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獨具特色但仍存短板 鈣鈦礦電池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遠?

發布時間:2022-09-20 10:50:00來源: 科技日報

  雖獨具特色,但仍存短板

  鈣鈦礦電池距離商業(ye) 化還有多遠?

  ◎本報記者 滕繼濮 韓 榮

  鈣鈦礦電池,自“出生”就“天賦異稟”,得到了廣泛的關(guan) 注。其不僅(jin) 可以做得更加輕薄,還具有低成本和易製備的優(you) 點以及弱光效率高的優(you) 勢。

  光伏電池是一種通過光電效應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具有廣闊的發展和應用前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下簡稱鈣鈦礦電池)作為(wei) 一種新型的光伏電池,也在近年逐漸嶄露頭角。近日,科技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也對鈣鈦礦電池這一新型電池有所提及。

  那麽(me) ,什麽(me) 是鈣鈦礦電池?其相比傳(chuan) 統太陽能電池有哪些不同之處?未來將有哪些應用場景?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深耕於(yu) 鈣鈦礦電池領域的專(zhuan) 家。

  結構形似“三明治”的新型光伏電池

  鈣鈦礦電池由染料敏化電池演化而來,指采用鈣鈦礦材料作為(wei) 吸光層材料的電池。

  作為(wei) 新一代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工作原理與(yu) 傳(chuan) 統太陽能電池並無不同。它的結構形似“三明治”,典型結構有5層。兩(liang) 個(ge) 電極就像三明治的兩(liang) 片麵包分別位於(yu) 最外層,由外向內(nei) 挨著電極的是空穴傳(chuan) 輸層和電子傳(chuan) 輸層,而鈣鈦礦層則居於(yu) 最中間。

  當太陽光照在鈣鈦礦電池上,太陽光光子能量大於(yu) 帶隙時,鈣鈦礦層吸收光子產(chan) 生“電子—空穴對”。電子傳(chuan) 輸層將分離出來的電子傳(chuan) 輸到負極上;空穴傳(chuan) 輸層則將與(yu) 電子分離的空穴傳(chuan) 輸到正極上,進一步在外電路形成電荷定向移動,從(cong) 而產(chan) 生電流,實現光能向電能的轉換。

  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陳棋這樣形容鈣鈦礦電池的工作原理:“如果說太陽能電池本身是一間教室的話,男同學和女同學則是電子和空穴。當光照到太陽能電池,就好像下課鈴響起了一樣。這時,男同學就會(hui) 排隊從(cong) 後門出來,女同學就排隊從(cong) 前門出來,從(cong) 而形成電荷定向運動。”

  鈣鈦礦電池有三大突出優(you) 勢

  鈣鈦礦電池因材料特殊,自“出生”就“天賦異稟”,得到了廣泛的關(guan) 注。

  2016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中就提及,要“加強鈣鈦礦、染料敏化、有機等新型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發”。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鄧業(ye) 浩表示,相比市場上常見的晶矽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有三大突出優(you) 勢。

  首先,鈣鈦礦材料本身的吸光能力強。在太陽光的主要波長下,鈣鈦礦材料的吸光能力可達晶矽的10倍以上。因此,在太陽能轉換效率相當的情況下,鈣鈦礦電池可以做得更薄。“這將極大地拓展產(chan) 品形式,豐(feng) 富應用場景。”鄧業(ye) 浩說。

  其次,鈣鈦礦電池具有低成本和易製備的優(you) 點。鄧業(ye) 浩說:“鈣鈦礦材料是一種合成材料,其原料本身沒有稀有金屬,並且可以通過溶液製備。因而鈣鈦礦材料的製造成本較低,製備容易。”

  最後,鈣鈦礦材料還具有弱光效率高的優(you) 勢。在陰天弱光的條件下,鈣鈦礦材料不僅(jin) 可以吸收短波光,還可以將能量轉化效率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鈣鈦礦材料的這一特點使得鈣鈦礦電池作為(wei) 一種薄膜型光伏電池,不僅(jin) 可以做成單層電池,理論上還可以疊加在各種電池材料表麵,形成疊層電池,從(cong) 而有效提高太陽光的利用效率。

  鄧業(ye) 浩表示,從(cong) 目前實驗室測得的結果來看,經過幾十年發展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最高轉化效率為(wei) 26.7%,而目前鈣鈦礦電池的轉化效率就已經可以達到25.7%,鈣鈦礦電池未來可期。

  走出實驗室還需補齊兩(liang) 個(ge) 短板

  盡管在理論上、實驗室中鈣鈦礦電池有相當大的優(you) 勢,可是從(cong) 產(chan) 業(ye) 化角度來看,鈣鈦礦電池仍處於(yu) 萌芽狀態。這是由於(yu) 其本身存在兩(liang) 個(ge) 短板,即穩定性較差和大麵積應用時的效率損失。

  首先,是穩定性較差這一問題。

  陳棋表示,盡管在實驗室中,鈣鈦礦電池可以實現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但其在實際應用中,仍受到諸多條件的製約。

  北京曜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於(yu) 超表示,業(ye) 內(nei) 正在從(cong) 多方麵努力,以解決(jue) 鈣鈦礦電池麵臨(lin) 的問題。以穩定性問題為(wei) 例,解決(jue) 該問題最直接的一種手段,就是針對鈣鈦礦材料本身的改性。即通過結構設計、元素替換、添加摻雜等手段,讓材料本身變得穩定,提高材料的本征穩定性。另一種可行的手段,是通過工藝和工程手段隔絕外界的不穩定因素,即隔絕水、熱等環境因素,從(cong) 而減少乃至避免外界不穩定因素對於(yu) 材料和器件的影響。

  對此,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太陽電池技術研究部主任王文靜表示,從(cong) 外圍手段隔絕不穩定因素,尚需經過大量的室外驗證。據了解,目前已報道的鈣鈦礦電池其最長工作壽命往往隻能達到幾千小時,遠低於(yu) 晶矽電池。

  除了穩定性問題外,大麵積應用時的效率損失問題是鈣鈦礦電池的另一短板。

  “在效率上,其實鈣鈦礦電池完全可以進行商業(ye) 化應用。但是如何從(cong) 實驗室的小麵積,擴展到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大麵積,是其商業(ye) 化需要麵臨(lin) 的一個(ge) 嚴(yan) 峻挑戰。”王文靜坦言,目前實驗室裏製造的鈣鈦礦電池隻有指甲蓋大小,與(yu) 市場需要的太陽能電池在尺寸上相距甚遠。

  鈣鈦礦材料本身的結晶時間短,生產(chan) 中的工藝窗口時間隻有幾秒,造成了生產(chan) 上的困難。除此以外,在製備鈣鈦礦電池的過程中,一個(ge) 壞點、一個(ge) 灰塵都有可能影響整個(ge) 電池麵板的效率,影響了其大麵積應用時的效率。

  “目前來看,鈣鈦礦電池製備技術需要解決(jue) 如何讓鈣鈦礦的薄膜更加致密平整,以及如何保證環境清潔,避免灰塵等因素幹擾提升良品率兩(liang) 個(ge) 問題。設計更為(wei) 先進的製備技術,能有效保證鈣鈦礦電池在大麵積應用時的效率。”王文靜說。

  我國鈣鈦礦光伏技術未來可期

  盡管鈣鈦礦電池有諸多不確定性,但學界不少專(zhuan) 家仍對其未來持樂(le) 觀態度。

  陳棋表示,目前我國在鈣鈦礦電池的學術研究和產(chan) 業(ye) 研究上,具有兩(liang) 個(ge) 最大的優(you) 勢:一是研究群體(ti) 大,國內(nei) 研究鈣鈦礦電池的企業(ye) 、機構遠比國外多;二是國內(nei) 有非常巨大的產(chan) 業(ye) 基礎,光伏市場和光伏製造業(ye) 在中國呈現蓬勃之勢。

  “我國鈣鈦礦光伏技術的未來,可謂前途無量。”陳棋說。

  在鈣鈦礦電池的未來應用方麵,孫於(yu) 超表示,鈣鈦礦技術最有價(jia) 值的應用場景是在大規模光伏發電領域。鈣鈦礦在與(yu) 晶矽結合組成疊層電池後,可以大幅提高現有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從(cong) 而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加快對於(yu) 傳(chuan) 統化石能源的替代,助力我國“雙碳”目標實現。此外,鈣鈦礦電池的厚度僅(jin) 為(wei) 晶矽電池的千分之一,柔性輕便的特質使其具有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例如用於(yu) 穿戴式發電裝置、光伏玻璃建築一體(ti) 化、野外臨(lin) 時發電設備等,甚至可以運用於(yu) 太空發電。

  奮戰在鈣鈦礦電池領域多年,孫於(yu) 超和科研團隊見證了鈣鈦礦電池從(cong) 不為(wei) 人知,到漸漸走入大眾(zhong) 視野。在得知《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中提及“要研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電池”後,孫於(yu) 超興(xing) 奮地表示:“鈣鈦礦電池的好時候到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