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力爭用3到5年建成一批智慧農業先行樣板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網站消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辦公廳日前印發《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數字化建設指南》。《建設指南》要求,力爭(zheng) 用3到5年,示範區數字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大數據應用場景豐(feng) 富拓展,建成一批智慧農(nong) 業(ye) 先行樣板。
《建設指南》明確,各地應在充分把握示範區數字化建設總體(ti) 要求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本地發展實際,重點選取符合本地資源稟賦條件、數字化發展基礎和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的建設內(nei) 容,因地製宜推進示範區數字化建設。
一是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對有條件的行政村適時推進5G網絡建設、千兆光纖接入,鼓勵北鬥地麵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廣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領域中的應用。完善信息服務終端設施,鼓勵企業(ye) 開發一批信息終端、技術產(chan) 品、移動端應用軟件(APP)等,服務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產(chan) 品銷售流通、農(nong) 技知識獲取和涉農(nong) 政策谘詢。
二是推進數據資源匯聚共享。加強農(nong) 業(ye) 數據資源建設,采用全國統一的數據資源目錄、分類編碼體(ti) 係、數據標準接口,采集歸集農(nong) 業(ye) 自然資源和重要種質資源、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農(nong) 產(chan) 品及農(nong) 業(ye) 投入品等數據,打造標準化、高質量的數據倉(cang) ,形成資源全麵立體(ti) 、主體(ti) 畫像精準、產(chan) 品全程可溯的動態數據資源體(ti) 係。推動縣域公共數據整合共享,依托國家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平台基座,加快打造縣級涉農(nong) 大數據應用係統,打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縣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一張圖”。
三是推進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升級。加快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智慧轉型,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領域深度應用。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智能轉型,推廣應用智能流水線、專(zhuan) 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開展智能分揀、自動清潔、無損檢測、自動包裝等作業(ye) ,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工藝數字化,建設農(nong) 產(chan) 品智能加工車間。引導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數字轉型。
四是拓展數字支撐應用場景。探索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管控“一張圖”。探索建立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一張網”。探索建立農(nong) 業(ye) 科技信息服務“一朵雲(yun) ”。探索建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追溯“一個(ge) 碼”。
《建設指南》要求,力爭(zheng) 用3到5年,示範區數字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大數據應用場景豐(feng) 富拓展,建成一批智慧農(nong) 業(ye) 先行樣板。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示範區農(nong) 牧漁、種養(yang) 加各行業(ye) 與(yu) 數字技術加快融合,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信息化率普遍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農(nong) 業(ye) 經營網絡化水平明顯提高,農(nong) 村電子商務在示範區普及深化,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占農(nong) 業(ye) 交易總額比重在所處區域領先。農(nong) 業(ye) 管理高效化水平明顯提高,示範區普遍應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實現以圖管地、以圖管產(chan) 、以圖決(jue) 策。農(nong) 業(ye) 服務便捷化水平明顯提高,示範區農(nong) 村信息體(ti) 係不斷健全,獲取生產(chan) 經營、技術服務、供需形勢、政策法規等信息更加便捷高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