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烈士萬惠文:奔赴火海 來不及吃最後一頓飯
中新網重慶8月17日電 題:追憶烈士萬(wan) 惠文:奔赴火海 來不及吃最後一頓飯
作者 張霽雯 張水紅
30歲的萬(wan) 惠文紮根基層11年,先後參加滅火救援行動1600餘(yu) 起,營救被困群眾(zhong) 140餘(yu) 人,榮立個(ge) 人三等功1次、嘉獎7次,是特勤“尖刀”隊伍中的“尖刀”。
8月11日,睡在離寢室門最近的1號床的他,衝(chong) 上總是最先到達火場內(nei) 部的1號車,在重慶巴南區東(dong) 城大道149號尚峰物流配送中心火災現場,來回滅火多次。
撲救又累又熱,輪換休息時,萬(wan) 惠文解開上衣,整個(ge) 人癱坐在地上,隊友申勝琪趕緊遞上了晚餐盒飯:“‘馬哥’說吃不下,讓我放在旁邊他緩一下再說。”
見隊友穿戴好裝備,準備進入火場偵(zhen) 查,早已疲憊不堪的萬(wan) 惠文主動站起來,再一次選擇堅守在最危險的地方,“我比你們(men) 更熟悉裏麵的情況,你們(men) 再休息下,我進去看看。”
這一次,他遭遇燃爆,沒能安全出來。
隨手放在一旁的盒飯,再也沒有等到它的主人。這條鮮活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022年這個(ge) 異常炎熱的夏天。
“帶他出去,卻沒能帶他活著回來......直到最後一刻,我們(men) 仍在祈禱奇跡發生。”特勤支隊南坪東(dong) 路站站長蔣丹失聲痛哭。
作為(wei) 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南坪東(dong) 路站一分隊分隊長,“馬哥”是消防站裏公認的“全能王”,也是新人們(men) 的偶像。
“有一次訓練,6樓繩降,他尾椎受傷(shang) ,滿頭大汗都沒吭聲,住院三天就要求歸隊。”隊友徐自豪回憶稱。
冉浩是萬(wan) 惠文2020年手把手帶的新兵,他記得第一天入隊時,“馬哥”就已把新入消防員的物品都領齊,“無論是訓練還是其他事務,他總是親(qin) 自示範,再反複教我們(men) 做。”高強度的訓練讓新兵們(men) 有些不適應,“馬哥”總是陪著他們(men) 一起跑、一起練:“我比你們(men) 年齡要大得多,我都可以,你們(men) 肯定也可以,別放棄!”
平日裏,萬(wan) 惠文是無處不在的“熱心腸”——視駐地為(wei) 家鄉(xiang) ,把轄區群眾(zhong) 當親(qin) 人。抗疫一線,他是誌願者,協助社區開展防控宣傳(chuan) 、物資搬運、洗消殺毒等工作,搬運、分揀物資10餘(yu) 萬(wan) 件,消殺麵積20餘(yu) 萬(wan) 平方米。每逢節假日,他打掃衛生、給老人理發、陪孤寡老人嘮嗑......敬老院的各個(ge) 角落活躍著他忙碌的身影。
多年來,萬(wan) 惠文堅持每月從(cong) 工資中拿出一部分,向聯合國兒(er) 童基金會(hui) 捐款,默默無聞地資助偏遠地區貧困兒(er) 童。“他從(cong) 來沒跟我們(men) 說過,在整理物品的時候才看到他向聯合國兒(er) 童基金會(hui) 捐款的證書(shu) 。”隊友王波說。
今年7月籃球賽,萬(wan) 惠文偶遇黔江支隊舟白特勤消防站四班班長陳煉,他11年前一同參加新訓的隊友,兩(liang) 人聊起了各自對家庭未來的打算。
結婚兩(liang) 年來,萬(wan) 惠文和妻子離得太遠,一年見麵的次數不多。“消防員滿12年就可以申請轉業(ye) ,今年已經11年了。他說明年打算轉業(ye) 回山東(dong) ,多陪伴家庭,也希望有個(ge) 孩子。”陳煉回憶。
萬(wan) 惠文談到這些時,臉上的笑容充滿期盼。
如今,這已成為(wei) 一個(ge) 永遠無法完成的心願。
“‘馬哥’,起床了——”半夢半醒之間,隊友彭茗達習(xi) 慣性朝旁邊1號床喊了一句。須臾,他猛然驚醒,一下子紅了眼眶。
萬(wan) 惠文來不及帶走的手機,還在不停地震動著,999+條微信消息,都在焦急地呼喊著他。
英靈不滅,浩氣長存。萬(wan) 惠文烈士,一路走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