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上下遊競相鎖礦擴產 江西鋰電產業規模今年有望突破千億元大關
本報記者 曹 琦
在當前鋰資源供應緊張情況下,引來各方競相角逐。去年以來,江西先後引進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吉利科技、欣旺達、蜂巢能源、比亞(ya) 迪等一批鋰電行業(ye) 頭部公司投資超百億(yi) 元項目落戶。
10月11日,《證券日報》記者從(cong) 江西省政府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今年以來,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呈現爆發式增長,僅(jin) 1至8月份產(chan) 業(ye) 規模達541.3億(yi) 元,同比增長1.2倍,全年有望突破千億(yi) 元大關(guan) 。”
10月10日,江西省政府正式印發實施《關(guan) 於(yu) 做優(you) 做強我省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若幹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從(cong) 重大項目的招引、推動企業(ye) 科技創新、加大投融資扶持力度、加大資源要素保障力度、統籌推進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等方麵提出具體(ti) 政策措施。
上市公司掘金“亞(ya) 洲鋰都”
《政策措施》提到,加強全省鋰礦資源儲(chu) 備和統籌開發利用,優(you) 化鋰資源供給,支持鋰電龍頭企業(ye) 在江西範圍內(nei) 通過自行開采、投資合作、長期協議等方式取得鋰資源。
江西國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章喜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國軒高科在江西的投資包括年產(chan) 30GWh動力電池項目、2000萬(wan) 噸采選礦項目和12萬(wan) 噸碳酸鋰項目。其中,一期10GWh電池項目已於(yu) 今年5月30日正式投產(chan) ,二期20GWh電池項目正式動工建設,預計明年年底將建成投產(chan) 。此外,1000萬(wan) 噸采選礦項目建設和6萬(wan) 噸碳酸鋰項目建設也將於(yu) 明年完成。”
江西宜春有“亞(ya) 洲鋰都”之稱。據自然資源部門最新探明數據顯示,僅(jin) 宜春一地氧化鋰儲(chu) 量就超過900萬(wan) 噸,由於(yu) 當前鋰資源供應緊張,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上下遊企業(ye) 紛紛湧入江西宜春搶礦、擴產(chan) 。近兩(liang) 年,江西先後引進國軒高科、寧德時代、比亞(ya) 迪等一批投資超百億(yi) 元鋰電頭部企業(ye) 重大項目,國內(nei) 動力電池十強企業(ye) 中已有6家落戶江西,目前全省億(yi) 元以上在建鋰電項目達到100多個(ge) ,產(chan) 業(ye) 鏈條正在持續完善,發展動力和後勁不斷增強。
下遊頭部企業(ye) 的湧入帶動了一大批上遊企業(ye) 的加入,陽光電源、富臨(lin) 精工、一欣新能源等20多家細分領域企業(ye) 落戶宜春或擴大投資,帶動江西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2021年江西全省鋰鹽、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銅箔等產(chan) 量均位居國內(nei) 前列,其中碳酸鋰、氫氧化鋰產(chan) 量排名第一,鋰鹽總產(chan) 量占全國近一半,2021年全省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規模達503.5億(yi) 元,2022年有望突破千億(yi) 元大關(guan) 。
碳酸鋰價(jia) 格繼續創新高
當前電池級碳酸鋰價(jia) 格再創新高,10月11日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jia) 上漲0.35萬(wan) 元/噸至52.35萬(wan) 元/噸。
黃章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2萬(wan) 元一噸的碳酸鋰價(jia) 格確實太高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供需問題,電池企業(ye) 的產(chan) 能增加從(cong) 5年前就已開始,在2021年到2022年實現快速增長,但碳酸鋰產(chan) 能增加速度遠遠沒有電池快,去年以來,碳酸鋰價(jia) 格居高不下,盡管投入很多資金技術,但碳酸鋰的產(chan) 能擴充需要一定時間,特別是礦產(chan) 資源的開發是一個(ge) 相對緩慢的過程,這也是實現碳酸鋰產(chan) 量快速增加的主要瓶頸。”
記者從(cong) 新聞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寧德時代從(cong) 洽談到簽訂項目落地協議僅(jin) 用半年多時間,項目一期今年內(nei) 將試產(chan) ;比亞(ya) 迪從(cong) 對接洽談到簽約僅(jin) 用64天;贛鋒鋰業(ye) 新投資300億(yi) 元項目僅(jin) 洽談4個(ge) 月就完成落地簽約;國軒高科實現“40天簽約、4個(ge) 月落地、一年建成投產(chan) ”的“宜春速度”,二期項目也已於(yu) 10月8日建設動工。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宜春市有三大優(you) 勢吸引企業(ye) ,一是豐(feng) 富的鋰礦資源,二是宜春市委市政府有明確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規劃,三是當地好的營商環境。”
目前宜春全市共有鋰電企業(ye) 159家、其中規上企業(ye) 111家,在建項目133個(ge) ;今年新簽約項目51個(ge) ,總投資1607.5億(yi) 元。(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