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一周年 四川片區做了哪些工作?

發布時間:2022-10-13 10:46:00來源: 成都商報

  2022年10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立一周年。一周年之際,為(wei) 了讓大家更加全麵地了解四川省高質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有關(guan) 工作,10月12日,四川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舉(ju) 行了新聞通氣會(hui) ,介紹了有關(guan) 情況。

  大熊貓國家公園涉及川陝甘三省,總區劃麵積2.2萬(wan) 平方公裏。其中,四川片區1.93萬(wan) 平方公裏,占公園總麵積87.7%;生活著野生大熊貓1227隻,占國家公園內(nei) 野生大熊貓總數1340隻的91.6%。

  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xiang) ,是現今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野生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主要省份。近一年來,四川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依法依規管控方麵

  四川率先在全國以省政府名義(yi) 印發《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出台加強四川片區建設的意見;推動製定《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省十三屆人大常務會(hui) 已初次審議通過;配合國家林草局優(you) 化完善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ti) 規劃》,正同步編製空間布局、生態修複等專(zhuan) 項規劃;建立“林長+檢察長”協作機製,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之一;省高級人民法院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多地探索組建大熊貓國家公園警察大隊或片區警務工作站。

  ■化解曆史問題方麵

  四川堅持先立後破、順向改革,實事求是清理退出公園內(nei) 小水電,加快礦業(ye) 權清理進度;省政府辦公廳出台礦業(ye) 權分類退出辦法,自然資源廳印發具體(ti) 方案,計劃2022年底全麵清理退出194宗礦業(ye) 權;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印發小水電清理退出方案和財政獎補方案,計劃分類分階段退出273座小水電,已退出小水電97座;省級財政專(zhuan) 門安排9.56億(yi) 元獎補資金,支持小水電和礦業(ye) 權退出;省林草局組織將2363畝(mu) 集體(ti) 人工商品林調整為(wei) 生態公益林,組織實施核心區居民生態搬遷52人。

  ■保護修複自然生態方麵

  四川加強大熊貓重點生態廊道和野化放歸基地建設,保護修複大熊貓棲息地26.56平方公裏,雅安片區曆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複項目入選國家示範工程;設置固定巡護線路663條,今年已開展巡護8萬(wan) 餘(yu) 人次,監測到野生大熊貓影像724次;對擬進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綿九高速、夾金山隧道、引大濟岷等國省重大項目,強化影響評價(jia) 和專(zhuan) 家論證,督促落實消減措施,努力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基層基礎建設方麵

  落實央省財政資金2.2億(yi) 元,儲(chu) 備“十四五”重點項目17個(ge) ;開展標準化建設試點,建成大熊貓小種群複壯研究開放實驗室、放歸基地、野外科研觀測站等5個(ge) ,巡護道路168.68公裏,新(改)建保護站點41個(ge) ,安裝標準化多功能智能界碑、界樁745個(ge) ;聘請“兩(liang) 院”院士、權威專(zhuan) 家等組成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建立文創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創新聯盟,深化與(yu) 中國科學院等40餘(yu) 家科研單位和企業(ye) 的合作,申報實施基礎科研項目近300個(ge) ;推進數字化管理,啟動了“天空地人”一體(ti) 化監測體(ti) 係建設。

  ■推進地方協調發展方麵

  四川探索共建共管機製,縣級管理機構與(yu) 村社、居民等建立40個(ge) 共建共管委員會(hui) ,就地選聘國家公園管護員1893名;年度兌(dui) 現非國有公益林補償(chang) 資金7463萬(wan) 元,啟動了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保險試點;堅持“兩(liang) 業(ye) 並舉(ju) ”,因地製宜建設入口社區,開展特許經營試點,鼓勵金融和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舉(ju) 辦數字國際熊貓節,扶持發展自然教育、康養(yang) 旅遊等產(chan) 業(ye) ,年實地生態體(ti) 驗超過100萬(wan) 人次。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相 /關(guan) /閱 /讀

  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五個(ge) “最”

  記者從(cong) 四川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舉(ju) 行的新聞通氣會(hui) 上獲悉,同我國其他正式設立和試點的國家公園相比,大熊貓國家公園所在區域極具特殊性,包括了五個(ge) “最”,分別是旗艦物種國際最關(guan) 注、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地質地貌最複雜、人為(wei) 幹擾活動最頻繁,以及資源資產(chan) 構成最複雜。

  首先是旗艦物種國際最關(guan) 注。大熊貓是中新世晚期走來的孑遺物種,數量稀少,分布狹窄,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和“傘(san) 護種”,是世界自然保護的象征。

  然後是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和地質地貌最複雜。大熊貓國家公園地處我國第一級階梯與(yu) 第二級階梯分界線,位於(yu) 動物地理區劃東(dong) 洋界和古北界的過渡帶,已知該區域分布有川金絲(si) 猴、雪豹、羚牛和珙桐、紅豆杉等8000餘(yu) 種野生動植物。同時,大熊貓國家公園橫跨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秦嶺五大山係,南北和東(dong) 西跨度都近600公裏,海拔高差近6000米,是全球公認的地貌最複雜地區之一。

  另外,大熊貓國家公園還是人為(wei) 幹擾活動最頻繁和資源資產(chan) 構成最複雜的區域。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域人類活動可上溯至先秦,四川片區涉及7個(ge) 市(州)、20個(ge) 縣(市、區)、110個(ge) 鄉(xiang) (鎮),現有戶籍居民4.25萬(wan) 人。過去的數十年,以采礦、水電、旅遊等為(wei) 主的資源依賴型、消耗型開發活動強度大。同時,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域內(nei) 集體(ti) 土地5490平方公裏,占公園總麵積25%。國有土地及其附屬資源資產(chan) 由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分別或交叉行使所有權和管理權。

  這些特點,既增添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獨特魅力,也帶來了許多困難和挑戰。

  預計今年底,四川片區

  基本完成界樁、界碑、界牌設置

  記者還從(cong) 昨日的新聞通氣會(hui) 上了解到,預計今年底,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將基本完成界樁、界碑、界牌設置。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專(zhuan) 職副局長陳宗遷介紹說,勘界立標,是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目的是將國家批複的公園界線範圍落實到山頭地塊,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展示國家公園的邊界和管控分區。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期間,在眉山洪雅、綿陽安州等片區率先啟動了公園打樁定標試點,已埋設界碑40個(ge) 、邊界樁509個(ge) 、功能區樁199個(ge) 。

  今年初,按照國家林草局的統一部署,四川省全麵啟動了此項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勘界落圖,正全力推進打樁定標工作。

  按照年初製定的工作計劃,預計今年底,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將基本完成界樁、界碑、界牌設置。明年開始,社會(hui) 公眾(zhong) 通過大熊貓國家公園界樁、界碑、界牌標識,有的地方通過電子圍欄語音或短信提醒,就能清楚地知道哪裏是公園內(nei) 、哪裏是公園外;哪裏是核心保護區、哪裏是一般控製區。同時,相應的公園內(nei) 指示、提示、警示標牌也將逐步規範設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成都商報》2022年10月13日第04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