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A股半年報|4900家公司總收入超34萬億 誰是行業龍頭
隨著8月結束,A股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業(ye) 績報告披露完畢。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收盤,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900家,除*ST海倫(lun) 延期披露財報外,均披露年中業(ye) 績,收入規模達到34.5萬(wan) 億(yi) 元,淨利潤規模達到3.2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了8.48%、3.33%。
2022年上半年,北京冬奧會(hui) 圓滿落幕,冰雪運動等“冬奧概念股”受到關(guan) 注;春節期間,“原地過年”讓預製菜成為(wei) 眾(zhong) 多消費者的年夜飯選擇之一;極端天氣頻現,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我國種植、種業(ye) 、化肥等企業(ye) 也在為(wei) “端穩中國飯碗”而努力。雙碳戰略下,光伏等重要新能源布局加速;穩經濟、促消費政策背後,影視行業(ye) 內(nei) 多家上市公司業(ye) 績回暖......
那麽(me) ,這些2022年上半年經濟熱詞背後,A股上市公司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收獲如何?
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總收入超34萬(wan) 億(yi) ,14家ST股扭虧(kui)
截至9月2日收盤,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900家,除*ST海倫(lun) 延期披露財報外,均披露年中業(ye) 績,收入規模達到34.5萬(wan) 億(yi) 元。貝殼財經記者根據Choice數據統計,上述4900家上市公司中,深交所主板、上交所主板企業(ye) 的302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業(ye) 收入總額達到了32萬(wan) 億(yi) 元,利潤總額達到3.07萬(wan) 億(yi) 元。
滬深兩(liang) 市的主板上市公司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再度占據收入榜前兩(liang) 位,上半年營業(ye) 收入分別為(wei) 16146億(yi) 元、16121億(yi) 元,同比增長分別為(wei) 34.94%、27.87%;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823.88億(yi) 元、435.3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55.34%、10.4%。
按利潤排行看,滬深兩(liang) 市的主板上市公司中,四大行再次占據收入榜單前茅。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上半年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總額分別達到了1715.06億(yi) 元、1616.42億(yi) 元、1289.45億(yi) 元、1199.24億(yi) 元。
此外,深交所創業(ye) 板上市公司1161家,營業(ye) 收入總額1.5萬(wan) 億(yi) 元,淨利潤總額1312.69億(yi) 元。金龍魚、寧德時代上半年營業(ye) 收入超過千億(yi) ,成為(wei) 創業(ye) 板收入領頭羊。
上交所科創板企業(ye) 營業(ye) 收入總額5196.48億(yi) 元,淨利潤總額605.6億(yi) 元;北交所上市公司111家,營業(ye) 收入總額446.67億(yi) 元,淨利潤總額43.7億(yi) 元。天合光能上半年收入規模達到357億(yi) 元,位居科創板首位。貝特瑞營業(ye) 收入102億(yi) 元,居北交所上市公司首位。
此外,深交所風險警示板、滬交所風險警示板上市公司分別有92家、48家。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上述公司中亦有ST天龍、ST澄星、ST奧馬、ST摩登等14家企業(ye) 扭虧(kui) 。
哪些是營收百億(yi) 級行業(ye) 龍頭
貝殼財經記者根據Choice、Wind數據統計發現,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中有4003家公司盈利,占比81.7%。按照行業(ye) 來看,電力設備、石油石化、基礎化工、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速居前。計算機、餐飲旅遊、房地產(chan) 等板塊收入有所下滑。
Choice數據顯示,按照證監會(hui) 行業(ye) 指數大類行業(ye) 分類,上述4900家上市公司中,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上市公司528家,上半年收入總額超過1.7萬(wan) 億(yi) 元。該行業(ye) 收入排名看,工業(ye) 富聯、京東(dong) 方A、TCL科技、立訊精密、中興(xing) 通訊、四川長虹、歌爾股份、海康威視、浪潮信息、紫光股份10家上市公司收入居前,均超過340億(yi) 元。
在A股340家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上市公司中,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九安醫療、中聯重科、邁瑞醫療等11家上市公司的收入規模超過100億(yi) 元,其中三一重工收入規模達到396億(yi) 元,居行業(ye) 首位。
A股324家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中,萬(wan) 華化學、中化國際、雲(yun) 天化、中泰化學、華誼集團收入規模居前,分別達到了891億(yi) 元、444億(yi) 元、366億(yi) 元、293億(yi) 元、195億(yi) 元。
此外,國電南瑞以163億(yi) 元的總營收,占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收入龍頭;美的集團以1826.6億(yi) 元總營收,超過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等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企業(ye) ,位居收入第一。白雲(yun) 山、複星醫藥、智飛生物分別以372億(yi) 元、213億(yi) 元、183.5億(yi) 元的收入規模,占據醫藥製造業(ye) 收入前三。
毛利率超過92%,這些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超茅台
上半年,貴州茅台再次實現營業(ye) 收入、利潤的雙增長,營業(ye) 收入規模576億(yi) 元,歸母淨利潤297.94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17.38%、10.85%。在A股,貴州茅台超過90%的毛利率一向成為(wei) 最會(hui) 賺錢的標杆,2022年上半年,貴州茅台銷售毛利率為(wei) 92.11%。
貝殼財經記者統計,在上半年盈利(歸母淨利潤大於(yu) 0)的A股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類行業(ye) ,有16家上市公司的銷售毛利率高於(yu) 貴州茅台。艾力斯、我武生物、萬(wan) 興(xing) 科技、福昕軟件、冰川網絡的銷售毛利率超過95%。
按行業(ye) 看,上述超過貴州茅台的企業(ye) 中,有超三成為(wei) 醫藥製造業(ye) 企業(ye) 。艾力斯、我武生物、西藏藥業(ye) 、康華生物、歐林生物、上海誼眾(zhong) 毛利率分別為(wei) 95.83%、95.75%、94.63%、93.92%、92.50%、92.30%。
除醫藥製造外,毛利率較高的還有萬(wan) 興(xing) 科技、福昕軟件、冰川網絡、ST泛微4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ye) 企業(ye) ,毛利率分別達到了95.72%、95.62%、95.30%、94.59%。
記者注意到,上述企業(ye) 毛利率,主要靠核心產(chan) 品維持高毛利率。根據我武生物半年度報告,公司主要產(chan) 品為(wei) 粉塵蟎滴劑,該產(chan) 品上半年營業(ye) 收入為(wei) 3.8億(yi) 元,營業(ye) 成本1576萬(wan) 元,毛利率95.87%。上市公司康華生物半年報顯示,公司的主要營業(ye) 收入來源為(wei) 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ti) 細胞),該產(chan) 品毛利率為(wei) 94.03%。
萬(wan) 興(xing) 科技半年報顯示,公司主要產(chan) 品為(wei) 數字創意軟件,旗下有萬(wan) 興(xing) 喵影、萬(wan) 興(xing) 喵庫、億(yi) 圖腦圖等產(chan) 品。上半年,視頻創意類、實用工具類軟件毛利率分別達到了95.55%、96.99%。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雲(yun) 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