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三分之一“中國元素” 阿迪達斯在華也蹭國潮

發布時間:2022-11-07 14:52:00來源: 北京商報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阿迪達斯展台展示著由著名當代藝術家韓美林參與(yu) 設計的阿迪達斯2023十二生肖新春特別係列產(chan) 品。阿迪達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蕭家樂(le) 透露,未來阿迪達斯的產(chan) 品中將會(hui) 融入更多中國元素,“中國創造”的產(chan) 品將占到阿迪達斯中國整體(ti) 市場體(ti) 量的三分之一。

  蕭家樂(le) 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中國市場,阿迪達斯未來非常重要的調整方向是“中國創造”,即通過大數據洞察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包括與(yu) 更多年輕中國設計師、藝術家合作,創造更多充滿中國元素的產(chan) 品等。“希望未來幾年,中國創造的產(chan) 品品類能夠占到阿迪達斯中國市場所銷售產(chan) 品量的三分之一。”據了解,目前這一比例在百分之十幾左右。

  在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看來,阿迪達斯對中國市場的看重及策略轉變背後是國內(nei) 消費者喜好的轉變,通過合作,實現設計本土化,融合一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阿迪達斯可以更好地在中國市場發展。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阿迪達斯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不太樂(le) 觀,銷售數據出現負增長。本土化、國潮化的轉型是大勢所趨,這種轉型也是阿迪達斯開始真正跟隨中國市場潮流發展的信號。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國潮行業(ye) 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3.13%,達1.25萬(wan) 億(yi) 元。京東(dong) 消費數據顯示,2018-2021年,消費者對於(yu) “國潮”商品的熱情增長迅速,購買(mai) “國潮”相關(guan) 商品的用戶數增長了超九成,成交金額增長了284%,銷量增長了411%。

  正如江瀚所言,加大中國文化元素產(chan) 品投入的背後是阿迪達斯大中華區銷售疲軟。“大中華區被列為(wei) 三大戰略重點市場之一。”這是阿迪達斯對於(yu) 當下中國市場的定位。中國市場對阿迪達斯的重要性或許用一組數據可以更能表達。有數據顯示,2019年,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營收占比超20%。

  然而,近幾年阿迪達斯大中華區銷售數據並不樂(le) 觀。財報數據顯示,阿迪達斯2022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1%至64.08億(yi) 歐元,淨利潤為(wei) 1.79億(yi) 歐元,同比下降了約62%。其中,三季度大中華區收入承壓,同比有兩(liang) 位數的下降。此外,阿迪達斯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53.02億(yi) 歐元,同比增長0.6%;淨利潤為(wei) 4.9億(yi) 歐元,同比下降11.5%。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則下降了35%。第二季度營收為(wei) 55.96億(yi) 歐元,同比上漲10.2%;淨利潤為(wei) 3.09億(yi) 歐元,同比下滑24.2%;大中華區再次下滑35%。粗略統計,阿迪達斯大中華區銷售已經連續六個(ge) 財季出現負增長。

  江瀚表示,從(cong) 中國市場的角度來看,阿迪達斯本身的市場競爭(zheng) 力開始減弱,大量的中國國潮運動品牌開始崛起,以李寧、安踏等為(wei) 代表的整個(ge) 中國國潮運動品牌在市場上呈現出比較強勢的市場影響力,這也為(wei) 當前的市場發展影響帶來了巨大的優(you) 勢,此消彼長之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呈現下滑趨勢。

  但在阿迪達斯方麵看來,這種下滑處在正常範圍內(nei) 。“就像跑馬拉鬆一樣,運動員也會(hui) 有累的時候,需要放緩自己的速度,儲(chu) 備力量,準備再一次衝(chong) 刺。”蕭家樂(le) 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不是百米短跑,而是跑馬拉鬆。加大中國文化元素的投入以及在線上線下渠道等布局就是在儲(chu) 備力量。

  “當下中國消費市場的結構是線上線下渠道的高度融合,消費者尤其是Z世代消費群體(ti) 對創新消費體(ti) 驗的需求在不斷升級。基於(yu) 此,阿迪達斯也在不斷推動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發展。”蕭家樂(le) 說。據了解,“雙11”期間,阿迪達斯將通過天貓、淘寶、京東(dong) 、抖音直播、小程序等進行全渠道布局。

  在線下布局方麵,據了解,阿迪達斯在各大一、二線城市進行全麵布局,譬如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地都推出旗艦店。而對於(yu) 三四五線城市等下沉市場,阿迪達斯同樣有意布局。蕭家樂(le) 表示,三四五線的一些新興(xing) 城市,對於(yu) 體(ti) 育裝備、產(chan) 品有著很大的需求,布局三四五線的新興(xing) 城市也將是阿迪達斯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