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雷軍 互聯網都要穿越低穀
張緒旺
個(ge) 人IP與(yu) 事業(ye) 企業(ye) 相互成就,同甘共苦是必需品。8月11日晚,小米新品發布會(hui) 伊始,創始人雷軍(jun) 花一個(ge) 多小時講述30年職業(ye) 生涯的重要節點,沒談成績,重點分享穿越人生低穀的感悟。
金山早期軟件項目的失敗,創業(ye) 卓越網的生不逢時……那些雷軍(jun) 不願提起的故事,也極大概率發生在了其他互聯網大佬和企業(ye) 身上。
雷軍(jun) 辟謠“從(cong) 未洽談收購QQ或者投資阿裏巴巴”,但人們(men) 確信,騰訊、阿裏巴巴也有過類似的人生至暗時刻,並且這樣的低穀不止一次。
更具借鑒價(jia) 值的是,雷軍(jun) 雞湯式的憂患意識,不隻活在記憶裏。對於(yu) 當下幾近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小米需要“穿越行業(ye) 低穀”;對於(yu) 反壟斷趨勢下,告別野蠻生長的整個(g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也要學會(hui) 穿越各自的低穀。
標杆如阿裏巴巴和騰訊,兩(liang) 者都不在市值標準上的曆史高位,也分別處於(yu) 轉型的關(guan) 鍵期。從(cong) 營收或利潤角度,平和取代了爆發;從(cong) 戰略和業(ye) 務角度,穩健取代了突進;從(cong) 用戶認知和監管監督角度,更是考驗企業(ye) 商業(ye) 效益和社會(hui) 責任的價(jia) 值均衡。
和十年前、五年前相比,互聯網成長周期走到了新曲線,少一點競爭(zheng) 策略的“喊打喊殺”,少一點“野蠻圈地”,數字增速就不會(hui) 那麽(me) 亮眼。
換句話說,穿越低穀,並非今天因雷軍(jun) 的反思才被感慨。做時間的朋友,穿越周期的力量,這些理念一直被奉為(wei) 管理學經典,被羅振宇等知識大V反複提及。但整體(ti) 順風順水的時候,人們(men) 容易聚焦每一階段的成功,卻選擇性忽略每一階段的不成功。
以至於(yu) 雷軍(jun) 另一段話“公司賬上必須留出能發18個(ge) 月工資的現金”衝(chong) 上微博熱搜時,旁觀者才幡然醒悟,這不就是穿越低穀的基本素養(yang) 之一嗎?
並非互聯網創業(ye) 者不懂常識,家有餘(yu) 糧遇事不慌,但被互聯網風口推著走的時候,人們(men) 容易衝(chong) 昏頭腦——寅吃卯糧是投融資熱潮的普遍事件——再加一點賭性,很多互聯網明星企業(ye) 熬不過第一個(ge) 下坡路,遑論穿越一個(ge) 又一個(ge) 周期。
所以,聽雷軍(jun) 講過去不成功的故事,感慨堅持的力量,除了精神氮泵,重在學習(xi) 低穀生存的方法,其實有很多樸實無華但有用的技巧。
比如第一個(ge) 辦公軟件項目“盤古”失敗後,金山繼續做WPS,還做遊戲,做殺毒軟件、做翻譯軟件等賺錢的業(ye) 務來“以戰養(yang) 戰”;而當卓越網最後不得不賣給亞(ya) 馬遜後,雷軍(jun) 從(cong) 中察覺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未來,進而在天使投資中驗證自己的判斷,為(wei) 創辦小米做準備。
當然,真的遇上低穀,實踐後麵這些手法之前,如果創業(ye) 者還是沒有“公司賬上必須留出能發18個(ge) 月工資的現金”的意識,可能天使也救不了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