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微短劇論壇:聚焦規範化、創新化

發布時間:2022-11-07 15:13:00來源: 中國網

  11月4日,“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期間,由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ye) 協會(hui) 主辦,首製協網生內(nei) 容創新委員會(hui) 承辦、北京烹小鮮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協辦的以“短劇的N次方——規範化、創新化、商業(ye) 化思考”的微短劇發展論壇在北京首鋼園舉(ju) 行。

  現場,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ye) 協會(hui) 駐會(hui) 副會(hui) 長、首製協網生內(nei) 容創新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首製協網新委)主任張平致開幕詞。並匯報了首製協網新委成立7個(ge) 月以來的工作內(nei) 容。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導演專(zhuan) 業(ye) 副教授劉碩在論壇發布了《2020-2022年微短劇發展觀察報告》。

  優(you) 酷PGC長劇&短劇負責人劉華博 ,抖音娛樂(le) 中心劇集創新負責人錢立立,大唐之星創始人、製片人張莉,粒粒橙娛樂(le) 營銷及內(nei) 容自製負責人、製片人李錦,無糖文化創始人杜浩悉數出席,在劇評人李星文的主持下,共同探討就微短劇發展。

  全鏈路服務短劇從(cong) 業(ye) 者,首製協網新委階段性工作匯報

  首製協網新委自今年四月份成立以來,緊緊圍繞春推會(hui) 上提出的六個(ge) 方向,全麵展開工作:《短劇從(cong) 業(ye) 者請回答》係列線上對談;兩(liang) 季鮮見創投及兩(liang) 期路演落地;鮮見短劇工坊實戰培訓,行業(ye) 垂直社群搭建,以及發布年度報告。在服務於(yu) 短劇從(cong) 業(ye) 者前行的路上,首製協網新委積極吸納多家一線影視公司同行,截止目前已吸納頭部企業(ye) 近60家。

  五大平台助推“從(cong) 0到1”,六大維度見證“開枝散葉”

  隨後,現場發布了《2020-2022年微短劇發展觀察報告》。此報告由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ye) 協會(hui) 、中國電影剪輯學會(hui) 短片短視頻藝術委員會(hui) 指導;首製協網新委出品;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大文娛產(chan) 業(ye) 【深鮮】觀察者烹小鮮聯合出品;貓眼專(zhuan) 業(ye) 版、雲(yun) 合數據支持以及騰訊視頻、優(you) 酷、芒果TV、快手、抖音這5家長短視頻平台的支持,從(cong) 市場、內(nei) 容以及專(zhuan) 家學者觀察等多角度對2020年1月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的短劇市場做深度總結。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導演專(zhuan) 業(ye) 副教授劉碩於(yu) 現場講解。

  報告顯示,2020年1月-2022年9月,長視頻平台共上線了965部微短劇,備案總量高達3297部。

  題材方麵,愛情類與(yu) 古裝類數量最多,截止到2022年Q3,兩(liang) 類作品占比分別為(wei) 36%和14%。另外在今年微短劇的備案信息中,也出現了科幻、武俠(xia) 、涉案等新興(xing) 題材。

  最後的圓桌論壇環節,五位嘉賓現場針對微短劇的內(nei) 容創作、製作宣發和商業(ye) 化,展開分享與(yu) 探討,積極助力微短劇賽道從(cong) 試水積量到提質減量。

  內(nei) 容創作側(ce) ,基於(yu) 用戶觀劇習(xi) 慣,反向定製內(nei) 容形態,用“強情節+強共情+快節奏+少鋪墊+鉤子”的方式,進行題材深耕和開拓,打造不同的垂類內(nei) 容,滿足不同圈層用戶對新鮮內(nei) 容的訴求。

  製作宣發側(ce) ,增加強視聽體(ti) 驗,強氛圍感和強代入感,另在排播日期上,可以結合節日與(yu) 假日,甚至與(yu) 長視頻聯動。商業(ye) 化側(ce) :在分賬之外,可以探索內(nei) 容付費,以及與(yu) 電商和品牌合作,發揮其成本小、周期短等優(you) 勢,從(cong) 多維度閉環增加收益。

  2020年1月-2022年9月,微短劇市場經曆了從(cong) 0到1、開枝散葉的指數級增長路徑,在更專(zhuan) 業(ye) 的政策規範引導下,在各大長、短視頻平台利好政策的鼓勵下,全網10萬(wan) +創作者持續耕耘,創作出近千部微短劇作品,在題材多元化、內(nei) 容精品化、審美升級化等多維度實現進步,釋放億(yi) 萬(wan) 級聲浪,滿足在長短視頻之外的中視頻用戶需求。

  同時,行業(ye) 仍存在品質良莠不齊等問題。市場需要進一步去粗取精、開拓題材新路,共同促進微短劇行業(ye) 蓬勃發展,用更多品質作品提振聲浪。(中國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