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栓Q”被小學生寫進作文 網絡流行語會影響規範表達嗎

發布時間:2022-09-23 11:04:00來源: 揚子晚報

  “栓Q”被小學生寫(xie) 進作文引熱議

  互聯網流行語會(hui) 影響規範表達嗎?

  近日,一小學老師批改作業(ye) 時發現學生作文寫(xie) “栓Q”,相關(guan) 視頻隨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討論。有人認為(wei) 這件事很嚴(yan) 肅,有人認為(wei) 隻要正確引導就好。聽聽南京的家長和老師怎麽(me) 看!

  老師感慨:

  互聯網對孩子們(men) 影響太大了

  “栓Q”是一個(ge) 英文諧音梗,來源抖音的英語教學博主劉濤。這位博主自學英語發音,口音比較重,在一條視頻中他念了一段英文譯文,並在最後說了英文的“謝謝”,但發音酷似“栓Q”引發網友模仿。之後還發展出了“我真的栓Q”的流行語,表示當事人無語的情緒。

  上述視頻發布者張老師在采訪時表示,學生正上三年級,第一次寫(xie) 作文,看到這篇作文時覺得“互聯網對孩子影響真的是太大了”!

  21日,記者聯係到了正在菏澤市一初中任職語文教師的康老師。她表示互聯網流行語進課堂的現象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很常見,“上課講授古詩,有一道題是分析詩人的情感,大多數孩子能說出表達了詩人悲傷(shang) 、惆悵、孤寂、彷徨等等,就有幾個(ge) 小孩說這是詩人在emo(即英文單詞emotion的縮寫(xie) ,意為(wei) 頹廢、抑鬱、不樂(le) 觀)。”

  針對這件事,有網友認為(wei) ,這是一件很嚴(yan) 肅的事。“口頭語不能當書(shu) 麵語!”“流行文化和嚴(yan) 肅文學得有個(ge) 區分”。也有網友認為(wei) ,三年級的孩子,正常引導就好了。“三年級剛開始寫(xie) 作文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敢於(yu) 下筆。”

  家長態度:

  禁止使用不文明語言

  李小華女士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她在采訪中表示,孩子說的很多詞自己是聽不懂的。“我們(men) 家孩子性格比較外向,身邊的朋友比較多,在一起玩的時候可能就學到了很多網絡用語,再加上他自己喜歡學畫畫,做手工,經常會(hui) 上網,也學到了很多網絡用語。”

  李女士說,“我沒有強製地要求孩子一定不能用這些詞,但是對一些不文明的語言會(hui) 加以製止,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和學校不可以用。”

  孩子會(hui) 在作文中使用網絡語言嗎?李女士說,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麵還是比較分得清的,在書(shu) 麵表達中,目前沒有使用到相關(guan) 語言。“除了我們(men) 會(hui) 引導外,學校的老師也會(hui) 有要求。”

  專(zhuan) 家意見:

  老師要學會(hui) 善意提醒和引導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曹勇軍(jun) 表示,伴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用語對人們(men) 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成年人通常會(hui) 自覺地在某些正式的場合使用規範用語,不使用網絡用語,但是孩子這方麵的意識往往比較淡漠。“從(cong) 教育界的態度來看,使用網絡語言要看什麽(me) 場合,一般在一些作文競賽、期中或期末考試來說,強調使用規範用語,這對於(yu) 幫助孩子建立規範意識有好處。當孩子把網絡語言寫(xie) 到作文裏,老師要學會(hui) 善意提醒和引導。”

  “網絡用語有時候比較簡潔形象,輕鬆幽默,孩子們(men) 在生活中很喜歡使用。當學生在平時的小練習(xi) 、小練筆中偶爾出現一次網絡用語,老師們(men) 不用大驚小怪,或視為(wei) 洪水猛獸(shou) 。在孩子社會(hui) 化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慢慢會(hui) 悟到,老師隻需要尊重孩子,做一些善意的提醒,就可以處理好這個(ge) 問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沈昭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