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們為什麽會為羊了個羊“上頭”?

發布時間:2022-09-20 11:03:00來源: 揚子晚報

  最近,身邊有多少人連夜奮戰,隻為(wei) 一個(ge) 小遊戲。號稱“通關(guan) 率不到0.1%”的堆疊式消除遊戲“羊了個(ge) 羊”火遍全網,讓玩家們(men) “痛並玩著”。適當玩些休閑遊戲,可以發泄身心壓力,但《羊了個(ge) 羊》在難度設置和遊戲設定方麵的確存在一些成癮機製。心理專(zhuan) 家告訴記者,其實很多遊戲都會(hui) 讓人產(chan) 生上癮,陷入“多巴胺陷阱”。

  為(wei) 何被“套牢”?把控情緒價(jia) 值

  最近,你被“羊了個(ge) 羊”套牢沒?第一關(guan) 作為(wei) 教學關(guan) 卡,上手非常容易。然而真正的考驗是從(cong) 第二關(guan) 開始,難度從(cong) “新手”跳躍到“史詩級的難度”。不足0.1%的通關(guan) 率,瞬間激起了大家強烈的“挑戰欲”。又因為(wei) 其中出現為(wei) 省份而戰的玩法,更是引起大家“我為(wei) 家鄉(xiang) 爭(zheng) 光”的榮譽感,和不拖家鄉(xiang) 後腿的勝負欲,紛紛迎難而上。一次過不了,為(wei) 了“續命”,不得不看廣告。“羊了個(ge) 羊”讓玩家們(men) 在“想玩”“血壓升高”“自我懷疑”“還是想玩”間來回橫跳,最終還是在“越氣越玩”的複雜心情驅使下反複挑戰、觀看廣告。

  甚至因為(wei) 短時間太多玩家集中湧入,火爆程度遠超預期,導致服務器3天崩了兩(liang) 次,公司不得不開出重金,急招後端服務器開發人員。短短幾天之內(nei) ,遊戲攻略、外掛乃至盜版層出不窮。警方還緊急提醒,謹防冒充“羊了個(ge) 羊”客服人員、銷售道具、複活次數等進行電信詐騙。

  乍一看似乎沒有什麽(me) 特別,“羊了個(ge) 羊”為(wei) 何成為(wei) 短期內(nei) 市場上最賺錢也最賺流量的遊戲?心理專(zhuan) 家表示,玩遊戲發朋友圈的動機由分享最高戰績,轉變為(wei) 吐槽與(yu) 不甘,這種玩法其實就是在遊戲設計的過程中,通過深刻洞悉心理的邏輯來讓用戶“入套”。遊戲仍然是遊戲,隻是包含多個(ge) 屬性,包括社交屬性、攀比心理以及賭徒心理等等,通過精準把控情緒價(jia) 值,驅動用戶去試玩遊戲關(guan) 卡。

  為(wei) 啥如此“上頭”?掉入“多巴胺陷阱”

  “羊了個(ge) 羊”,為(wei) 啥能如此“上頭”?有觀點認為(wei) ,在“羊了個(ge) 羊”的遊戲裏,玩家們(men) “痛並玩著”的心理更像是心理學上的“老虎機效應”:用簡單操作,換取“0.1%的通關(guan) 率”,實現心理需求的“以小博大”。采訪中,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江蘇·南京12355心理專(zhuan) 家智庫成員、南京交通技師學院教師韓寧告訴記者,“很多人欲罷不能,並不是這個(ge) 遊戲有多新穎,其實就是連連看的升級版;也不是這個(ge) 遊戲多好玩,很多人根本玩不來,連第二關(guan) 都過不去。但是為(wei) 什麽(me) 大家還放不下來呢?這就是典型的上癮了。”

  韓寧分析,“過不了關(guan) ,心理不舒服,你就會(hui) 分泌多巴胺,用來安撫我們(men) 的情緒。而分泌多巴胺這個(ge) 過程會(hui) 讓我們(men) 覺得快樂(le) 。於(yu) 是會(hui) 再一次進入遊戲,不斷重複這個(ge) 過程。副作用就是耐受性閾值提高,我們(men) 的身體(ti) 逐漸適應,分泌多巴胺也就越來越少,你需要更大的刺激或者是更長久的刺激,譬如不斷延長遊戲時間,才能夠獲得新的多巴胺。”

  再加上,這個(ge) 遊戲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它有一定的社交功能,“也正是因為(wei) 這種朋友圈的分享和排名,讓你對這個(ge) 遊戲始終有一種剪不斷的牽絆,當你想放棄的時候,朋友熱聊這款遊戲時,你又會(hui) 不自覺地玩起這個(ge) 遊戲,於(yu) 是再次陷入多巴胺陷阱。”

  生活中該如何“戒癮”?不妨學點行為(wei) 心理學

  其實許多此類小遊戲的開發是符合成癮機製的,很多玩家不知不覺掉入“成癮陷阱”。這些小遊戲的設計往往出於(yu) “收割”一波流量的目的,隻是短期爆紅,伴隨社交話題的漸漸平息而慢慢消失,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

  “除了小遊戲,生活中,有些人還會(hui) 對其他一些不良生活習(xi) 慣‘上癮’,譬如酗酒。”韓寧說,不妨用行為(wei) 心理學分析下戒癮為(wei) 啥難?“設想一下,會(hui) 在什麽(me) 情況下酗酒,其實多數在苦惱、鬱悶、疲憊、煩躁、恐懼、不安、興(xing) 奮、激動等情緒波動下,這個(ge) 時候需要轉移注意力,會(hui) 選擇通過外在的行為(wei) 方式實現,當這些行為(wei) 不足以轉移時,更有甚者還會(hui) 選擇自我傷(shang) 害。”

  問題來了,如果我們(men) 不選擇外在行為(wei) 幫助,能調節這些情緒嗎?回答是“可以”。韓寧介紹說,其實我們(men) 自身的調節機製會(hui) 自發幫助我們(men) ,但是需要給這些機製一些時間。這個(ge) 調整期有些緩慢,這種緩慢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比如你加速跑,突然停下,再突然加速跑,你的身體(ti) 各個(ge) 器官都會(hui) 超負荷,甚至會(hui) 威脅生命。其實情緒也是一樣,大喜大悲也會(hui) 危及我們(men) 的生命安全。所以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聰明的機體(ti) ,會(hui) 避免過激的方式,才會(hui) 緩慢治療我們(men) 劇烈的情緒變化。

  可是我們(men) 等不了這麽(me) 一個(ge) 緩慢的過程,非常渴望自己在這個(ge) 過程中迅速恢複正常,就一定會(hui) 借助外界的力量來幫助自己,但治標不治本。真正的決(jue) 定作用來源於(yu) 我們(men) 自身,是我們(men) 各器官機能的調節,幫助我們(men) 緩解相關(guan) 不良情緒。當我們(men) 感覺到稍稍舒服些的時候,並不是靠外在行為(wei) ,而是內(nei) 在自我的變化帶來的。但是很多人意識不到內(nei) 在的自我變化,認為(wei) 是外在的行為(wei) 給我們(men) 帶來了改變。於(yu) 是就愛上了這樣的行為(wei) ,覺得這個(ge) 行為(wei) 能解決(jue) 自己的問題,並形成條件反射,最後隻要自己有了一點兒(er) 情緒變化,就會(hui) 做出相應的外在行為(wei) 。

  我們(men) 如何利用這種機製讓自己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呢?韓寧建議,當我們(men) 情緒產(chan) 生劇烈變化時,我們(men) 可以選擇一些積極的行為(wei) ,並將這些積極的行為(wei) 變成我們(men) 的“習(xi) 慣”。比如可以選擇適當的健身、跑步、閱讀、聽音樂(le) 等。要牢記的是:治療我們(men) 情緒的並不是這些外在行為(wei) ,而是我們(men) 自身的生理調節機製。我們(men) 需要借助這種調節機製,讓我們(men) 有積極行為(wei) 的“習(xi) 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