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研究生也要“搶”宿舍 校內住宿問題何解

發布時間:2022-08-18 11:0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熊丙奇

  近日,西南交大數千名研究生新生需要網上“搶宿舍”一事引發熱議。8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學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由於(yu) 申請宿舍的研究生數量較往年有大幅度增加,致使學校預留宿舍床位數出現缺口,供需矛盾凸顯,目前學校已專(zhuan) 題研究解決(jue) 2022級研究生宿舍問題。

  實際上,需要“搶”宿舍的還不止西南交大的研究生,此前,湖南大學“因房源有限”,對新入校的研究生住宿實行“差額選擇”。對此,有學生不理解,為(wei) 何學校不想辦法解決(jue) 研究生的住宿問題,要讓沒有“搶”到宿舍的學生自行到校外租房?

  這一變化關(guan) 乎高校如何進一步發展研究生教育。其實,早在2018年,有高校因為(wei) 難以解決(jue) 專(zhuan) 業(ye) 碩士的校內(nei) 住宿問題就曾引起輿論關(guan) 注。當時有輿論呼籲大學擴建學生宿舍,為(wei) 所有的研究生提供宿舍;但也有不少人讚成讓研究生自行到校外租房,因為(wei) 這才能讓學校安心辦學,不因住宿條件限製而影響辦學改革。在筆者看來,解決(jue) 所有研究生的校內(nei) 住宿問題不可持續,研究生到校外租房將是大勢所趨。對於(yu) 研究生到校外租房,應該納入學校所在地的人才公租房或廉租房體(ti) 係,由政府部門給研究生在校外租房提供一定補貼。

  上個(ge) 世紀90年代起,高校曾推進後勤社會(hui) 化改革,其目的是讓大學從(cong) “辦社會(hui) ”中解放出來。這也是借鑒發達國家高校辦學經驗而進行的改革。學生在校外租房,學校實行學分製等教學管理也就不受後勤服務條件的影響,可提高學校的現代治理能力。不過,推進後勤社會(hui) 化改革,存在一定的現實阻力,包括學生在校外租房會(hui) 增加學生的經濟負擔,增加不安全因素,不利於(yu) 對學生進行集體(ti) 教育等。

  如果繼續由學校提供宿舍,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與(yu) 培養(yang) 都會(hui) 受到製約。從(cong) 招生角度看,“十四五”期間,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會(hui) 進一步擴大,以學生宿舍床位數來確定研究生招生規模,顯然不適應研究生教育發展需要。從(cong) 培養(yang) 角度看,為(wei) 提高研究生培養(yang) 質量,我國高校將強化對研究生培養(yang) 的質量把關(guan) ,由此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一些研究生延期畢業(ye) 。那麽(me) ,延期畢業(ye) 的研究生的宿舍怎麽(me) 解決(jue) ?

  我國高校的學分製教學管理,為(wei) 何實施不了?就在於(yu) 學校“辦社會(hui) ”,在提供教育的同時,還要解決(jue) 學生的吃與(yu) 住。像本科生教學管理,如果真實行完全學分製,學生修完規定的學分畢業(ye) ,那有三年畢業(ye) 的,也會(hui) 有五六年才畢業(ye) 的,對於(yu) 五六年才畢業(ye) 的學生,學校要不要提供住宿?如果提供,學校從(cong) 哪裏找到那麽(me) 多宿舍?這都是擺在學校麵前的現實問題。

  事實上,當前高校提供的宿舍也難以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要。如本科生宿舍,有很多還是六人間,或是四人間。研究生宿舍大多是雙人間,有的是三人間。不少學生希望學校改善住宿條件,給學生提供單人間、雙人間等不同選擇,可這僅(jin) 依靠學校的力量難以實現。

  由學生到校外租房,以上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當然,學校和有關(guan) 部門應當考慮到校外租房給學生在經濟上增加的負擔。為(wei) 此,校內(nei) 宿舍應該首先滿足貧困家庭學生的選擇,此外應由政府主導,麵向高校畢業(ye) 生開發一批人才公租房或者廉租房,以較低的租金提供給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總之,多方發力解決(jue) 好學生的住宿問題,以便高校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職責。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