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經濟總體實現企穩回升
自然資源部今天(3日)發布,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經濟總體(ti) 實現企穩回升,主要經濟指標處於(yu) 合理區間。
我國海洋經濟總體(ti) 實現企穩回升
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生產(chan) 總值6.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1%。海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速提質升級,多個(ge) 海上油田項目順利投產(chan) 。我國海洋油氣產(chan) 量分別同比增長6.1%和10.7%。沿海港口生產(chan) 平穩。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0.9%和3.8%。
前三季度,全國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長6.6%,增速較上半年加快4.0個(ge) 百分點。海船完工量、新承接和手持訂單量等三大造船指標持續保持世界第一。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 崔曉健:造船企業(ye) 積極搶占高端市場,前三季度我國新承接14.6萬(wan) 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36艘,占全球總量27.7%。
在多項海洋經濟指標發展向好的同時,1至9月,我國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8.2%,高於(yu) 全國同期出口總額增速8.3個(ge) 百分點。水產(chan) 品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3.6%。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擴能增產(chan) 海洋經濟展現良好韌性
前三季度,隨著國家加快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海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持續擴能增產(chan) ,海洋經濟發展展現良好韌性。
沿海地區落實“雙碳”目標要求,推進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建設。前三季度在建項目超過30個(ge) ,海上風電發電量翻一番。沿海地方積極推廣海水淡化與(yu) 綜合利用,河北申港5萬(wan) 噸海水淡化項目完成調試將投產(chan) 運行,江蘇田灣核電站4.56萬(wan) 噸海水淡化項目正式開工。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 崔曉健:海工裝備產(chan) 業(ye) 受全球需求回升帶動實現了快速增長,新接訂單金額同比增長211.9%,占國際市場份額達84.5%。65.5%的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被調查企業(ye) 前三季度營業(ye) 收入實現同比增長。海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技術創新持續賦能海洋經濟發展。前三季度,油氣開發裝備實現重大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深水水下生產(chan) 係統、淺水水下采油樹係統等成功投用。“海洋二號”D衛星投入業(ye) 務化運行,有效提升我國海洋災害預警預報能力。
沿海各地積極暢通港口集疏運體(ti) 係,我國沿海港口內(nei) 貿吞吐量同比增長3.5%。(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