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假期中家長應建立自家的“青少年模式”

發布時間:2022-08-09 15:21:00來源: 齊魯晚報

  評論員 沙元森

  近日,有媒體(ti) 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學生在假期中抱著手機刷不停,沉迷於(yu) 短視頻。一些家長為(wei) 此感到焦慮,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xi) 和成長。

  現在的孩子從(cong) 小生活在網絡無處不在的環境中,更習(xi) 慣使用網絡,也更容易沉迷網絡。一些學生假期沉迷於(yu) 短視頻,問題的根源不在短視頻,而在於(yu) 家長對孩子的假期生活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嚴(yan) 格的監督。

  為(wei)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國家網信辦指導主要平台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未成年人經常用的平台應用、服務類型,通過精準識別有效引導,讓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用上了青少年模式,相關(guan) 舉(ju) 措有效改善了青少年的上網環境。

  但是,也要看到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問題,不能隻靠青少年模式解決(jue) ,家庭和社會(hui) 的監督、管理更為(wei) 關(guan) 鍵。尤其是在假期中,家長在線下缺位,不能給孩子應有的陪伴和關(guan) 愛,很容易在不經意間把孩子推入線上極具吸引力的網絡世界。

  事實也是如此,一些未成年人通過破解家長密碼、利用老人的身份信息注冊(ce) 賬號等手段繞過技術監管,成為(wei) 假期“刷屏族”。家長如果能及時關(guan) 注到孩子的不良傾(qing) 向,用更多的戶外活動、線下閱讀充實其假期生活,完全可以避免孩子沉迷網絡的問題。

  “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zhuan) 項行動近日啟動,提出集中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涉未成年人問題亂(luan) 象,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頻率高的短視頻、直播、社交、學習(xi) 類App、網絡遊戲、電商、兒(er) 童智能設備等平台。專(zhuan) 項行動由多個(ge) 部門聯合舉(ju) 行,涉及社會(hui) 方方麵麵,自然也離不開家庭和社會(hui) 的聯動。這是力爭(zheng) 從(cong) 根本上防止沉迷的舉(ju) 措,而不是單一地監管某個(ge) 領域和平台。

  一些學生沉迷於(yu) 短視頻,成為(wei) 假期中的突出問題,隻是因為(wei) 短視頻逐漸成為(wei) 網絡內(nei) 容的主要承載形式,然而,即使沒有短視頻,他們(men) 還會(hui) 沉迷於(yu) 遊戲或者追劇等其他網絡娛樂(le) 方式。

  隨著網絡生態的改善,現在很多平台都有大量健康、陽光的優(you) 秀內(nei) 容,適合青少年接受。但是,如果家長不能更好地盡到監護責任,優(you) 秀的內(nei) 容也有可能導致青少年沉迷。

  因為(wei) 放假,學生離開學校,回到家庭,隨之出現了部分學生沉迷網絡的問題,這個(ge) 現象確實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是解決(jue) 問題的好辦法。對此,既需要進一步完善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更需要建立家庭的“青少年模式”,讓孩子們(men) 把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豐(feng) 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中。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