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市屬公園推30處彩葉觀賞地

發布時間:2022-10-26 11:22:00來源: 新京報

  北京市屬公園推30處彩葉觀賞地

  最佳觀賞期覆蓋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建議遊客錯峰觀賞彩葉

  “霜降”已過,本周開始,北京市屬公園將呈現各種黃、橙、紅、綠疊加的多彩秋景,營造別致的賞秋體(ti) 驗,30處彩葉觀賞地等待市民遊客來打卡。白蠟、銀杏、黃櫨、元寶槭、欒樹、水杉等常見彩葉樹種和秋紫白蠟、金葉梣葉槭、花葉梣葉槭、櫸樹等新優(you) 彩葉樹種絢麗(li) 多姿,搭配著園林古建、蘆葦殘荷、碧水遠山,形成曆史名園的獨特秋季美景。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提示,除香山紅葉外,其他市屬公園也有很好的秋季彩葉景觀,最佳觀賞期覆蓋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建議遊客錯峰觀賞彩葉。從(cong) 10月22日開始,香山公園周末的遊客接待量上升,為(wei) 獲得更好的觀覽體(ti) 驗,建議市民遊客選擇周一到周五的時段預約前往。

  彩葉樹種換秋裝

  香山公園的紅葉已進入觀賞期,漸次變色的樹葉與(yu) 園林古建築、革命紀念地舊址相互映襯,獨具魅力。

  國家植物園(北園)的秋日世界絢麗(li) 多彩。北湖賞秋已成為(wei) 市民遊客秋季遊園的傳(chuan) 統項目,金枝槐、元寶槭、欒樹等彩葉樹種都換上秋裝,與(yu) 遠處的山峰一同倒映在湖麵上,色彩斑斕。絢秋苑是植物園觀賞秋景的最佳區域之一,各種常見彩葉樹種和秋紫白蠟、金葉梣葉槭等新優(you) 樹種交相輝映,色彩非常豐(feng) 富。櫻桃溝水杉林素來受到遊客喜愛,這裏水杉挺拔、棧道幽幽,進入秋季水杉由綠轉紅,在陽光照耀下露出璀璨光芒。

  中國園林博物館的室外展區,黃櫨、火炬樹、元寶槭、雞爪槭等樹種或紅或黃,漸變的色彩扮靚了秋天。

  湖邊賞荷賞蘆葦

  在頤和園萬(wan) 壽山後山的後溪河景區,遊客可觀賞槲樹、元寶槭、白蠟、欒樹等樹種,後溪河的湖水與(yu) 植物彩葉交相輝映,景色優(you) 美宜人。

  秋天賞荷也別有一番風味,北海公園的荷花觀賞橫跨夏秋兩(liang) 季,夏天賞花、秋天看葉,荷葉秋韻之美與(yu) 白塔景觀遙相呼應,美不勝收。

  北京動物園水禽湖北側(ce) 的白蠟已滿樹金黃,水鳥在湖中嬉戲,遊客可觀鳥賞景,與(yu) 動物共享秋日美好時光。

  位於(yu) 陶然亭公園湖心亭景區、風雨同舟亭景區的2000餘(yu) 平方米蘆葦已經到了最佳觀賞期,夕陽西下,朵朵葦花如雪花般輕柔飄逸。

  在玉淵潭公園的櫻花園,小湖畔大片蘆葦與(yu) 水中秋葉的倒影相得益彰,還有睡蓮、菖蒲、荇菜等品種豐(feng) 富的水生植物。

  銀杏大道滿地金黃

  北京市屬公園中有不少銀杏觀賞勝地。進入天壇公園的北天門,一條銀杏大道映入眼簾,金黃色的銀杏與(yu) 皇乾殿相襯,更顯古代建築與(yu) 天壇生態之美。

  中山公園南壇門內(nei) 的“銀杏大道”、景山公園東(dong) 門南側(ce) 的“黃金大道”滿地金黃,溫暖而深邃,充滿園林秋韻,讓銀杏在古典園林中彰顯絢爛的魅力。

  紫竹院公園行宮內(nei) 的兩(liang) 株古銀杏種植於(yu) 明萬(wan) 曆年間,金秋時節,金燦燦的銀杏樹葉蔚為(wei) 壯觀,在四周古建築群落的環繞下格外醒目。

  此外,天壇公園第41屆菊花展已於(yu) 10月21日開幕,北海公園菊花展將於(yu) 10月28日至11月13日舉(ju) 辦,國家植物園(北園)的菊花展也正在進行,對菊花情有獨鍾的遊客可到公園一探究竟。

  【關(guan) 注】

  香山公園紅葉古樹隊:

  夏剪枝、冬挖蛹治蟲“全年無休”

  隨著北京進入彩葉觀賞季,絡繹不絕的遊客來到香山公園,想一睹香山紅葉的風采。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公園有一支紅葉古樹隊,為(wei) 了在秋天給遊客呈現漫山紅遍的景觀,隊裏的紅葉班一年四季嗬護著紅葉樹種。

  日常養(yang) 護工作貫穿全年

  北京香山紅葉久負盛名,其中紅葉樹種的主體(ti) 是黃櫨,目前約有七八萬(wan) 株。香山公園紅葉古樹隊隊長宋立洲介紹,近些年,香山逐年補充彩葉樹種,從(cong) 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引種的麗(li) 紅元寶楓種植在公園景區內(nei) ,它們(men) 的顏色更紅、更正,紅葉期更長、更穩定。此外,紅霞、彩霞等品種元寶楓變紅效果好且比較穩定,它們(men) 也被“篩選”出來,在香山公園種植。

  據介紹,通過北京增彩延綠工程,香山公園增加了不少秋季彩葉樹種,每年春天新栽植3000多棵黃櫨,三五百棵元寶楓,不斷豐(feng) 富彩葉樹種。

  作為(wei) 香山紅葉的“主體(ti) ”樹種,黃櫨的葉子呈現圓形或者橢圓形,十分漂亮,變色的範圍也比較寬泛。“有正紅、深紅、橙紅,還有偏黃的,從(cong) 黃到紅過渡的顏色較多,所以在山上呈現出色彩斑斕、層林盡染的景觀,比元寶楓觀賞效果更好。”

  宋立洲說,黃櫨紅葉在秋季綻放光彩,但修剪枝葉、施肥、病蟲害防治、澆水、清雜撫育等日常養(yang) 護工作貫穿全年。“園中還有1000多棵老黃櫨樹,樹齡最長的已有七八十年,由於(yu) 抗性變弱,它們(men) 被掛了牌,是紅葉班的重點養(yang) 護對象。”

  以生物防治為(wei) 主 減少對環境影響

  黃櫨也是比較容易發生病蟲害的樹種。黃櫨是觀葉樹種,秋季葉片的完整度和變色效果是最大看點,如果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葉片上就會(hui) 有白粉、黑點、蟲洞、缺刻,造成葉片枝條皺縮,影響觀賞效果。

  宋立洲介紹,二三十年前,園林防治病蟲害通常使用化學藥劑,但在殺滅黃櫨跳甲、麗(li) 木虱等害蟲的同時,其自然天敵異色瓢蟲、草蛉的數量也會(hui) 相應減少。“這些年我們(men) 采取綜合措施,以生物防治為(wei) 主,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遊客經常看到樹上掛著黃色的誘蟲板,上麵沾滿了小黑蟲。宋立洲說,這是利用昆蟲的趨黃性誘殺害蟲的物理防治技術,具有綠色環保無汙染、成本低、效果好的優(you) 勢。

  同時,生物防治利用異色瓢蟲、草蛉吃掉蚜蟲和麗(li) 木虱的卵和幼蟲,達到“以蟲治蟲”的效果。在生態係統中,鄉(xiang) 土野生地被植物是天敵昆蟲的越冬場所,也為(wei) 它們(men) 提供了宿營地和食物,所以工作人員在紅葉區也著重保護和種植這些地被植物,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天敵昆蟲形成穩定的種群。

  防治害蟲基本是貫穿全年的工作。早春時節,紅葉班成員會(hui) 刮除樹杈上黃櫨跳甲的卵塊,防止其孵化。夏季,他們(men) 修剪被害枝條、用水槍衝(chong) 刷枝條,降低蟲口密度。害蟲巢蛾和美國白蛾會(hui) 在黃櫨上吐絲(si) 結網,需要及時發現並剪除網幕,等到幼蟲下樹化蛹時,工作人員要將草板圍在樹幹上,以便它們(men) 集中化蛹,便於(yu) 後期統一銷毀。冬季,害蟲鑽到土裏越冬化蛹,工作人員還要在樹木周圍的土壤中挖蛹。“針對成蟲,我們(men) 還會(hui) 懸掛誘捕器誘捕這些飛蛾,針對不同蟲態采取針對性措施。”

  記者 張璐

  (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