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想縱橫)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強調“促進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培養(yang) 學生愛國情懷、社會(hui) 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新征程上,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於(yu) 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至關(guan) 重要。
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yi) 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立誌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立誌紮根人民、奉獻國家。”要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尋找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源頭活水,引導學生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堅定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誌,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自覺把個(ge) 人成長與(yu)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統一起來。要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緊密結合時代特征豐(feng) 富教育內(nei) 容、拓展教育途徑,讓學生在豐(feng) 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yi) 教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素來強調勇於(yu) 擔當、敢於(yu) 擔責。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寄語廣大青少年,勉勵他們(men) 擔當社會(hui) 責任、擔負時代使命,要求他們(men)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時光,努力學習(xi) ,將來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著力培養(yang) 學生社會(hui) 責任感,鼓勵並支持學生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適應社會(hui) 、融入社會(hui) ,參與(yu) 社會(hui) 發展進程。要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導學生勇擔責任,鼓勵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新人。
創新是一個(ge) 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ge) 國家興(xing) 旺發達的不竭源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青年是社會(hui) 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ti) ,蘊含著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hui) 進步的無窮力量”“我們(men) 要用欣賞和讚許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創新創造,積極支持他們(men) 在人生中出彩”。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精心嗬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推動教育教學方式改革創新,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興(xing) 趣,鼓勵學生開展個(ge) 性化、探究式的學習(xi) 探索,鼓勵學生麵對問題時解放思想、開闊思路、突破常規,提出切實有效、與(yu) 眾(zhong) 不同的解決(jue) 方案。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隻說不做,眼高手低。不論學習(xi) 還是工作,都要麵向實際、深入實踐,實踐出真知;都要嚴(yan) 謹務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苦幹實幹。”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在實踐鍛造中不斷成長,堅持教育與(yu) 生產(chan) 勞動相結合,把勞動精神和實踐意識的種子深植學生心中,教育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實踐,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勞動最美麗(li) ”“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等道理,持續係統地鍛造學生的勞動素養(yang) 和社會(hui) 實踐能力。要在培養(yang) 學生的奮鬥精神上下功夫,引導學生樹立遠大誌向,敢想敢幹、勇於(yu) 實踐、不懈奮鬥。(人民日報 田海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