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裏那些練體操的快樂少年
這是一個(ge) 周六的下午,北京東(dong) 四環外的一座大型運動館內(nei) ,體(ti) 操訓練場地上不時傳(chuan) 出孩子們(men) 嬉戲的歡笑聲。身為(wei) 3個(ge) 孩子的母親(qin) ,賈蓓蓓已經在場邊坐了差不多3個(ge) 小時,孩子今天的體(ti) 操課已經結束多時,但他們(men) 依然不願離去。賈蓓蓓倒也不催促孩子們(men) ,3個(ge) 孩子即便在兩(liang) 個(ge) 小時的體(ti) 操課之後依然精力不減,還在各種體(ti) 操器械上玩得不亦樂(le) 乎。看著孩子們(men) 享受其中,賈蓓蓓的目光中流露出滿滿的欣賞和滿足。
賈蓓蓓的大女兒(er) 今年9歲,一對龍鳳胎姐弟今年7歲。最小的弟弟小名羊羊,是姐弟三人中最早開始練體(ti) 操的。賈培培回憶,那是去年上半年,羊羊還在上幼兒(er) 園,在一名同學家長的推薦下,她帶著羊羊開始學體(ti) 操。賈蓓蓓說,“男孩子天生愛動,又喜歡翻爬滾打。我們(men) 帶他去公園玩,他小小年紀就在單杠、雙杠上爬上爬下,樂(le) 此不疲。所以,當有同學家長推薦我們(men) 去學體(ti) 操時,我覺得還是挺適合他的。”
和很多中國人對體(ti) 操的印象都與(yu) 苦、累這些字眼有關(guan) 一樣,賈培培一開始也以為(wei) 體(ti) 操訓練應該是比較艱苦的,所以也隻是抱著讓孩子鍛煉鍛煉身體(ti) ,有地方發泄一下精力即可的想法,並沒有考慮過體(ti) 操還會(hui) 給孩子帶來更多收獲。但在兒(er) 子練習(xi) 體(ti) 操之後,賈蓓蓓才發現,原來現在的少兒(er) 體(ti) 操與(yu) 自己想象的體(ti) 操完全不同,“孩子的訓練目標是循序漸進達成的,訓練過程、強度要求都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氛圍也非常寬鬆”。
與(yu) 賈蓓蓓一樣,另一位母親(qin) 莊海燕也是在孩子練習(xi) 體(ti) 操之後才發現體(ti) 操已經不是自己印象裏的那個(ge) 樣子。莊海燕說,這種印象的改變從(cong) 孩子第一次接觸體(ti) 操時就發生了,“我兒(er) 子的性格比較內(nei) 向,不是特別容易接受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事物。一年前,孩子第一次去上體(ti) 操課時,他是自己進去的,進去之前他非常抗拒和焦慮,但出來後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要上這個(ge) 課’。”之後,莊海燕仔細觀察過兒(er) 子是如何上體(ti) 操課的,“教練會(hui) 根據孩子的身體(ti) 條件,給孩子定一個(ge) 小目標,鼓勵、引導孩子去完成訓練目標。孩子感受更多的是自己不斷學會(hui) 新的動作和完成訓練目標的成就感”。
莊海燕發現,兒(er) 子在練習(xi) 體(ti) 操的這一年時間裏,原本內(nei) 向的性格也變得更加開朗、外向。“時不時在同學麵前來一個(ge) 側(ce) 手翻,那種被同學們(men) 齊聲讚歎的感覺,他覺得很棒。整個(ge) 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強,性格也不再那麽(me) 內(nei) 向了。”
孩子身體(ti) 素質的變化更不用多說,由於(yu) 體(ti) 操訓練使得孩子的柔韌性、協調性以及敏捷、力量等素質明顯提升,而這些素質考察基本上也是學生體(ti) 質測試的主體(ti) ,莊海燕說,孩子在學校上體(ti) 育課和參加體(ti) 育考試都很輕鬆,相信體(ti) 操訓練對孩子未來在中考體(ti) 育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也有很大幫助。
在三姐弟之家,看到弟弟對體(ti) 操的喜愛,今年5月,兩(liang) 個(ge) 姐姐也跟著弟弟走進了體(ti) 操房。不過,在係統訓練一年後,弟弟對體(ti) 操的想法可能已經與(yu) 剛剛接觸體(ti) 操的姐姐們(men) 大為(wei) 不同。
賈蓓蓓說,“羊羊現在一周訓練4次,他說他想像肖若騰那樣參加奧運會(hui) 。”培養(yang) 兒(er) 子成為(wei) 專(zhuan) 業(ye) 運動員,這是賈蓓蓓以前從(cong) 未想過的問題,但當孩子作出選擇的時候,她也會(hui) 無條件支持。
作為(wei) 一位北京的西城媽媽,賈蓓蓓深知“內(nei) 卷”的含義(yi) ,也有千萬(wan) 種“雞娃”方法,但對於(yu) 熱愛體(ti) 操的小兒(er) 子羊羊,她認為(wei) 沒有什麽(me) 比孩子的興(xing) 趣和已經展現出的潛力更重要。
“羊羊特別喜歡體(ti) 操,我們(men) 之前給他報過很多培訓班,所有的這些興(xing) 趣班他都沒有堅持下來,唯獨體(ti) 操,他不僅(jin) 堅持了下來,而且對自己還有要求。”
“現在的少兒(er) 體(ti) 操培訓的確與(yu) 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印象不同,孩子們(men) 可以真正感受到參與(yu) 體(ti) 操運動的快樂(le) 。但如果說,訓練就會(hui) 變得很輕鬆,不苦不累,那也是不可能的。羊羊在訓練中也哭過,任何訓練,隻要付出汗水和努力,都不容易。但作為(wei) 家長,我看到的是,孩子在累了、哭了之後,就是不願離開體(ti) 操,我知道,孩子是真的喜歡。我也知道,孩子走專(zhuan) 業(ye) 運動員之路和業(ye) 餘(yu) 娛樂(le) 完全是兩(liang) 個(ge) 概念,他之後還會(hui) 吃更多的苦,但我願意全力支持孩子追求他的理想。”說到這,賈蓓蓓的眼裏閃亮了一下,不知是感動的淚光還是對未來的憧憬。
一年多的係統訓練,讓還不滿7歲的羊羊已經在體(ti) 操方麵展現出較高的天賦和潛力,這也是賈蓓蓓支持孩子往專(zhuan) 業(ye) 運動員方向發展的一個(ge) 原因。在賈蓓蓓看來,即便孩子未來不能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體(ti) 操運動員,但體(ti) 操的專(zhuan) 項技能至少會(hui) 為(wei) 孩子將來提供更多選擇。
中國體(ti) 操隊前運動員、SpringGym體(ti) 操教室總教練金楊蕊娜,在2008年退役後一直從(cong) 事少兒(er) 體(ti) 操的教學,十多年的時間裏,她也看到了中國的少兒(er) 體(ti) 操正在從(cong) 傳(chuan) 統的業(ye) 餘(yu) 體(ti) 校主導模式向社會(hui) 俱樂(le) 部興(xing) 起的模式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金楊蕊娜認為(wei) ,不少中國家長對體(ti) 操 “苦、累、傷(shang) ”的固有印象也在改變。
金楊蕊娜說:“以前由業(ye) 餘(yu) 體(ti) 校主導的少兒(er) 體(ti) 操訓練,因為(wei) 肩負著競技體(ti) 操人才培養(yang) 、選拔的重要任務,必須要在孩子的某個(ge) 年齡段之前選拔出人才,因此訓練、教學的任務比較重、要求比較高,確實給人留下了體(ti) 操訓練很苦、很累的印象。但現在社會(hui) 俱樂(le) 部的少兒(er) 體(ti) 操,並不存在硬性任務,訓練、教學都是以每個(ge) 孩子的身心條件為(wei) 依據,幫助孩子通過體(ti) 操得到最有效的身體(ti) 鍛煉和在參與(yu) 體(ti) 操中獲得快樂(le) 。”
金楊蕊娜表示:“體(ti) 操訓練給孩子帶來的促進本體(ti) 感知和身體(ti) 控製能力的提升,在精神層麵對孩子也有很大幫助,可以讓他們(men) 更加自信,並發現學習(xi) 、訓練的過程是有意義(yi) 的。”
體(ti) 操被稱為(wei) “體(ti) 育之父”,也有人說體(ti) 操是運動之母,但無論怎樣,都反映出體(ti) 操作為(wei) 發展人的身體(ti) 素質和運動能力的基礎地位。金楊蕊娜表示,從(cong) 孩子的身體(ti) 發育和健康成長看,體(ti) 操訓練有著其他運動方式難以替代的作用。體(ti) 操應該成為(wei) 少兒(er) 群體(ti) 中最為(wei) 普及的一項運動,這在美國、日本、德國等體(ti) 育發達國家已是普遍現象,但在我國,由於(yu) 體(ti) 操給大多數國人留下了一個(ge) 相對片麵的固有印象,因此,讓更多的孩子能夠練習(xi) 體(ti) 操目前在我國還處於(yu) 起步階段。
不過,隨著社會(hui) 體(ti) 操俱樂(le) 部在國內(nei) 大城市湧現,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對體(ti) 育有著更全麵和深刻的認知,練體(ti) 操的孩子正在增多,中國的大眾(zhong) 體(ti) 操正在回歸它應有的形象。
還是在那個(ge) 周六,當賈蓓蓓、莊海燕的孩子們(men) 還在單杠、蹦床、平衡木等體(ti) 操器械上瘋玩時,一個(ge) 兩(liang) 歲半的小女孩邁著還不算太穩的步伐走上了體(ti) 操墊。小女孩的父親(qin) 崔欣悅,從(cong) 孩子的成長來說,體(ti) 育是走在智育前麵的。這個(ge) 年齡的孩子其實還沒有太多可以選擇的運動項目,體(ti) 操就是她最好的運動。
本報北京10月1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