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水蜜桃的甜蜜旅行(一線調研)
核心閱讀
從(cong) 田間地頭到餐桌果盤,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提升和標準化生產(chan) 不斷優(you) 化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日益暢通的電商物流服務網絡讓更多小農(nong) 戶對接上大市場,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不斷向前,讓我們(men) 的美好生活有滋有味。
炎熱而漫長的三伏天,正是水蜜桃成熟上市的日子。
入口即化的桃肉、清甜彌漫的桃香、濃鬱飽滿的桃汁,帶來絲(si) 絲(si) 涼爽。北京平穀、江蘇陽山、浙江奉化、山東(dong) 蒙陰、四川龍泉驛……在一片片水蜜桃豐(feng) 產(chan) 地上,品種琳琅滿目,口味迭代更新。
這些口感豐(feng) 富的果實,如何被選育栽培出來?它們(men) 經曆長途跋涉,如何能在接觸各地食客唇齒時,依然新鮮味美?讓我們(men) 跟隨一顆水蜜桃,開啟甜蜜之旅。
怎麽(me) 種才更好吃?
合作化+規模化
時間:當天下午5時
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柏合街道寶獅村桃園
氣溫居高不下,汗珠順著臉頰流到脖頸。下坡入桃園,肖家捷一眼就盯上了一顆紅果果,“這顆桃子頂部沒有‘尖尖’,方便長途運輸。”
摘了滿滿一筐果子,肖家捷就地一坐,嘮起這片果園的故事。47歲的她是夢裏桃鄉(xiang) 水果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技術骨幹,負責果園的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雜草處理等,還要帶領工人分揀包裝。
腳下的這片土地,是龍泉山特有的紫色沙壤土,富含磷、鉀,滋養(yang) 片片水蜜桃果園。以前,村裏農(nong) 戶各種各的,單槍匹馬,一來缺技術,二來生產(chan) 成本高,一年忙活下來,賺不了多少錢。
2016年,在龍泉驛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支持下,51戶農(nong) 民共同發起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實行規模化種植,統一生產(chan) 、經營和銷售。
坡地改梯田,翻耕起壟,栽下樹苗,引入水肥一體(ti) 化設施……區裏先後投資3000多萬(wan) 元,開始果園改造。一時間,山間坡地上,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2020年,果園開始掛果,當年產(chan) 值就達150多萬(wan) 元。如今,果園麵積達1400多畝(mu) ,其中已有400畝(mu) 豐(feng) 產(chan) 掛果。“農(nong) 戶每年每畝(mu) 有近20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還有股份分紅。”肖家捷微黑的臉龐笑盈盈的,“我們(men) 長期工每月工資還有3000元喲!”
合作社的果子為(wei) 什麽(me) 好吃?
“一在品種,二在管護。”她說起種植竅門。
果園分為(wei) 若幹區域,栽種的“紅玉”等新品種都是四川省農(nong) 科院的專(zhuan) 家研發出來的。肖家捷說,農(nong) 科院在龍泉山上有試驗基地,先後有9個(ge) 新品種經研發後開始試種。“一個(ge) 新品種從(cong) 培育到試種,得七八年以上。”
最初,和肖家捷一樣,大多數村民不懂技術。“以前習(xi) 慣冬季短枝修剪,跟專(zhuan) 家一學才知道,長枝修剪好處更多。剪了長枝,掛果才多。”肖家捷說,專(zhuan) 家常常到果園指導。有了新設施、新種法、新品種,寶獅村的桃子越來越好。“現在一畝(mu) 能產(chan) 2000多斤嘞。”她摘下一顆白裏透紅的水蜜桃,“這就是‘紅玉’,果子更脆,味道也更甜。”
收拾妥當,提起筐子,扣上草帽,肖家捷上坡往回走,迎麵遇到種植大戶趙純智。
“今年你家果子咋樣嗦?”肖家捷問。
“賣了一大半了,但不比合作社,今年農(nong) 資貴、成本高,天氣一直旱,每畝(mu) 純收益要比去年少些。”趙純智今年68歲,種水蜜桃已近50年。雖說田裏也引入了農(nong) 科院推薦的新品種,但他還是羨慕合作社統一生產(chan) ,成本低,還好賣。
當初改造時,有些農(nong) 戶果園沒有加入。“單戶種植技術上難以及時得到專(zhuan) 家的指導,生產(chan) 成本也高。”肖家捷說,由於(yu) 資金有限,單戶很難擴大生產(chan) 規模。
如今,合作社已有147戶農(nong) 民。“到明年,我們(men) 另外近千畝(mu) 果園就將豐(feng) 產(chan) 掛果,下一步還要擴大電商銷售規模。”寶獅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小莉說,“合作社非常歡迎農(nong) 戶加入。”
鮮嫩果子怎麽(me) 運?
專(zhuan) 屬“座位”+綠色通道
時間:下午5時45分
地點:寶獅村桃園快遞攬收點
回到車間,快遞車已停在門口。“就等你了,肖大姐!”快遞員羅毅問,“新摘的?這是要發哪兒(er) ?”
“北京!”肖家捷趕忙打開紙箱,選果包裝。選果,首先要確保果子大小一致,“為(wei) 了滿足長途運輸的要求,除了頂部不能有‘尖尖’,還得硬一些,一般要選八分熟。”
“分揀時除了要感知硬度,還要看有沒有蟲眼。”合作社監事長陳慶豐(feng) 介紹。目前龍泉水蜜桃的分揀尚未實現自動化,但在無錫陽山,水蜜桃自動化分揀已成為(wei) 現實,分揀包裝流水線可自動根據果子的大小、甜度分辨等級,再進行預冷處理,分揀能力每小時達2.7萬(wan) 票。
桃子皮薄,運輸過程中最怕磕碰,還悶不得。為(wei) 此,順豐(feng) 研發了“井”字拉伸珍珠棉套裝,波浪形的設計結合了緩衝(chong) 、適配、透氣等多項指標。
“拉伸珍珠棉為(wei) 每個(ge) 水蜜桃定製了專(zhuan) 屬‘座位’,運輸過程中,果與(yu) 果之間不會(hui) 因顛簸產(chan) 生碰撞。同時,拉伸珍珠棉本身體(ti) 積小,相較傳(chuan) 統包材占用倉(cang) 儲(chu) 空間減少50%、綜合成本降低20%。”四川順豐(feng) 桃子項目負責人劉浩說,水蜜桃的外包裝一般采用“挖洞”紙箱,利用開口保持透氣性,延長保鮮時間。
“以前我們(men) 隻能用紙板隔開每個(ge) 桃子,防撞效果一般,客戶收貨後經常發現有壞果。”肖家捷說,今年有了定製包裝,投訴終於(yu) 沒了。
要保鮮,是不是需要冷鏈運輸?劉浩說,水蜜桃走冷鏈反而容易壞。“三伏天使用冷運,冷熱環境交換會(hui) 起冷凝水,水碰到桃子表麵,桃子就會(hui) 掉毛,進而氧化加速腐爛。”
如今,幾乎所有水果都有了自己專(zhuan) 屬的包裝材料。楊梅,多汁愛出水,采用塑料獨立格抽真空包裝,再放置冰袋進行低溫控製;小白杏,怕磕怕碰,采用十字紋網兜獨立包裹,再配合塑料筐,保持通風透氣……“在水果運輸上,包材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款合適的包裝,能大幅降低運輸難度。”劉浩說。
裝填完畢,膠帶封口,上秤一稱,剛好符合重量要求;環顧一圈,裝車完好,快遞車點火發動,駛向順豐(feng) 成都市雙流航空中轉站。“到達中轉場,我們(men) 將直接走生鮮專(zhuan) 屬綠色通道,讓水蜜桃快速上飛機。”羅毅說。
“速度越來越快了,基本當天發送,第二天就能送達。”陳慶豐(feng) 介紹,合作社與(yu) 快遞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價(jia) 格有優(you) 惠,每天至少4班車到合作社攬收水蜜桃。2020年,合作社桃園隻有不到20%的果子通過電商銷售;今年,預計銷售額能達200萬(wan) 元,其中通過電商銷售的能占到一半左右。越來越多遠方的消費者,能第一時間嚐到新鮮。
為(wei) 啥可以這麽(me) 快?
貨運專(zhuan) 機+高鐵專(zhuan) 列
時間:晚上7時
地點:成都雙流機場
翻山越嶺,經過1小時的跋涉,龍泉水蜜桃順利抵達成都雙流機場順豐(feng) 航空中轉站,在這裏,要經曆消毒、分揀、裝卸等流程,等待登上次日淩晨1時20分飛往北京的航班。
消毒采用噴霧模式,隻在紙箱表麵進行,在保證效果的基礎上,既不弄濕紙箱,也不汙染裏麵的水蜜桃。
分揀有專(zhuan) 門的生鮮分揀線。在順豐(feng) 的運輸體(ti) 係裏,生鮮品一直受到優(you) 待,一路“綠燈”通行。
此時,一架737全貨機已經在跑道等待。隨著7月8日B757—200加入順豐(feng) 航空,順豐(feng) 的自有全貨機達到73架。“隻要是成批量的生鮮件,我們(men) 都會(hui) 優(you) 先使用自有全貨機運輸,以保證時效。”雙流航空中轉站運營經理陳大軍(jun) 說,消費者散發的生鮮件,若趕不上趟,也會(hui) 采用客機腹艙的方式進行運輸。
今年以來,順豐(feng) 共為(wei) 龍泉水蜜桃投入幹支線車輛近1000車次,投入專(zhuan) 機5架,執飛87個(ge) 班次,啟用散航9177班次。截至8月9日,件量超23萬(wan) 件,重量超1000噸。而在陽山,順豐(feng) 還配備了400架次1萬(wan) 餘(yu) 噸艙位的航空資源和9條高鐵專(zhuan) 線,擴大水蜜桃銷售半徑,6月1日至8月8日,承運陽山水蜜桃包裹超400萬(wan) 件,同比增長約30%。
1時20分,航班順利起飛。每天,都有近百個(ge) 順豐(feng) 全貨機航班在夜幕下陸續啟航,帶著荔枝從(cong) 廣東(dong) 飛往北京、杭州、成都等地,載著楊梅從(cong) 浙江飛往廣州、長沙、深圳等地,運著櫻桃從(cong) 山東(dong) 飛往成都、杭州、武漢、北京、廣州等地,繪織出一張全國水果流通網。
陳大軍(jun) 告訴記者,全貨機水果專(zhuan) 線主要集中在荔枝、櫻桃、楊梅3類。截至目前,已為(wei) 荔枝規劃全貨機航線23條,櫻桃24條,楊梅11條。
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水果也搭上了高鐵。5月23日,隨著一盒盒大櫻桃在煙台火車站被裝上G1850次高鐵列車,今年的“櫻桃專(zhuan) 列”啟程。2000條線路、100個(ge) 城市,截至6月3日,順豐(feng) “櫻桃專(zhuan) 列”已運出6萬(wan) 多噸櫻桃,助力煙台果農(nong) 實現銷售收入近20億(yi) 元。
最後一公裏怎麽(me) 辦?
優(you) 先配送+合理存放
時間:次日上午9時30分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居民小區
伴隨著清脆的手機鈴聲,快遞員一早便出現在記者家門口。查看物流訂單,從(cong) 頭天下午5時45分攬收,到今天上午9時30分送達,才花了近16個(ge) 小時。
“早上,從(cong) 機場進市區的高速堵車了,不然8點就該到了。”快遞員宋得柱說,這一箱水蜜桃淩晨3時58分到達首都國際機場。下飛機後,依舊一路“走”的生鮮綠色通道,優(you) 先分揀、優(you) 先裝車、優(you) 先發車。“早上6點半,係統就不斷提醒我,有3件生鮮件必須優(you) 先配送。”
“如果客戶不在家,怎麽(me) 辦?”記者問。
“肯定還是第一時間聯係您,和您約定再次配送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men) 會(hui) 在通風陰涼處存放快件,如果天氣實在太熱,還會(hui) 送回網點放空調房裏。”宋得柱回答。
“如果客戶一周後才能回來呢?”記者又問。
宋得柱說:“如果您確認24小時內(nei) 無法收件,我們(men) 就得和發貨人協商,看這單快件如何處理。反正肯定不會(hui) 往您快遞櫃裏一放了事。”
回答完提問,這位快遞小哥連說要接著忙,“現在荔枝、水蜜桃、芒果等生鮮件特別多,都耽擱不得。”
至此,小小的水蜜桃完成甜蜜旅行,依然保持著新鮮的狀態,色澤嬌豔、鮮嫩多汁。旅程的背後,是我國快遞業(ye) 不斷加大行業(ye) 基礎設施投入,增加航空、高鐵、公路運輸等運力儲(chu) 備,運輸能力大幅提升——
龍泉水蜜桃,能在16小時送達北京;平穀大桃,能實現4小時同城配送,12小時京津冀配送;嶺南荔枝,12小時內(nei) 直達上海……今年上半年,我國農(nong) 村地區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總量219億(yi) 件,支撐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突破2900億(yi) 元,同比增長12.4%。越來越多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通過快遞網絡走出鄉(xiang) 村,為(wei) 農(nong) 民增收,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