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由降轉增,工業經濟加快恢複
本報北京8月2日電 (記者廖睿靈)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製,5月份工業(ye) 企業(ye) 利潤降幅略有收窄,6月份,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進一步恢複,工業(ye) 企業(ye) 效益明顯改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0.8%,由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下降轉為(wei) 正增長,利潤增速較上月回升7.3個(ge) 百分點,呈加速恢複態勢。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9.1%,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1%。
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高級統計師朱虹介紹,6月份,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深入實施穩經濟係列政策措施,工業(ye) 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紮實推進,企業(ye) 利潤恢複加快,當月利潤由降轉增,行業(ye) 結構有所改善。二季度以來,受部分地區疫情多發散發影響,工業(ye) 企業(ye) 效益承壓明顯。隨著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明顯修複,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9%,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8.6%,均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升,較4月份的低點分別提高6.8和7.2個(ge) 百分點,收入增速已接近近年平均水平,生產(chan) 銷售繼續邊際改善,企業(ye) 效益逐步恢複。
具體(ti) 看,多數行業(ye) 利潤回升,部分行業(ye) 利潤增長較快。6月份,在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有23個(ge) 行業(ye) 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占56.1%。有21個(ge) 行業(ye) 利潤同比增長,行業(ye) 增長麵為(wei) 51.2%,其中15個(ge) 行業(ye) 利潤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製造業(ye) 利潤占比提高,上下遊利潤分化有所緩解。6月份,隨著中下遊行業(ye) 效益持續改善,工業(ye) 三大門類利潤增速差距有所縮小。采礦業(ye) 利潤同比增長77.9%,增速較上月有所回落;製造業(ye) 利潤同比下降9%,降幅較上月收窄9.5個(ge) 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利潤增長13.1%,利潤由降轉增。製造業(ye) 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ye) 的比重為(wei) 76.2%,較上月提高2.6個(ge) 百分點,工業(ye) 企業(ye) 利潤行業(ye) 結構進一步改善。
裝備製造業(ye) 利潤由降轉增,汽車行業(ye) 利潤大幅增長。6月份,受益於(yu)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持續恢複,裝備製造業(ye) 利潤由5月份同比下降9%轉為(wei) 增長4.1%,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升,拉動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增速較上月回升4個(ge) 百分點。其中,汽車製造業(ye) 因上海、吉林等汽車主產(chan) 地加快複工複產(chan) ,利潤由下降轉為(wei) 大幅增長47.7%,是拉動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回升作用最大的行業(ye) ;儀(yi) 器儀(yi) 表、通用設備、專(zhuan) 用設備行業(ye) 利潤分別增長20%、5%、2.8%,利潤均由降轉增;電氣機械行業(ye) 利潤增長27.7%,保持快速增長。
與(yu) 此同時,消費品製造業(ye) 利潤降幅收窄。6月份,隨著消費市場繼續恢複,消費品製造業(ye) 效益有所改善,利潤雖然同比下降11.7%,但降幅較上月收窄6.7個(ge) 百分點。其中,紡織服裝、家具、印刷、農(nong) 副食品加工行業(ye) 利潤分別增長44.7%、20.6%、3.8%、1.9%,均由降轉增;化纖、造紙行業(ye) 利潤降幅均較上月明顯收窄;酒飲料茶、文教工美行業(ye) 利潤分別增長21%、15.4%,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總體(ti) 看,工業(ye) 企業(ye) 利潤恢複加快,利潤行業(ye) 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增速仍處低位,企業(ye) 成本持續上升,企業(ye) 虧(kui) 損麵仍然較大,部分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仍麵臨(lin) 較多困難。”朱虹說,要繼續推動穩定工業(ye) 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不斷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需求,加大減稅降費、助企紓困力度,為(wei) 工業(ye) 經濟持續穩定恢複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