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睢寧:好日子就在綠水青山中
“在城裏工作生活的兒(er) 子一家三口回來時,總是說老家空氣清新,環境優(you) 美。”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大顧村60多歲的村民周保生說。
睢寧縣是徐州地區第一家全域實行農(nong) 村保潔市場化運行的縣,農(nong) 村保潔體(ti) 係的運行、監督、考核已常態化。“早起鳥鳴瓜果香,入夜蛙叫空氣鮮,就是最好的生態。”睢寧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殷亮說,推門就見綠、抬頭就賞景,“生態美”已成為(wei) 村莊的一道亮麗(li) 風景線。
以前,大顧村房前屋後隨處可見垃圾,遇上下雨天,坑坑窪窪的村莊土路上,泥水混合著畜禽糞便讓人不敢邁步。現在,村裏水泥路幹淨整潔,環境有人管理,房前屋後種上蔬菜、果樹,有的綠色藤蔓爬滿了院牆,形似一幅田園山水畫。
大顧村脫胎換骨的蝶變,正是睢寧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結合鄉(xiang) 村公共空間治理,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真實寫(xie) 照。今年以來,睢寧縣已清理垃圾13.15萬(wan) 噸、水塘1950口、溝渠796.75公裏、畜禽養(yang) 殖糞汙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廢棄物3446.6噸,已建成省市級特色田園鄉(xiang) 村13個(ge) ,美麗(li) 宜居村莊518個(ge) ,已創建三星級美麗(li) 庭院8092戶、四星級美麗(li) 庭院2158戶。2021年以來,睢寧縣每年投入農(nong) 村保潔體(ti) 係和垃圾分類費用7900餘(yu) 萬(wan) 元,388個(ge) 涉農(nong) 村每年長效管護經費共計3880萬(wan) 元,用於(yu) 農(nong) 村公廁、村莊環境、遊園綠化等基礎設施管護。
睢寧取意“睢水安寧”,依水而生、因水而興(xing) 、緣水而美。治水、興(xing) 水直接影響睢寧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有好水就是豐(feng) 收年,溝渠通到田間地頭,莊稼才會(hui) 綠油油。”淩城鎮副鎮長許雪峰說,“如今,望天田變成高產(chan) 田,農(nong) 村變公園,稻田變花園,老百姓的日子美得很!”今年上半年,淩城灌區投資約2.51億(yi) 元,治理幹支渠46條,目前已完成37條,更新改造建築物38座,溝口防護12處,配置自動化信息化係統一套;高集灌區投資約1.55億(yi) 元,續建配套與(yu) 節水改造項目。
姚集鎮高黨(dang) 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宋斌說起高黨(dang) 社區農(nong) 家樂(le) 生意,總是喜笑顏開。“很多客人從(cong) 城裏組團過來,就是為(wei) 了看看我們(men) 這好山、好水、好風光。”高黨(dang) 社區將4個(ge) 汪塘、16個(ge) 溝渠清淤貫通,引入故黃河水,進行綠化美化,過去村民“望水愁”,如今吃上“生態飯”。
睢寧現有骨幹河道21條,中小型水庫9座。全縣設置16位縣級河長湖長、129位鎮級河湖長、400位村級河長,將河湖長製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同步統籌謀劃、部署推進。上半年完成縣級河長巡河37次,現場交辦問題11起,鎮級河長巡河1662次。《睢寧縣2022年度美麗(li) 幸福河湖創建方案》印發後,目前全縣已完成62條309.25公裏生態河道土方疏浚、護坡,河道總體(ti) 綠化率達65%。
睢寧是蘇北農(nong) 業(ye) 和畜禽養(yang) 殖大縣,每年產(chan) 生農(nong) 作物秸稈116萬(wan) 噸、人畜糞便100餘(yu) 萬(wan) 噸、農(nong) 村易腐垃圾1.8萬(wan) 噸。2022年1月4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和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把睢寧縣厭氧發酵協同處理技術模式作為(wei) “農(nong) 村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典型技術與(yu) 案例”進行公示。
近年來,睢寧縣先後投資1.7億(yi) 元,建成37個(ge) 沼氣站,沼氣厭氧發酵裝置總容積達4.9萬(wan) 立方米,形成了以沼氣為(wei) 紐帶的生態循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姚集鎮高黨(dang) 沼氣站以沼氣工程為(wei) 樞紐,將周邊畜禽糞汙變廢為(wei) 寶,生產(chan) 綠色有機肥料,提供給周邊農(nong) 田及生態園區使用。年消化利用畜禽糞汙約6500噸、農(nong) 業(ye) 廢棄物約400噸,年產(chan) 沼氣約37萬(wan) 立方米,可滿足高黨(dang) 社區660戶居民使用,同時年產(chan) 沼液沼渣有機肥料約2萬(wan) 噸。
“沼氣項目投運,有效治理了汙染、改善了農(nong) 村環境、提高了農(nong) 民生活質量,順應了建設生態家園、實現農(nong) 業(ye) 經濟良性循環的必然趨勢。”睢寧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韓超說。如今,越來越多的睢寧人在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中收獲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好日子就在綠水青山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