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教師自費購置泳池 教孩子遊泳的啟示

發布時間:2022-08-12 15:58: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冰啟

  失去兩(liang) 名學生後,他在村小造了一座遊泳池。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今年5月25日,湖南衡山縣新橋鎮中心完小出現了一片新的“水域”,有人看管,有安全保障。那是一個(ge) 15×5米大小,1米深的支架式泳池,搭設在兩(liang) 棟教師公寓樓之間的縫隙裏。

  這是體(ti) 育老師唐歡自費買(mai) 的。三年前的夏天,他教過的兩(liang) 名學生先後溺亡,一個(ge) 是為(wei) 了救落水的同伴,一個(ge) 是在水庫遊玩時失足。當年的悲劇發生後,唐歡仔細詢問了家長,得知兩(liang) 個(ge) 孩子沒有一點遊泳基礎。他總是在想,兩(liang) 個(ge) 身體(ti) 素質這麽(me) 好的孩子,其實教一兩(liang) 天就可以學會(hui) 基本的遊泳技能,不至於(yu) 溺亡。從(cong) 那時起,他有了開遊泳課的念頭。

  在缺乏場地資源的鄉(xiang) 村學校,如何給學生上遊泳課,唐歡老師的做法令人欽佩。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筆者看來,要減少每年夏季的孩子溺亡事故,除了學校和家庭加強安全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把遊泳作為(wei) 中小學的必修課。要在鄉(xiang) 村學校和村裏,創造條件建設遊泳池,既給上遊泳課提供場館資源,又讓孩子“玩水”有安全的去處。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在中國,溺水是導致1-14歲青少年兒(er) 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嚴(yan) 重威脅著孩子的生命安全。據報道,意外溺水死亡事件占兒(er) 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而0至14歲兒(er) 童溺水死亡占全部溺水死亡的56.04%。每到夏季,家長和老師們(men) 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防溺水安全教育,甚至一些地方為(wei) 防溺水還組成“巡河隊”,但還是有孩子依然把學校和家長的教育當“耳旁風”。減少孩子溺亡事故,“堵”、禁止孩子下水並非良策,更應該做的是“疏”,讓孩子在安全的遊泳池裏遊泳。

  我國已有省份提出把遊泳課作為(wei) 中小學的必修課,如2017年,海南就通過政府付費方式在中小學引入遊泳教學,要求每個(ge) 學生都要學會(hui) 遊泳。但對於(yu) 是否借鑒、推廣海南的做法,各地教育部門、學校是有爭(zheng) 議的。資金缺乏,不少地方沒有開展遊泳課教學的條件。還有人擔心,即便孩子學會(hui) 了遊泳,但如果鄉(xiang) 村沒有遊泳池,孩子們(men) 跑到野河、水庫裏去遊泳,照樣會(hui) 發生溺亡事故。

  因此,最大的難題就是鄉(xiang) 村遊泳池的建設、開放、使用與(yu) 管理。解決(jue) 這一問題,可以采取政府撥款與(yu) 社會(hui) 籌資的方式。在遊泳池的建設上,有條件的地方要把這納入鄉(xiang) 村學校建設的財政預算,而財政薄弱的地方,可采取社會(hui) 募款、村民集資、公益運行的方式,建設鄉(xiang) 村遊泳池,招募村民誌願者進行管理。不必建設高標準的遊泳池,能讓孩子遊起來就好,就如媒體(ti) 報道的鄉(xiang) 村老師自費購買(mai) 的“支架式泳池”,就並不需要太多經費。

  除了教師自費買(mai) 支架式遊泳池教學生遊泳外,還有村民也自費建遊泳池,免費向全村兒(er) 童開放。據報道,在貴州黔南,一名羅姓女士在自家後院修了一座泳池,全村孩子都能去遊泳。而在湖南湘潭縣石潭鎮紅佳村,一村民投入10餘(yu) 萬(wan) 元資金,將自家魚塘改建成了一個(ge) 140餘(yu) 平方米的露天遊泳池,劃分深水、淺水區,向周邊兒(er) 童免費開放。

  對於(yu) 建設鄉(xiang) 村遊泳池減少鄉(xiang) 村孩子溺亡事故的重要性,教師和村民的認識是直觀的,有人也已經先行一步。政府教育部門與(yu) 各村鎮,應該因勢利導,在鄉(xiang) 村學校和村裏建設遊泳池,教會(hui) 孩子們(men) 學會(hui) 遊泳,從(cong) 根本上減少溺亡事故的發生。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