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陽油菜種植實現全程機械化 產量效益雙提升
中新網永州10月17日電 (劉誌軍(jun) 陶冶)時下,在湖南祁陽觀音灘鎮沿沽村,綠油油的油菜苗長勢喜人。農(nong) 戶們(men) 正忙著開溝、移栽。
應對今年夏秋連旱,祁陽市早謀劃、早部署,采取稻油輪作、集中育苗、技術創新、示範引導等措施,千方百計擴麵積、提產(chan) 量、增效益,掀起油菜種植熱潮。
“水稻油菜輪作,既保證了產(chan) 量,又提高了品質和土地生產(chan) 能力。”天子龍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李德純介紹。幾年前,合作社流轉村裏土地開展稻油輪作,1000多畝(mu) 再生稻收割完後,就迅速組織人力、機械翻耕整地、施肥起壟、封閉除草,開展油菜移栽。
麵對幹旱,為(wei) 確保土地不失種、農(nong) 民不減收,祁陽市按照“水稻損失旱糧補、秋糧損失秋冬種補”要求,搶抓油菜適時生長時節,引導、鼓勵老百姓利用水稻收割後的閑置稻田接茬種植優(you) 質油菜,推行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生產(chan) ,有效提高土地效益,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現在種油菜跟機插水稻一樣,既方便又高效,一台機器可抵80多個(ge) 人工。”說起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新技術,羊角糖鎮種糧大戶鄧根智臉上掛滿笑容。
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新技術改變了傳(chuan) 統油菜育苗和移栽方式,浸種後的油菜種子與(yu) 育秧基質在播種機裏經過混合裝盤,幾天後就培育成機插水稻秧苗一樣的毯狀苗,大大提高生產(chan) 效率,預計每畝(mu) 節本增效200元以上,深受大戶青睞。今年,種糧大戶鄧根智將使用機插技術取代大苗、裸苗人工移栽,10天時間就可完成2000畝(mu) 的油菜大苗種植。
“稻油輪作是祁陽大力推廣的種植生產(chan) 模式,由於(yu) 晚稻收割要持續到10月底,人工移栽嚴(yan) 重影響了油菜正常播種期,製約了油菜麵積擴增和產(chan) 量提升。”祁陽市農(nong) 機事務中心主任桂文明介紹,油菜毯狀苗機械高效移栽技術,隻需將水稻育秧流水線和插秧機進行簡單升級改造,再配合育苗技術,油菜就可以像種水稻一樣全程機械化,育苗、開溝、移栽都可以利用機械完成,實現多種土壤條件下的油菜高密度高效率種植,讓稻、油兩(liang) 種作物無縫銜接,產(chan) 量效益雙提升。
據悉,今年,祁陽市為(wei) 解決(jue) 幹旱缺水不能育苗、部分農(nong) 戶不願育苗等問題,率先推行油菜集中育苗,共落實油菜集中育苗鄉(xiang) 鎮級百畝(mu) 基地19個(ge) 、村級十畝(mu) 基地360個(ge) ,“兩(liang) 高雙低”油菜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此外,通過開展“百千萬(wan) ”畝(mu) 油菜種植辦點示範,祁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農(nong) 業(ye) 領導以及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分別領辦1個(ge) 萬(wan) 畝(mu) 示範片,聯鎮市領導指導聯點鎮創辦1個(ge) 千畝(mu) 示範片,各鎮(街道)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分別創辦1個(ge) 百畝(mu) 示範片,祁陽目前油菜辦點示範麵積達7.6萬(wan) 畝(mu) ,已落實油菜種植麵積36.5萬(wan) 畝(mu) ,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