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江北:共富“播”坊 青“雲”直上共富路
寧波江北區慈城雲(yun) 湖,猶如一幅美麗(li) 的畫卷,在南聯、金沙、公有、五聯四村的緊緊環抱下,既顯得安逸寧靜,又充滿著鄉(xiang) 間煙火氣,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擋不住慕名尋來的遊客。
青山綠水、品質生活的背後,正是江北區主推的共富“播”坊的成果縮影。近年來,雲(yun) 湖片區以共富“播”坊為(wei) 主要抓手,通過紅色直播讓“雲(yun) 湖”上“雲(yun) ”,拉動產(chan) 業(ye) 共興(xing) 、人才共育、生態共生、區域共治,繪出“共富工坊”的“雲(yun) 上”樣板。
組織創新喚醒共富合作“雲(yun) ”
過去的雲(yun) 湖四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集體(ti) 經濟較為(wei) 薄弱,同時缺少聯結紐帶,少有交集,難以形成發展合力。依托地緣相近、人緣相親(qin) 、業(ye) 緣相似的天然優(you) 勢,江北在雲(yun) 湖片區試點創設“環雲(yun) 湖”黨(dang) 建聯盟,搭建直播助農(nong) 基地,立足農(nong) 村電商供需快速匹配、產(chan) 銷高效銜接等優(you) 勢,走出一條“紅色引領,駕雲(yun) 而上”的共富路。
雲(yun) 湖片區充分發揮黨(dang) 建聯盟作用,整合直播基地、兩(liang) 新紅領學院、優(you) 質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等資源,建立“導師帶主播、主播帶農(nong) 戶”的“三級幫帶”機製,定期組織腳本設計、視頻拍攝等專(zhuan) 業(ye) 直播帶貨,采取“一周一播”“一月一專(zhuan) 場”等形式拓寬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路,讓村民共享“村播經濟”紅利。截至目前,寧波兩(liang) 新紅領學院累計開展電商類培訓10餘(yu) 場,培育20多名“紅領主播”,全麵帶活當地民宿經濟和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
金沙村打造開放式紅色紀念館,推出“雲(yun) 上”初心之旅;五聯村引入茶葉合作社,開發荸薺種楊梅,利用紅色直播間,擴大銷售渠道,提升村民收入;南聯村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八大計劃”,建成區域黨(dang) 群服務陣地“紅領驛家”,引進高端民宿品牌,通過直播提升片區知名度,帶動3萬(wan) 多名遊客赴村旅遊……通過資源整合,鄉(xiang) 村遊產(chan) 業(ye) 鏈被拉長了,“美麗(li) 經濟”被激活了,從(cong) “被動輸血”到“主動造血”,雲(yun) 湖四村全部實現“摘帽消薄”,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3.7萬(wan) 元。
歸鄉(xiang) 創業(ye) 打開共富發展“雲(yun) ”
共富“播”坊還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回鄉(xiang) 創業(ye) ,王少華正是眾(zhong) 多回村創業(ye) 中的一位。
王少華在2013年回鄉(xiang) 創業(ye) ,開始打造老樟樹民宿。幾年間,她借由民宿這個(ge) 載體(ti) ,打造“雲(yun) 體(ti) 驗”模式,帶領網友們(men) “雲(yun) 遊”雲(yun) 湖,為(wei) 民宿經濟產(chan) 業(ye) 鏈注入了全新元素,促進了網絡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互聯互動、新興(xing) 業(ye) 態與(yu) 傳(chuan) 統業(ye) 態相輔相成,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通過觀看直播去了解產(chan) 品,直播預訂的房源價(jia) 格比其它渠道優(you) 惠更多,現在大家都喜歡觀看直播下單訂房。”王少華介紹。
此外,公司重點打造的當地文化IP——楊梅音樂(le) 節暨新鄉(xiang) 村音樂(le) 節,通過直播方式吸引3萬(wan) 浙江省內(nei) 外網友在線同步觀看,用“雲(yun) 上音樂(le) 節”帶動民宿、景區門票、農(nong) 產(chan) 品等產(chan) 品同步銷售,拉動鄉(xiang) 村旅遊新趨勢。
共富“播”坊拓寬產(chan) 品銷售“雲(yun) ”
隨著直播電商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雲(yun) 湖四村立足農(nong) 村電商優(you) 勢和本土特色文化,專(zhuan) 門開展多種形式的農(nong) 村電商人才、直播帶貨等方麵培訓,不斷升級本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經營模式,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坐落在雲(yun) 湖紅領驛站內(nei) 的雲(yun) 湖農(nong) 特直播間,是雲(yun) 湖片區重點打造的共富“播”坊,主打本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通過對零散農(nong) 戶的農(nong) 產(chan) 品統一收購、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三一模式”,當地創新直播電商銷售新模式,先後培育出“烏(wu) 牛早”“筍麩哥哥&花生妹妹”等農(nong) 產(chan) 品網紅品牌,培養(yang) 出一批“拿得了鋤頭、玩得了直播”的農(nong) 民網紅。
疫情期間,直播間還聯合寧波兩(liang) 新紅領學院,借助“益企助農(nong) ”百名書(shu) 記帶百貨直播平台,把具有雲(yun) 湖特色的茶葉、筍幹等30種農(nong) 產(chan) 品打造成網銷“爆品”,吸引觀眾(zhong) 10萬(wan) 餘(yu) 人次,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1300餘(yu) 件,為(wei) 當地農(nong) 戶增收12萬(wan) 餘(yu) 元,帶動周邊民宿、旅遊等產(chan) 業(ye) 複蘇。
同時,直播間積極對接金融保險公司,開展“金橋行動”。其中,某保險公司與(yu) 公有村結對,推出“太愛蘿卜”項目,通過為(wei) 村民提供有機蘿卜種子並在後期采取包銷的方式,加快村民致富的步伐。據統計,3年來,項目累計銷售蘿卜10多萬(wan) 斤,幫助村民實際增加收入40多萬(wan) 元。(卓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