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知識產權如何支撐數字經濟發展 專家建議亟須完善三大規則

發布時間:2022-09-20 10:50:00來源: 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金 鳳

  數字經濟需要什麽(me) 樣的知識產(chan) 權,知識產(chan) 權如何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在數字經濟建設和發展中需要什麽(me) 樣的知識產(chan) 權人才?9月19日,在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WIPO)2022年中國暑期學校開班儀(yi) 式後,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chan) 權學院常務副院長戚湧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要從(cong) 3個(ge) 方麵加快製定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產(chan) 權製度,從(cong) 4個(ge) 方麵培養(yang) 知識產(chan) 權人才的素養(yang) 和技能。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建設知識產(chan) 權強國。在戚湧看來,數字經濟對知識產(chan) 權提出了一些新需求。“十四五”規劃強調,要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ti) 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chan) 權和法律體(ti) 係,“除了開源,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元宇宙不斷發展的web3.0時代,一些新技術都需要我們(men) 不斷加大知識產(chan) 權的創造、保護和運用。”

  戚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前,要完善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法律法規,亟須從(cong) 3個(ge) 方麵著手,“一是在數字產(chan) 業(ye) 化領域,要考慮如何對數字新技術進行知識產(chan) 權的創造和保護;二是在產(chan) 業(ye) 數字化領域,轉型升級和智改數轉等方麵也將遇到很多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挑戰;三是在數據治理領域,如何加強數據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知識產(chan) 權管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WIPO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在開班儀(yi) 式中表示,WIPO希望加強與(yu) 中國的合作,用創新支持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在未來的知識產(chan) 權體(ti) 係中提供更加高效、及時、精準的知識產(chan) 權服務。

  當前我國的知識產(chan) 權工作正在從(cong) 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而知識產(chan) 權人才是知識產(chan) 權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保障。

  “知識產(chan) 權人才是發展知識產(chan) 權事業(ye) 和建設知識產(chan) 權強國最基礎、最核心、最關(guan) 鍵的要素。”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人事司一級巡視員曹紅英在講話中表示,我國高度重視知識產(chan) 權人才培養(yang) ,新設了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業(ye) 學位、增設了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業(ye) 職稱,知識產(chan) 權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環境進一步優(you) 化,2021年全國知識產(chan) 權人才隊伍達到了69萬(wan) 人,預計2025年將超過100萬(wan) 人。

  “但我國知識產(chan) 權人才還存在較大缺口。”戚湧表示,在發達國家,知識產(chan) 權人才在科技人才中的占比達5%以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9100萬(wan) 科技工作者,這意味著我國還需要300萬(wan) —400萬(wan) 的知識產(chan) 權人才。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yu) 人,“未來的知識產(chan) 權人才要懂科技、知法律、善經管,還要能麵對一些新的知識產(chan) 權模式的挑戰。”戚湧說。

  此期由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和南京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暑期學校,就是加強知識產(chan) 權國際化人才培養(yang) 、推動知識產(chan) 權國際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授課講師中,有歐美發達國家和中國知識產(chan) 權行業(ye) 的頂尖專(zhuan) 家和知名學者,他們(men) 將在兩(liang) 周內(nei) ,圍繞“數字經濟與(yu) 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主題開展線上線下教學。來自中國、韓國、印度、伊朗、菲律賓、孟加拉國、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8個(ge) 國家的高校學生和知識產(chan) 權從(cong) 業(ye) 人員共130人參與(yu) 此次學習(xi) 。

  (科技日報南京9月19日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