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報告稱:全球金融穩定風險增加 風險明顯偏向下行
中新社華盛頓10月11日電 (記者 沙晗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地時間11日發布《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說,受通脹、烏(wu) 克蘭(lan) 危機等影響,目前全球金融穩定風險有所增加,風險平衡明顯向下行傾(qing) 斜。
報告說,自今年4月以來,全球經濟前景出現嚴(yan) 重惡化。多個(ge) 下行風險已經顯現,包括通脹壓力超出預期、俄羅斯烏(wu) 克蘭(lan) 衝(chong) 突帶來的溢出效應等,導致全球經濟加速放緩。
報告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金融穩定風險有所增加,風險平衡明顯向下行傾(qing) 斜。主權部門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部門的金融脆弱性加劇,而一些關(guan) 鍵資產(chan) 類別的市場流動性已經惡化。同時,利率和風險資產(chan) 的價(jia) 格一直極不穩定,反映出經濟和政策前景的巨大不確定性。
IMF的全球銀行壓力測試顯示,在金融環境突然急劇收緊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將在高通脹下於(yu) 2023年陷入衰退,多達29%的新興(xing) 市場銀行(按其資產(chan) 規模計算)將違反資本充足率要求,而大多數發達經濟體(ti) 銀行將保持韌性。重建緩衝(chong) 和填補資本缺口將需要超過2000億(yi) 美元。
其中,新興(xing) 市場麵臨(lin) 多重風險,包括高昂的外部借款成本、居高不下的通脹、波動劇烈的大宗商品市場、高度不確定的全球經濟前景以及發達經濟體(ti) 政策收緊帶來的壓力。
報告建議,各國央行必須采取果斷行動,將通脹恢複至目標水平;一些正在應對全球緊縮周期的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應降低金融穩定風險並維持適當的貨幣政策傳(chuan) 導;發展中經濟體(ti) 和前沿市場的主權借款人應更努力地遏製高債(zhai) 務脆弱性帶來的風險;政策製定者應遏製金融脆弱性的進一步增加。(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