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雙減”一年多,哪些習慣變了?記者多方走訪

發布時間:2022-09-20 10:5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雙減”一年多 哪些習(xi) 慣變了?

  全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超九成 校園內(nei) 課後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2021年7月24日,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了“雙減意見”,有效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在這之後的一年裏,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大大壓減,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麵對職業(ye) 生涯的十字路口,他們(men) 如何選擇?各地各校聚焦作業(ye) 管理、課後服務、課堂教學等不斷提質增效,公立學校的老師們(men) 如何應對?就此,北京青年報記者進行了多方走訪。

  前教培老師轉行 客戶還是“寶媽”

  2019年,23歲的薑軍(jun) 入職一家教培機構,任語文老師。今年5月份,他決(jue) 定轉行去賣保險。

  他說,自己的客戶群體(ti) 沒有特別大的改變。之前做老師,客戶群體(ti) 主要是寶媽。“現在,給家庭成員配置保險,掌管一家財政大權的,還是寶媽。”現在他仍和孩子們(men) 聯係,“前兩(liang) 天有學生參加演講比賽,還讓我幫忙給看稿子。”

  從(cong) 三尺講台走下來,薑軍(jun) 並不覺得有什麽(me) 落差。在保險公司,日常也有很多培訓,如果做得出色,還能夠以講師的身份去做分享。

  薑軍(jun) 說,自己要保持一種剛畢業(ye) 時的心態,掙多掙少無所謂,但渾身要有一股拚勁兒(er) 。

  入職公立學校 “不再覺得自己像銷售”

  為(wei) 了更快留住新客戶,機構甚至不再圍繞解題思路做文章,而是直接給出標題黨(dang) “閱讀不用理解,你也能做對這道題”,對於(yu) 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郭老師無奈地表示,“覺得自己像個(ge) 銷售”。與(yu) 其被動等待命運,不如主動尋求改變。去年,小郭從(cong) 教培機構辭職了。通過應聘,他成了公立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

  郭老師說,最大的變化是一節課的時長從(cong) 120分鍾變成了40分鍾。站上講台,他首先要做的是縮短自己講課的時間。“我不再需要用段子討好學生,讓他們(men) 續課了。”

  更本質的不同則是講授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差異。學校的講台不再是老師個(ge) 人展示的舞台。“學校裏的語文課,要把舞台留給學生,啟發學生思考。”

  “最初的兩(liang) 個(ge) 月,我極力克製上課說話的欲望,思考怎麽(me) 樣去提問學生。”郭老師說,雙減這一年,讓他重新理解了“成就感”這件事,“在教培機構,老師享受自己極富個(ge) 性的表達和學生恍然大悟的表情。但現在,老師享受的是學生們(men) 站起來盡情地表達自己。”

  小學低年級老師:“要在課程上下功夫”

  經過了這一年,十一學校一分校的齊慧老師坦言,她習(xi) 慣了雙減政策以來的改變。

  對她來說,最大的變化是放學時間延後了,以前3點半放學,現在要延長到5點10分,這將近兩(liang) 個(ge) 小時的時間,就是學校的延時服務,孩子們(men) 參加活動時非常開心。

  在教學內(nei) 容方麵,雙減後的新課標有了新要求。齊老師介紹,新課標不再拘泥於(yu) 書(shu) 本,而是以任務群的形式來呈現,一個(ge) 學期設定幾個(ge) 任務,每個(ge) 任務下麵又再設定幾個(ge) 小任務。

  對於(yu) 一年級來說,老師更重視學生的學習(xi) 習(xi) 慣、行為(wei) 習(xi) 慣、閱讀習(xi) 慣等方麵的培養(yang) 。此外,還要求跨學科融合,語數英、勞動、體(ti) 育等課程都要結合起來。

  “比如第一個(ge) 月的任務就是培訓習(xi) 慣,第二個(ge) 月就入秋了,結合秋天的氣候,科學課、語文課、數學課都有相應的關(guan) 聯。”

  齊老師認為(wei) ,現在小學的新課標隻是對成績的硬性要求淡化了,但對學習(xi) 能力的要求不降反升。新課標要求提質增效,老師們(men) 要在課程上下功夫。齊老師說,他們(men) 從(cong) 暑假開始就一直在做封閉研討,認真研究一年級的教學需要分成幾個(ge) 任務群,最後具體(ti) 到每個(ge) 課時能完成一個(ge) 任務的哪個(ge) 部分,要怎麽(me) 做才能達到效果。開學後,老師們(men) 還每周開研討會(hui) ,調整教學安排。

  雖然雙減政策後老師的工作量加大了,但也有很多益處。比如學校可以在低年級的延時服務時開展很多活動,中高年級的學生則能夠在學校寫(xie) 完作業(ye) ,這也減輕了很多家長的負擔。齊老師還表示,現在學生的家長整體(ti) 素質都比較高,對教育都很重視,也很配合學校的工作。

  畢業(ye) 班老師:責任比過去大得多

  畢業(ye) 班的老師對雙減政策有不同的理解,他們(men) 覺得自己的責任明顯比過去大很多。

  霍老師是一名曆史老師,他去年就是畢業(ye) 班的班主任,今年則是初三的年級組長。

  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洗漱和吃飯,7點30分到學校開始工作。學生到校後,先是課前誦讀,然後就開始準備上課。中午的時候,班主任看班,其他任課老師可以為(wei) 學生答疑。下午上完課後,4點半開始課後服務。

  人大附中豐(feng) 台學校的課後服務是打破班級界限,以學科來分類的,為(wei) 學生設計了多樣化、個(ge) 性化的課後服務內(nei) 容;學生可選擇自己感興(xing) 趣或相對薄弱的學科參與(yu) 課後服務時段的輔導或興(xing) 趣培訓課程。

  5點半以後,霍老師會(hui) 帶學生到操場去鍛煉半小時,學校非常重視體(ti) 育鍛煉。假期體(ti) 育老師還給學生設計了詳細的鍛煉方案,同學們(men) 可以按方案每天進行鍛煉。

  到了6點,住宿生可以去食堂就餐,走讀生則可以回家。學校還為(wei) 放學後不能及時回家的走讀生提供晚自習(xi) 教室,晚自習(xi) 期間學生可以預約老師答疑,很多時候,老師們(men) 也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耐心細致地為(wei) 孩子們(men) 解疑答惑,真正為(wei) 學生的課後學習(xi) 保駕護航,助力學生更好地成才成長。

  雙減政策實施一年來,霍老師最大的感觸就是課後作業(ye) 發生了變化,對老師的要求更加嚴(yan) 格。

  現在各個(ge) 學校都有作業(ye) 公示製度,授課老師有課才能有作業(ye) ,沒有課就不能留作業(ye) 。各科作業(ye) 限定在20分鍾左右,這很考驗作業(ye) 設計的針對性。

  在雙減政策下,課堂形式和內(nei) 容更加多樣化,注重學生的學習(xi) 參與(yu) 。

  霍老師說,在他們(men) 年級開展了英語書(shu) 法比賽、英語百詞大賽、英語配音等活動,采用趣味化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yu) 學習(xi) 的熱情。比如說,化學學科老師們(men) 讓學生自己動手自製功能鹽等。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學生親(qin) 自動手實驗從(cong) 海水中得到粗鹽,從(cong) 粗鹽中提純氯化鈉,製作功能鹽,不僅(jin) 了解了相關(guan) 學科知識,更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學生還自己準備一些材料,製作出了多功能鹽紅酒鹽、玫瑰鹽等等,體(ti) 驗從(cong) 自然界中的鹽到餐桌上的食鹽的轉變。

  “現在學校提供了豐(feng) 富的課程,讓學生能走出教室、走下網絡,多到操場去活動,多參與(yu) 一些藝術節。尊重孩子們(men) 的天性,讓學生得到全麵發展。”

  足球青訓教練:“孩子們(men) 來上課更積極了”

  某藝術教育機構的薑老師說,雙減政策對於(yu) 文體(ti) 藝術類的校外機構來說,確實是好事。她說,在雙減政策出台前,該機構順義(yi) 校區的美術課周中隻有八節課,周末每天有五節課。但雙減政策穩定後,孩子們(men) 有更多的時間來上校外的藝術課程,周中課程就增加了。

  不過,雖然孩子上課的時間明顯增多,但新生報名的情況隻是略有增長,這方麵主要還是因為(wei) 學校都開啟了課後延時服務,學校裏也會(hui) 開設美術班、音樂(le) 班,大部分學生都選擇在學校裏上課。

  常贏足球俱樂(le) 部青訓學院的院長姚堯教練做足球培訓已經12年了。雙減政策出台後,足球青訓的報名雖然沒有出現爆棚的情況,但孩子們(men) 來上課的積極性提高了。現在常贏足球俱樂(le) 部幼兒(er) 園和一、二年級年齡段的孩子,每周能有三天訓練,集中安排在晚上5點到7點的時間段,有時候甚至會(hui) 出現搶名額的情況。

  “我們(men) 這裏幾百個(ge) 孩子,百分之五十是幼兒(er) 園的,一、二、三年級的占百分之三十,四、五、六年級的占百分之二十,初高中的就沒有了。”

  壹行籃球俱樂(le) 部的毛老師也說,四年級是個(ge) 分水嶺,從(cong) 三、四年級開始就有課後作業(ye) 了,到五、六年級就涉及到升學問題,家長不願意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體(ti) 活動上。

  不過,隨著體(ti) 育中考改革,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體(ti) 育運動對於(yu) 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更多的孩子也會(hui) 積極投身到體(ti) 育鍛煉。

  文/本報記者 張子淵 張知依 王婧懿 朱健勇

  統籌/林豔 張彬

  “雙減”一周年成績單

  校園外,全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超九成,培訓收費較之前平均下降四成以上;

  校園內(nei) ,課後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的學生占比超過9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學生過重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nei) 有效減輕、3年內(nei) 成效顯著,人民群眾(zhong) 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雙減”政策實施一年來,校內(nei) 校外同步推進落實,取得明顯實效。

  一年來,教育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全麵強化學科類培訓監管。圍繞學科類培訓壓減目標任務,不再審批新機構,按期完成“營轉非”“備改審”、實行政府指導價(jia) 三項重點任務,實現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壓減。

  在快速壓減後,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又迅速開展了“回頭看”工作,部署各地圍繞“假注銷、真運營”等七類問題,累計排查校外培訓機構17.2萬(wan) 個(ge) 、人員40.5萬(wan) 人,推動完成了4614個(ge) 問題機構整改。為(wei) 打擊隱形變異違規培訓,有關(guan) 部門持續開展巡查執法,核查舉(ju) 報線索,對40983條群眾(zhong) 投訴舉(ju) 報線索進行了核查處理。

  與(yu) 此同時,全國近11萬(wan) 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yu) 服務綜合平台,機構資質審查、收費行為(wei) 規範、預收費資金監管等關(guan) 鍵環節全麵加強。

  根據第三方對全國各省份75萬(wan) 名師生及家長的調查,79.42%的學生未參加學科類培訓;93%的家長表示學科類培訓支出減少,其中76%的家庭培訓支出減少一半以上。

  另據教育部統計,一年來,各地各校作業(ye) 總量和時長調控基本達到了規定要求,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的學生占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與(yu) 此同時,課後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有91.7%的教師參與(yu) 提供課後服務,基本滿足了學生不同學習(xi) 需要,自願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超過90%,有力促進了學生學習(xi) 回歸校園。

  據新華社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