用於(yu) 與(yu) 裝備對接的“接口”,避免因為(wei) 走線外露而造成鉤掛,同時也為(wei) 這套服裝能夠與(yu) 裝具更加完美地結合奠定了基礎。
作為(wei) 提升新式迷彩作訓服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服裝結構功能的同時,我們(men) 團隊基於(yu) 勤務需求與(yu) 平戰結合等方麵的考慮,先後提交了軍(jun) 銜、胸標、姓名牌、血型和兵種符號等標誌服飾。其中軍(jun) 銜領章、臂章和胸標隻在07式標誌服飾的基礎上增加偽(wei) 裝色品種,血型和崗位符號為(wei) 全新版型設計,以滿足平時與(yu) 戰時需求並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值得一提的是,為(wei) 了便於(yu) 基層指揮員在戰鬥中指揮來自不同單位的合成分隊,同時參考聯合國維和官兵均佩戴繡有軍(jun) 銜和英文姓名的慣例,我們(men) 在軍(jun) 服上增加了軟姓名牌。
經過幾輪篩選後,機關(guan) 根據基層官兵的反饋,將血型符號與(yu) 姓名牌的功能合二為(wei) 一,並在軟姓名牌的後麵加注了標記血型的位置。軍(jun) 銜領章也因為(wei) 容易刮傷(shang) 下巴而重新設計。試製樣品上的懸掛/粘貼臂章底托得到保留,既避免了老款臂章容易被刮扯的問題,也保留了在聯合軍(jun) 演等行動中繼續佩戴懸掛式臂章的功能。
六
這套立足於(yu) 實戰的迷彩作訓服樣品提交後,機關(guan) 組織指導設計團隊對版型進行了優(you) 化,使其能更好地與(yu) 各型裝備相結合。目前,21迷彩作訓服已經定型並正在陸續裝備全軍(jun) 和武警部隊,收到了非常積極的反饋。
21迷彩作訓服列裝後,有身邊的戰友反饋說,這衣服“既熟悉又陌生”,感覺既有外軍(jun) 的風格又有我軍(jun) 以往迷彩服的“味道”。之所以說這套服裝像外軍(jun) ,我認為(wei) 更多的是因為(wei) 這套服裝的研製出發點完全是基於(yu) 現代戰爭(zheng) 對作戰類服裝的實際要求而設計的,瞄準的是當代戰爭(zheng) 的最前沿。所以客觀地講,不是我們(men) 的服裝像外軍(jun) ,而是我們(men) 和外軍(jun) “瞄準”的都是同時代同樣戰場條件下的戰爭(zheng) 。
此外,這套服裝在設計的時候,也充分考慮到我軍(jun) 官兵常年養(yang) 成的穿著“習(xi) 慣”,保留了我軍(jun) 以往迷彩作訓服在設計上的優(you) 長,是曆代迷彩服的總結與(yu) 傳(chuan) 承。比如說領口和袖口設計、中腰抽繩、軍(jun) 銜樣式等,都參照07和03迷彩作訓服的相關(guan) 部位進行重新修正或微調。新式作訓服兩(liang) 側(ce) 的風琴褶也是在武警07迷彩服和特戰服的設計理念上進行迭代更新。設計的出發點不是為(wei) 了“改”而“改”,更不是為(wei) 了體(ti) 現所謂的“炫酷”而打著與(yu) “國際接軌”的旗號刻意為(wei) 之,而是一切都圍繞實戰,一切都圍繞戰場進行研發。
與(yu) 07迷彩作訓服相比,21迷彩作訓服打破了原來“軍(jun) 種迷彩”的概念,真正根據作戰地域環境特點來列裝迷彩作戰服,“全軍(jun) 一致,因地製衣”。應該講,這是真正瞄準戰場實際,反映出我軍(jun) 服裝研發遵循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目前,即使是常年發動戰爭(zheng) 的美軍(jun) 自身,也會(hui) 因為(wei) 曆史、軍(jun) 種、利益等方麵的因素,將軍(jun) 服看作是各軍(jun) 種的“自留地”。在更換軍(jun) 服等問題上各軍(jun) 種各自為(wei) 政,也多次因為(wei) 迷彩服與(yu) 作戰地域“不符”而遭受損失,究其原因主要是這方麵的問題。
新式迷彩作訓服樣稿提交後,我們(men) 曾經擔心上級機關(guan) 可能無法接受臂兜、側(ce) 兜以及標誌服飾傾(qing) 斜等大膽的設計方案。但是最終版本確定後我們(men) 驚喜地發現,不僅(jin) 口袋的方案得到了軍(jun) 委機關(guan) 和領導的認可,而且連我們(men) 提交備選方案時刻意“正”過來的臂章又重新“歪”了回去。這種看似不經意的細節,讓我們(men) 切實感受到了上級機關(guan) 麵向實戰化的決(jue) 心和嚴(yan) 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
張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